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

2020-11-25 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聯合發起,分析了超過5萬名英國志願者的調查數據。研究共記錄了3941次骨折,與食肉者相比,嚴格素食者、素食者和魚素者除髖部骨折風險更高,腿部和其他主要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學營養學專家塔米·湯教授稱:「這是首次關於不同飲食組群體骨折和特定部位骨折的綜合研究。」

湯表示,「我們發現嚴格素食者的全骨折風險比食肉者更高,高出的風險大約相當於10年內每1000人中多發生近20例骨折。其中風險差異最大的是髖部骨折,嚴格素食者的髖部骨折風險比食肉者高出2.3倍,約相當於10年內每1000人中多15例」。(王策)

相關焦點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 英國醫學雜誌:不吃肉的人更易骨折!吃「胖」一點骨骼或更強健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英國醫學雜誌(BMC)近期發布一項研究稱,不吃肉的人特別是純素食者更容易骨折,髖骨骨折風險比普通飲食的人高2倍以上。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衛生部癌症流行病學研究室Tammy Y. N.
  • 吃肉的人與吃素的人相比,誰更容易出現骨折?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上周《 BMC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一點肉都不吃的人比吃肉的人骨折的風險更大。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這是迄今為止進行最全面和規模最大的研究,目的是研究骨折和不同飲食習慣的人的風險關係。
  • 研究顯示:素食者骨折風險更高
    據英國《泰晤士報》11月23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相比吃肉和魚的人,放棄所有源於動物的食物的純素食主義者更容易骨折。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發現引發了對近來素食主義日益受歡迎將導致健康問題的擔憂,除非素食主義者們安排好自己的飲食。
  • 最新研究稱前者骨折風險或高於後者
    一項針對歐洲人群的最新研究稱,嚴格素食者、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骨折風險或高於食肉者。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BMC醫學》23日在線發表英國大學研究團隊的一篇論文指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如髖部、腿部和脊柱)骨折風險也更高;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髖部骨折風險較食肉者更高。
  • 吃魚、吃肉、或吃素?牛津學者花了18年,揭秘骨骼喜歡哪種飲食
    據英國《鏡報》111月23日報導,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純素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是肉食者的兩倍多,而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很常見,尤其是女性。一項對5萬多名英國人開展的長達20多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不吃肉會使骨骼變脆弱,並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
  • 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或比肉食主義者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
    上周末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與肉食主義者相比,素食主義者和其他在飲食中普遍避免動物產品的人可能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該研究關注了所有品種的植物性飲食,包括純素食、素食和魚素(Pescatarian),發現隨著飲食中動物產品的減少,骨折風險也會增加。
  • 牛津大學研究發現:吃素比吃肉更容易患中風
    來源:金融界網站牛津大學一項針對近5萬人的研究發現,那些完全放棄吃肉和魚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降低了22%。在那些吃魚不吃肉的所謂「魚素者」當中,這一風險降低了13%。這可能是由於血液膽固醇降低和維生素B1 2等營養素水平降低所致。英國心臟基金會的特雷西·帕克說:「無論你是肉食者還是素食者,減少這些風險的一種方法就是均衡飲食。」
  • 人類一開始就喜歡吃肉?科學家: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迫的
    科學家認為事實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而很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當時的情況逼迫的。因為科學家從挖掘的一塊遠古人類骨頭化石中,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是一塊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化石,他們通過放射性鑑年法測量後,估計這塊化石的歷史大約有170萬年,這塊化石的外表看起來非常古怪,從側面看非常厚,可能是在死前經歷骨挫傷而造成內部出血。
  • 古老的鱷魚可能是素食者,不吃肉而吃植物,這可能嗎?
