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素食者骨折風險更高

2020-11-25 參考消息

據英國《泰晤士報》11月23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相比吃肉和魚的人,放棄所有源於動物的食物的純素食主義者更容易骨折。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發現引發了對近來素食主義日益受歡迎將導致健康問題的擔憂,除非素食主義者們安排好自己的飲食。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純素食主義者仔細考慮他們攝入足夠鈣、鐵和維生素B12的方式。

據報導,食素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而且調查顯示,大多數追捧者都認為,食素是一個更健康的選擇。

多吃蔬菜少吃紅肉,與血壓改善、二型糖尿病發病率低以及膽固醇指標更健康之間是有關聯的。環保主義者表示,食素對環境也更好。

據英國素食者協會公布的調查數據,從2016年到2019年,英國的純素食主義者增加了一倍多,達到60萬人。食品加工廠對此做出的反應是,製造出了幾十種旨在模仿紅肉的植物產品,比如素食香腸卷和加入了甜菜根汁的漢堡。

其他調查表明,大多數新的純素食主義者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而放棄動物產品的。但據英國《生物醫學中心·醫學》雜誌23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稱,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骨折的可能性比食肉者增加了43%。

報導稱,這項研究涉及英國的近5.5萬人,其中約2000人是純素食主義者。研究平均跟蹤這些人長達18年。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健康系營養流行病學家塔米·唐說:「我們發現,純素食主義者骨折的總體風險更大。10年間,每1000人中,純素食主義者的骨折病例比食肉者多出20例。」

研究人員還發現,素食主義者(吃蛋奶製品)和魚素食者(吃魚但不吃肉)與他們在40多歲時髖骨骨折之間是有關聯的。

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髖骨骨折的風險比食紅肉者高出2.3倍,素食主義者和魚素食者的風險則高出25%。研究結果顯示,10年間,每1000人中,純素食主義者的髖骨骨折病例比食肉者多15例。

唐博士說:「這項研究表明,純素食主義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通常比食肉者要低,鈣和蛋白質的攝入量也低,致使身體的多處部位都容易發生骨折。均衡、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使身體營養水平得到改善,並與心臟病和糖尿病發病率低有關聯。人們應衡量自身飲食的利弊,確保自己攝入了足夠的鈣和蛋白質,並保持健康的BMI。」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素食主義者骨折風險更高|一周科技
    圖片和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566-306 素食主義者骨折風險更高然而,牛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素食者的骨折風險比非素食者的更高。
  • 最新研究稱前者骨折風險或高於後者
    一項針對歐洲人群的最新研究稱,嚴格素食者、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骨折風險或高於食肉者。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BMC醫學》23日在線發表英國大學研究團隊的一篇論文指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如髖部、腿部和脊柱)骨折風險也更高;素食者和魚素者的髖部骨折風險較食肉者更高。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聯合發起,分析了超過5萬名英國志願者的調查數據。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 英國醫學雜誌:不吃肉的人更易骨折!吃「胖」一點骨骼或更強健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英國醫學雜誌(BMC)近期發布一項研究稱,不吃肉的人特別是純素食者更容易骨折,髖骨骨折風險比普通飲食的人高2倍以上。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衛生部癌症流行病學研究室Tammy Y. N.
  • 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或比肉食主義者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
    上周末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與肉食主義者相比,素食主義者和其他在飲食中普遍避免動物產品的人可能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該研究關注了所有品種的植物性飲食,包括純素食、素食和魚素(Pescatarian),發現隨著飲食中動物產品的減少,骨折風險也會增加。
  • 吃肉的人與吃素的人相比,誰更容易出現骨折?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上周《 BMC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一點肉都不吃的人比吃肉的人骨折的風險更大。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這是迄今為止進行最全面和規模最大的研究,目的是研究骨折和不同飲食習慣的人的風險關係。
  • JCP:抗精神病藥升高髖部骨折風險
    一項6月23日在線發表於《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的研究進一步顯示,抗精神病藥與精神分裂症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的升高相關。該研究由Chi-Shin Wu博士等開展,旨在探索抗精神病藥治療與精神分裂症患者髖部骨折之間的相關性。
  • ISCD和IOF關於骨質疏鬆骨折風險評估(FRAX)臨床應用的共識
    FRAX中關於臨床參數的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已受損的功能狀態可能成為臨床骨折的一個危險因素。FRAX可能會低估此類患者的骨折概率。尚無確切的證據證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非激素療法影響骨折風險。跌倒是骨折的危險因素,但在目前的FRAX模型下不能作為一個輸入變量。有經常跌倒病史的患者的骨折風險可能被低估,但目前尚無法將其量化。既往骨折的次數與未來骨折風險之間有一定相關性,FRAX可低估有多次骨折史患者的骨折概率。既往椎體骨折的嚴重程度與未來骨折風險相關,FRAX可低估既往嚴重椎體骨折患者的骨折概率。
  • BMC Medicine :30多萬人研究顯示,只喝酒不吃菜死亡風險更高!
    據Lancet發表數據顯示,全球32.5%的人為當前飲酒者(定義為在過去12月內飲酒),而中國每年有70.9萬死於飲酒,位居世界首位。過度飲酒不但導致多種疾病,甚至會丟掉性命。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酒分為5大類,紅酒,啤酒/蘋果酒,烈酒,白葡萄酒/加氣酒/香檳和混合酒。飲酒頻率分為三類:每天,每周3-4次和每周1-2次。同時,將飲酒量定義為每周不超過14單位(112克)。研究結果顯示, 47.8%的參與者平均每周飲酒量為1-14個單位。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關注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髖部骨折)術後骨折癒合
    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等[1]。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隨增齡上升,65歲以上人群發生率最高;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 6%[2]。
  • 逾300萬病例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風險更高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這項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的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風險更高。此前有一些證據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疾病嚴重度偏高,但是這一點未經大規模全局數據分析的證實。
  • 不吃肉,素食者如何高效補鐵,預防貧血?
    在素食者當中,這種情況也許更為常見。鐵的重要性幾乎無需贅言,沒有它,全身的氧氣運輸和血液營養都會出現問題。有研究表明,高血紅素鐵的攝入,會增加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低,受食物影響很大。吸收率和身體的需求有關。需求多,吸收率高,需求少,吸收率就低。在鐵缺乏非常嚴重的人體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甚至會達到媲美血紅素鐵的高吸收效果。植物性食物,比如大豆、菠菜、木耳、紅棗、青稞、藕粉,只含有非血紅素鐵。
  • 逾300萬病例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風險更高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這項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的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風險更高。
  • 新研究顯示聽力損失會增加痴呆症發病風險
    聽力損失是痴呆症的危險因素之一,而這一風險離年輕人並不遙遠。 日常通勤、工作、跑步鍛鍊、旅行途中……整天耳機不離身,「年紀輕輕就耳背」不只是一句玩笑話。 根據世衛組織(WHO)今年初公布的數據,12-35歲的年輕人中,約50%正在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 此前有研究顯示,對於中國人群而言,聽力損失是中青年時期的痴呆症防控重點。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