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看了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前段聽過介紹,還挺有興趣的。
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和場景,三對夫妻和一個單身漢聚餐,四個男人是髮小。餐桌上女主人提出玩個遊戲:每個人把自己的手機都放在桌子上,之後收到的任何來電、信息、郵件等,都要當眾宣讀。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事情和秘密曝光,而且後來事情發展愈演愈烈,超出了所有人可以把控的範圍。最後導演給了另外一種結局:因為男主人羅科的反對,沒有進行遊戲,所以每個人在愉快的一餐後,懷揣著各自的秘密繼續「表演」。
電影中每個人的秘密也反映了一些社會現象:對同性戀的歧視(佩佩發現自己是同志,不敢告訴他的髮小;學校也因此而解僱了他)、家庭親子教育(女主人和17歲女兒的衝突;男主人對17歲女兒的初夜做的準備和忠告。這也是我第一個淚點)、婚姻疲勞(萊勒和老婆各自的秘密:萊勒的小女友和老婆的酗酒及網聊、萊勒替妻頂包醉駕撞死人案件、兩人關於母親養老的爭執)、男人女人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反應(一對夫妻兩人都是我的朋友,一方出軌了我要不要告訴另外一方。男人是不要告訴,女人都選擇了告訴),也見識了一個人渣:擁著新婚妻子,情人是兄弟妻,還把女同事肚子搞大了。後來隨著一個個秘密的曝光,讓我驚訝又悲哀——表面看似的風平浪靜、其樂融融之下,人性的可怕可恨可憐!
結婚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特別是我等女人,因了先天的感性,總愛用老公的一些語言、行動、態度去推測我在他心裡到底重不重要。真的不能這樣子,兩個人互換位置,我們自己同樣也是經不起考驗的。所以,夫妻兩個人重在坦誠的溝通,雙方的感受、思路、快樂和痛苦。除此之外,我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
當然了,電影中也是有溫暖、振奮人心的點的。第一個是羅科對17歲女兒初夜的回答。他把女兒看作一個獨立的個人,用深沉的父愛教女兒學會保護自己(主動給女兒保險套),這通電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第二個是比安卡了解了渣男的事情,痛哭之後,擦乾眼淚紮起頭髮畫好紅唇卸下戒指,瀟灑的走掉。是的,我們都不可避免的會犯錯和不走運,明白事實真相後堅定的改正才是正道!可惜我們很少會這麼做,太難太痛苦。第三個是女主人問羅科說,為什麼去外邊看心理醫生,羅科回答,如果我們最後會分手,最起碼我盡力了。再次淚崩。
昨晚看影評,有人說羅科是明白自己妻子出軌渣男了,他在盡力挽留這個家庭。再加上最後精彩衝突前的暗示,我準備再看一遍電影。除了義大利語讓我聽得不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