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清風,空調,西瓜,冰可樂,
還有陽光、沙灘、比基尼,
每一樣都讓人興奮不已,
但這個時候,
我們最討厭的小黑蟲又出現了!!
咬人那叫一個疼疼疼!
可周圍的朋友們從沒被咬過
小編一度懷疑是自己眼花了出現幻覺
直到端午假期
小編又被小黑蟲襲擊...
親眼看到了幾隻小黑蟲在吸血
網絡上搜一下,發現這種小蟲真的很厲害啊!!
罪魁禍首就長這個樣子△
可是這種小黑蟲到底是什麼呢?
為什麼這麼厲害?
蠓類俗稱「墨蚊」或「小咬」,是一類微小型昆蟲,在昆蟲分類系統中隸屬於節肢動物們、昆蟲綱、雙翅目、蠓科。
而吸血蠓是一類完全變態昆蟲,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吸血蠓成蟲較小,體長1-4mm,為褐色或黑色,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近似球形,複眼為腎型且發達,單眼退化或不明顯。有絲狀觸角一對,共15節。口器發達,為刺吸式;胸背隆起。具有膜質翅1對,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足3對,細長。吸血蠓類的孽生地廣泛,根據其幼蟲孽生習性的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即水生型、陸生型和半水生型,依次為庫蠓幼蟲、蠛蠓幼蟲和細蠓幼蟲。
吸血雌蠓必須以脊椎動物血液為食,才能孕育和正常發育。根據吸血蠓成蟲的群舞和刺叮時間不同,分為白晝和昏-晨活動2種類型,雌蠓的吸血習性及第宿主的選擇因種而異,切吸血活動也受溫度、溼度、風速、日照強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庫蠓多數在昏-晨活動,日出和日落有兩個吸血高峰期,晚間更明顯。
細蠓和蠛蠓是在白天進行刺叮吸血活動,每次持續3-5min。
目前從蠓體內分離或檢測出寄生蟲近20種,病毒30多種,有的病原體已經被證實可以在人群中流行和傳播,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危害。
被吸血蠓咬過的部位,會出現紅點或者紅斑,可引起局部皮膚的紅、腫、痛、癢等過敏性皮炎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丘疹性蕁麻疹。
雖然有還多專業名詞小編不是很懂
但完全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很厲害的蟲子!
白天咬完,換一批晚上接著咬
蚊子也流行輪作制度啊..
一不留神就幾個包
還奇癢無比
那面對這樣的蟲子,我們能做點什麼?
但這個方法確實會很熱
儘量遠離湖邊綠植茂盛區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話,儘量做好防護措施,如驅蚊手環、驅蚊紙巾、驅蚊液、清涼油等
普通的防蚊紗窗根本不能阻止蠓的入侵,一定要密!一定要細!(這個方法適用於一樓哦,因為小黑蟲飛不高)
痛下決心從今以後日日與長褲相伴了
大家也一定要做好防範措施
好好度過這個夏天
如果你有驅蚊、止癢的藥膏或小妙招
留言告訴小編,也讓更多人知道哦
來源:綜合自網絡
如果你想分享你的硯山故事,請發送給我們,我將和平臺30000+粉絲一起分享!
聯繫微信:zhun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