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鱷魚可能是素食者,不吃肉而吃植物,這可能嗎?

2020-10-04 三豐

鱷魚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種特別兇猛的食肉動物,這種動物它們是依靠捕獵大量的動物作為自己的食物,鱷魚的兇殘是有目共睹的,當然自然界之中能夠跟鱷魚相抗衡的動物真的是少之又少,而鱷魚的兇殘也是在眾多動物之上的。不過科學家卻發現鱷魚並不是說自古以來就是這麼的兇悍,也就是說在古老時代,那些已經滅絕的鱷魚,可能它們是喜歡吃沙拉的素食主義者,那麼這種不吃肉而吃植物的鱷魚,真的可能存在嗎?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種鱷魚個頭非常大,而且牙齒非常的簡單,它們就像是錐形切碎機一般獵物在它們的面前感覺非常的瘦弱,迅速就會被撕裂。可是科學家卻發現這些古老的傢伙,它們的牙齒構成跟現在的鱷魚是不一樣的,它們的牙齒更加的複雜,而通過牙齒,科學家推測,也許它們是吃植物成長的,這樣的推測是不是令人感覺非常的驚訝和不可思議?

科學家通過對這些古老已經滅絕的鱷魚化石牙齒的研究,進一步的肯定在那個時代的鱷魚吃的主要的食物是植物,它們跟現在的鱷魚其實是屬於親屬關係,不過這些古老的吃植物的鱷魚是經過了不斷的進化改變之後才變成了食肉動物。在中生代時期,這種鱷魚最起碼進化了三次,而這個時間跨度應該是從2.52億年前一直到6600萬年前。

現在的鱷魚是靠捕殺大量的動物來作為它們主要的美差,而它們的牙齒是那種錐形的,看起來非常的簡單,可是這些牙齒跟古老親屬中的牙齒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牙齒的形狀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科學家已經發現了16隻已經滅絕的鱷魚,而這些鱷魚存在著140多顆這種牙齒,從它們的牙齒分析,像是短吻鱷魚跟現在的鱷魚就是不一樣的,它們主要攝入的食物就是植物。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來進行詳細的分析,發現所發現的這些鱷魚的化石牙齒,它們的形狀構造更加的複雜,尤其是具有紋理的牙齒,這種是屬於依賴於植物為食物的動物才會長的牙齒。食肉動物以及雜食性動物的牙齒,一般來說它們的牙齒構造並不會特別的複雜,所謂的雜食動物就是吃草和吃肉的動物,它們的牙齒往往都是比較鋒利,這樣能夠幫助它們迅速的殺死獵物。而相反的食草的動物它們的牙齒構造要更加的複雜一些,往往牙齒面會變得更寬,而且牙齒表面會更加的崎嶇,正是由於這些構造能夠讓它們在吃草的過程中很好的撕裂葉子,並且磨碎這些植物,這樣才能夠有助於消化。

