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2020-11-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2019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文件第五條特別提出:「鼓勵和支持企業研發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加快甲醇汽車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為甲醇汽車可持續發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應用指出了方向。

文件明確了甲醇汽車產品發展方向:一是我們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二是我們有相對健全的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三是我們有甲醇燃料電池移動和固定應用的市場準入機制。

落實黨中央提出「六穩」和「六保」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甲醇燃料一定會承載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近日,有媒體對德國Gumpert公司的一輛甲醇燃料電池跑車進行了報導,這個報導內容,給人一種甲醇燃料電池是新生事物的感覺。

其實,甲醇燃料電池技術不僅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它也是我們中國掌握的技術,確切地說中國具有完整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

上世紀末的1997年,德國奔馳公司提出甲醇重整燃料電池A級轎車方案。2001年11月,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柏林發布了以甲醇為燃料的燃料電池車NeCar 5,並將其定位為全球第一個達到試用階段的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汽車。NeCar5使用甲醇重整制氫、通過選擇性氧化PrOx技術去除CO、氫氣混合氣進入電堆發電的方式車載制氫,即產即用。

NeCar 5的整套動力系統結構緊湊,體積較之前的設計減小了一半,功率提高50%,達到75kW,未配備動力電池,續航裡程400公裡以上,最高車速超過150km/h。整套燃料電池系統,包括甲醇轉化器首次安裝在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的底部,提供了和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一樣寬敞的內部空間。

2002年5月20日,奔馳NeCar 5從美國舊金山出發,經歷了加利福尼亞的高溫環境,經歷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低溫和多雪環境,跨越了高達2640米的山口,穿越了交通擁擠的大城市,於2002年6月4日順利抵達華盛頓。歷時14天橫跨美國大陸,系統地探究了NeCar 5在日常運行狀態中的技術極限,創造了甲醇燃料電池汽車5250公裡的長途行駛紀錄。

同樣是在上世紀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公權,帶領科研團隊開展了甲醇燃料電池研究,進行了電池的關鍵材料、核心部件、系統集成、過程監控、產品應用等基礎與工程全鏈條自主創新:Pt-基電催化劑及載體部分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新型耐高溫(150-200℃)電解質膜的成功研製突破了燃料電池「卡脖子」技術瓶頸;有序化膜電極、高比功率電堆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國內首次實現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系列型號應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長航時無人機實現首飛,現已建成國內首家年產10000臺套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工廠;國內首套0.5/1/2/3kW「汽柴油發電機替代電源—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系列」產品,已在專業領域實地應用;「高溫甲醇燃料電池電動車動力電源技術」已被列為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之一。

進入本世紀,在大化所科研團隊掌握自主可控的技術儲備基礎上,我國匯聚了一批甲醇燃料電池領域的技術人才,他們自主創業,系統地開展了甲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和產品研製,在工程化建設和實際應用方面儲備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建立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基礎儲備。

蘇州氫潔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成功將一輛6米南京金龍純電動商務車,改裝為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電-電」混合動力車,一次加注甲醇運行1008公裡。2年後,該公司燃料電池系統搭載東風公司T7輕卡,獲工信部第303批次整車公告,車型EQ5050XXYTFCEV2,率先開啟我國甲醇燃料電池整車家族新篇章。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消費國,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供應鏈健全,市場應用廣泛。甲醇汽車、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效率依次增高,排放依次減少,技術發展路徑清晰,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設有基礎。目前,完整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已經成為業界擇優選擇的關注焦點。同時,中國發展甲醇燃料電池產業,也成為全球公認的領先國度,丹麥的Blue World、美國的E1等公司,紛紛在中國尋找合作夥伴,推動甲醇重整制氫技術的市場應用。

甲醇制氫燃料電池系統,無需單獨制氫產業,無需高壓儲氫罐,無需專用儲存、運輸配送、加氫站和加注裝備。甲醇輸配送可與現有常溫、常壓化石燃料輸配送體系共享,甲醇燃料電池汽車使用場景可以多元化,排放控制簡潔,使用基礎條件簡單,推廣應用便捷,值得關注,值得選擇。因為中國有基礎。