    不過科學家卻發現鱷魚並不是說自古以來就是這麼的兇悍,也就是說在古老時代,那些已經滅絕的鱷魚,可能它們是喜歡吃沙拉的素食主義者,那麼這種不吃肉而吃植物的鱷魚,真的可能存在嗎?可是科學家卻發現這些古老的傢伙,它們的牙齒構成跟現在的鱷魚是不一樣的,它們的牙齒更加的複雜,而通過牙齒,科學家推測,也許它們是吃植物成長的,這樣的推測是不是令人感覺非常的驚訝和不可思議?
  • 你是否在疑惑總吃肉和不吃肉的人,哪個更健康呢?答案原來是這樣
    可是肥胖不僅會使我們的行動不便,更主要的是肥胖更容易給身體帶來疾病。所以勸「無肉不歡」的人們,還是少吃點肉吧。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素食主義的人,不吃肉只吃菜,這樣好不好呢?也不好。這會讓身體缺少必要的營養攝入。那麼總吃肉和不吃肉到底哪種更健康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什麼是疲勞性骨折?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進行很多的鍛鍊,例如散步、跑步,去健身房等,大部分人鍛鍊後會可能感到肌肉酸痛、關節緊張等不適症狀,因為人體本身具有修復功能,普通的鍛鍊出現疼痛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休息幾天就好了,之所以形成骨折是因為損傷累計超過機體自我修復能力而造成的疲勞性骨折。
  • 為宣傳「不吃肉有害」,英國兩男子素食市場吃「死松鼠」被罰款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溫家越】當地時間7月22日,英國倫敦,兩名男子被判擾亂公共秩序罪,並被處以罰款。今日俄羅斯」(RT)7月23日報導稱,起因居然是他們生吃死松鼠,還是在一家素食市場。據RT描述,3月30日,22歲的傑奧尼西·赫列布尼克夫(Deonisy Khlebnikov)和29歲的加蒂·拉格茲金斯(Gatis Lagzdins)來到位於英國倫敦的索霍素食市場,然後開始狼吞虎咽地生吃起死松鼠。RT介紹說,他們這一舉動的目的是抗議素食主義。
  • 不吃肉長不高,收好這篇寶寶開葷科普
    不吃肉長不高,收好這篇寶寶開葷科普 寶寶到一定的月齡就要開始吃肉啦~肉類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元素,助力寶寶成長發育,讓孩子長高高,更壯壯~可是,到底寶寶幾個月可以開葷?寶寶怎麼吃肉更健康?別捉急,今天育姐就給大家一一解答,下面這篇小科普請趕緊收好吧~
  • 愛吃肉會遺傳給孩子 各國有趣遺傳說法
    愛吃肉會遺傳給孩子 各國有趣遺傳說法(圖片來源:東方ic)>美國:孩子說謊好鬥,往往緣於基因這項由維吉尼亞大學領導進行的研究發現,反社會人格特徵如好鬥、愛爭吵、說謊、欺凌弱小等可能是天生的。而且這種影響會一代一代傳下去,那就是說經常打架的父母有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基因使然,而且這些基因會傳給他們的孩子,導致後者有同樣的傾向。英國:愛吃肉是遺傳,吃蔬菜靠培養為什麼很多孩子都喜歡吃肉,而不願意吃蔬菜?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對這種現象給出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解釋。
  • 骨折!古生物學家揭示白堊紀蜥蜴的艱辛生活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姜燕)2月28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在遼寧省建昌縣喇嘛洞地區發現了一件來自早白堊世的矢部龍化石,其左腿存在明顯的骨折現象。這對理解熱河生物群中較大型蜥蜴的行為學有重要意義,也增加了脊椎動物的古病理學實例,並有助於重建熱河生物群的生態系統。
  • 不吃肉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肉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很多朋友也是無肉不歡型的,那沒有肉怎麼辦呢,不吃肉的好處都有哪些呢,肉是許多人離不開的食物,不僅每天食用,有人甚至要頓頓食用。雖然肉類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能量,但是少吃肉類的健康益處你知道嗎。
  • 關注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髖部骨折)術後骨折癒合
    湖北省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 Active Member of CSRS-AP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終審專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
  • 愛吃肉的男人性慾強
    美國《食品質量與選擇雜誌》刊登的一項澳大利亞最新研究解釋了很多男性「無肉不歡」的原因——吃肉會增強男性陽剛之氣和對異性的吸引力。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和莫納什大學專家對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的1600多名參試者進行了肉食與性慾的關聯研究。第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讓268名大學生觀看魅力四射但不帶有性挑釁色彩的男女圖片。隨後,參試學生可選擇牛肉乾或者素食作為參試獎勵。
  • 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
    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時間:2021-01-11 20:50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 寶寶到一定的月齡就要開始吃肉啦~肉類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元素,助力寶寶成長發育,讓孩子長高高,更壯壯~ 可是,到底寶寶幾個月可以開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