通過研究發現這些鱷魚的化石牙齒,甚至比現在很多吃草的爬行動物牙齒都更加的崎嶇,這說明這些古老的鱷魚,它們主要的晚餐也是植物,通過這些牙齒的研究來聽一段鱷魚的食性是非常有幫助的,之前的研究很少有能夠量化這些差異,而現在通過這些牙齒的不同之處,對於古老鱷魚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科學家表示,通過對古老鱷魚的家譜研究,可以發現在中生代時期這些素食主義者,它們是經過了不斷的進化,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古老的鱷魚最初是生活在陸地以及淡水中,而這項最新的研究對於科學家弄清楚,動物它們究竟是如何來適應整個生態系統的變化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這些食草的鱷魚來說,也許那個時期它們吃植物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生活環境,在不同的環境中,草食可能對於它們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現在越來越多的素食者,長期不吃肉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嗎?
    如今我們周圍的素食者越來越多,對於素食者,他們不吃肉。長期不吃肉對身體有什麼影響?① 蛋白質缺乏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缺乏蛋白質會出現疲勞疲勞、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等症狀。大豆製品富含植物蛋白,也可為人體補充少量蛋白質,但動物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素食者聯盟:素食運動健將打敗肉食,不敢吃肉?
    確實,國外有很多素食健身者,還有很多大力士,他們有驚人的意志力,通過非常嚴格的訓練,通過吃植物蛋白質增肌。 還有,他現在是一個州長,他要為環保而宣傳,而吃肉不環保的理念,似乎已經深入人心,支持吃素可能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素食跑步,更厲害?
  • 長期吃「素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這4大好處可能「不請自來」
    現在人越來越懂得養生,其實養生最講究的就是飲食,因為不規律的飲食,不健康的食材,都容易使人的身體受到傷害。我們都知道,現在有些人屬於素食主義者,也就是說他們很少吃肉,或者是基本不吃肉,而且現在是不是飯店也逐漸興起,那麼吃素食真的好嗎?堅持一個月只吃素食,會發生什麼?可能會帶給你4個驚喜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鱷魚作為一種的冷血爬行動物,本應是什麼都不怕,卻為何不敢攻擊河馬?鱷魚會吃小河馬,但河馬有時也會殺大鱷魚,看看這次拍攝到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了!  在河邊上,一鱷魚仰著肚皮倒在水裡,已經死亡。這鱷魚不知什麼原因死亡,可能是被同類或者其它更強動物殺死,面對這樣撿漏的機會,是會引來很多食肉獵食者的,但這次引來的是一頭雜食性動物——河馬。
  •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偶然一次,外賣裡的炸雞被兔子偷吃了,這給兔子打開了吃肉的新世界大門。它從此只願意吃肉,不再吃素食,長得肥大彪悍。後來主人為了讓它變回原本純良的小兔子,每天只餵食蔬菜。結果不出三天,兔子就「絕食」死亡了。一種愛吃肉的北極兔,體型碩大兔子為肉瘋狂的行徑令人琢磨不透。即使是人類,恐怕也沒有如此強的迷戀。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聯合發起,分析了超過5萬名英國志願者的調查數據。
  • 如果所有人都變成素食者 會讓地球變得更好嗎?
    然而,即使你依然繼續吃肉,依然有其他方法可以確保你正在做出最可持續性的選擇。威利特說:「例如,素食者也可能會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食物,比如他們正在吃從南美空運來的漿果,或者1月份生長在溫室裡的西紅柿。這些食物的生產和運輸都對環境影響很大,溫室氣體排放也很嚴重。」
  • 人為什麼要多吃素食?
    著名的素食醫生克羅博士說: 「我們吃素時不需擔心食物是因什麼病而死,這讓人吃起來多愉快啊!」 有些人認為素食不夠營養,然而一位美國外科專家——米勒博士,他在福爾摩沙行醫四十餘年,創辦了醫院,院內所有員工和病人均實行素食。
  •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數據得出的,同時結果還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進行驗證。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稱,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鬱症、焦慮症,或者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會更高,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持人們為了整體心理健康而不吃肉。
  • 一口肉沒吃,血脂卻降不下來?可能是餐桌上少了這3樣
    隨著我國高血脂患者人數不斷上漲,很多人也意識到了高脂飲食的危害,轉而追求清淡的飲食,甚至是全素食。然而卻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沒吃肉,這血脂還是一路躥升;即便頓頓吃素,血脂也降不下來……案例王阿姨平時非常重視身體健康,為了減少脂肪的攝入,已經多年堅持吃素,但是近期體檢時,卻發現自己甘油三酯水平超標。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 素食紀錄片《遊戲改變者》將「系統地破除動物蛋白質神話」
    除此之外,我們不相信人性本惡,我們相信沒有人生下來就是邪惡與好鬥的,但是吃肉卻會讓我們變得如此可怕。——作者為 Armando D'Elia,博物學家,化學家,素食營養學專家,義大利素食協會科學委員會名譽主席。發表於第六屆歐洲素食大會(Bussolengo, 義大利,1997年9月21-26)。
  • 從一個葷食者到健康素食者的距離有多遠?
    這25年以來,每當有人得知我吃素以後,都會驚訝的說:你這麼年輕就吃素是因為有什麼信仰麼?然後有人說:吃素營養能夠嗎?我解釋說,大量研究已經證實:素食材裡的營養素不亞於肉類,而且素食較肉食對身體的健康貢獻度更大!
  • 你可以減肥,但不能不吃肉!素食也不減肥,這樣吃的人更苗條
    肥胖給人的感覺是身上贅肉太多,所以「減肥首先就是不吃肉」成為很多減肥人的做法,但事實證明,不吃肉並不能減肥。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為什麼你不吃肉,身上的肉也不見少?肉類食物有助於減肥不吃肉不減肥,選對肉更能幫助你減肥。1、肉類食物的飽腹感持久,讓你吃得少三大供能營養素中,它們在身體裡的排空速度是碳水化合物快於蛋白質快於脂肪。
  • 素食健康:吃素為何比吃肉好 八方面一看便知
    [原標題]素食比肉營養多(飲食新概念)多數人看來,大魚大肉的營養非簡單素食可比。但美國農業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近期推出的《201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卻推薦飲食要以素食為主。這是什麼原因呢?
  • @素食者 營養均衡要遵循這四項「健康原則」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  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  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
  • 匪夷所思:如果只吃素,不一定環保,可能變相殺死更多動物
    如果你是一個素食者,一定覺得自己不吃動物,不殺害動物,可以獲得一些心靈慰藉。如果你也素食,我相信你很喜歡。但你知道麼?但她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2018年,一項來自人文研究委員會(Humane Research Council)的研究顯示,84%的素食者最終放棄素食,轉而吃肉,超過一半(53%)的人在一年內再次開始吃肉,幾乎三分之一(30%)的人堅持不到三個月。
  • 如果地球上的人都變成素食者,會不會在食物鏈中造成問題?
    吃肉是蛋白質獲取的最好來源,人類很早就開始吃肉,也吃素食所以人類是雜食者,同樣一些動物也是雜食者。不可否認對於一些只吃素食而不吃肉的人來說,這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並不會沒有力氣幹活,在西方就有很多素食者。
  • 打破肉食優於素食的神話!紀錄片《遊戲改變者》在線觀看
    他本人的素食紀錄片《遊戲改變者》(The Game Changers) 已於2019年9月1000多家影院同時上映,全世界的影迷共同探尋關於肉類、蛋白質和力量的真相。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部期待已久的素食紀錄片:《The Game Changers》《遊戲改變者》,視頻比較長,我們一共分三部。
  • 素食對身體好嗎?素食主義者也需注意的雷區
    素食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便有「逢子卯,稷食菜羹」的說法,意思是在子日、卯日要吃素。進入現代,社會包容性進一步加大,素食群體不減反增。在普通人來看,吃素食幾乎是「養生」的別稱。事實上,如果不了解素食的特性,盲目的相信素食養生,很有可能比吃雜食的群體更容易患上脂肪肝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