相關焦點

  • 專家講堂||淺談甲醇燃料電池汽車(下篇):中國發展現狀及趨勢
    也正是這批電池催生了甲醇燃料電池在汽車上的應用:因為那一批的鋰電池電動車裡程衰減太快,迫切需要解決方案,有人開始考慮用燃料電池給鋰電池隨車充電——增程式。  2015年,Mirai橫空出世,7萬美元的售價,113kW的電堆,一下子打開了中國氫燃料電池工作者的思路:燃料電池可以做到很便宜。性能上不需要一口氣達到100kW以上,可以從30kW開始。
  •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按照能量轉換方式,MEMS微能源主要分為基於MEMS技術的微型發電機、微型太陽能電池、微型熱電池、微型核電池、微型鋰電池以及微型燃料電池等種類. 相比於其他類型微能源,微型燃料電池具有能量轉化效率高、大功率持續供電能力強、環境友好、低溫快速啟動、可靠性高及便於集成化等優點,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微能源。
  • 甲醇燃料電池制氫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廣東亞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向德成告訴記者,相對於氫氣儲運易引發安全隱患等難題,甲醇制氫技術更穩定也更安全,很適合應用到氫燃料電池汽車中。「利用該技術不僅可以解決氫氣儲運不便的使用難題,還能極大地拓展燃料電池的運用。」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該技術是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的一種,是以甲醇水為原料,將小型的甲醇水重整制氫設備與燃料電池進行高度集成,氫氣即產即用,實現即時制氫發電。
  • 2.8億冰島買甲醇 李書福意在燃料電池?
    相比收購DSI、錳銅和沃爾沃這些與汽車整車業務密切相關的海外資產,冰島CRI的主營業務是生產清潔甲醇燃料。吉利集團在收購CRI部分股權後發布的聲明中稱,希望與CRI開展合作,探索在中國推廣清潔甲醇燃料合成生產技術,同時研發並推廣100%甲醇燃料汽車在中國、冰島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使用。
  • 甲醇燃料電池的概念突圍
    在複雜的新能源技術路線中,作為後來者的甲醇燃料電池似乎顯得不那麼主流。,研發甲醇燃料發動機代替傳統內燃機、以甲醇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技術路線。甲醇燃料電池的核心則在於甲醇重整制氫技術,它在基本原理上與氫燃料電池無異,只是在更前端加入一套甲醇制氫系統,用甲醇直接在車內製造氫氣,這樣一來車輛便不需要加注氫氣而可以加注甲醇。
  • 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在山西開工奠基
    面對國內資源短缺現狀和環保壓力,發展甲醇能源技術,是實現能源利用多元化、有效降低碳排放和汙染排放的可持續發展之路。8月8日,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在山西高平項目用地正式啟動。立足山西,走向全球,是愛馳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應用的長遠目標。技術致勝 推動全球汽車動力升級革命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燃料電池的市場發展情況表明,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市場體量逐步增大,佔有一定比例的市場份額,國內外市場前景巨大。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甲醇燃料電池行業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
    >中    一、2016-2027年中國甲醇燃料電池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情況及趨勢預測分析智    二、2016-2027年中國甲醇燃料電池產量、表觀消費量情況及趨勢預測分析林    三、2016-2027年中國甲醇燃料電池產量、需求量、
  • 愛馳放衛星,甲醇制氫燃料技術宣布落地
    通過對甲醇重整生成氫能源以驅動汽車,這個聽起來更像是個概念的技術在愛馳手中實現了落地。11月7日,以「甲醇燃料產業經濟及汽車領域應用」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一直致力於清潔能源研發和應用的愛馳汽車在此次論壇期間與丹麥藍界科技籤署了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還與國家甲醇汽車試點城市山西高平籤署了項目合作落地協議,未來將落地建設甲醇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製造基地,將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正式落到實處。
  • 甲醇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受科技部重點...
    包括車用耐高溫低溼質子膜及成膜聚合物批量製備技術、鹼性離子交換膜製備技術及應用、擴散層用炭紙批量製備及應用技術、車用燃料電池催化劑批量製備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極板專用基材開發、車用燃料電池堆及空壓機的材料與部件耐久性測試技術 及規範、公路運輸用高壓、大容量管束貨櫃氫氣儲存技術、液氫製取、儲運與加注關鍵裝備及安全性研究(應用示範類)、醇類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
  • 綠色動力新潮流——燃料電池
    索尼研製出的超小混合燃料電池同樣具有顛覆性,大小僅為50mm×30mm,集成了燃料電池和傳統電池以及控制電路,該電池系統同樣以甲醇為燃料,可以滿足大流量的行動裝置供電需求。同時,各大公司不斷進行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三星公司針對手機研製出水燃料電池,只需加水就可以工作,並稱其續航時間比普通充電電池長一倍,預計於2010年投入市場。
  •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空氣陰極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是一種將儲存在燃料甲醇溶液和氧化劑(氧氣或空氣)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其顯著優點是:甲醇燃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能密度較高,電池工作時燃料直接進料,無需重整處理,結構簡單, 響應時間短,操作方便,易攜帶和儲存,是可攜式 電子設備
  • 燃料電池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發電技術
    [6]  目前正在開發的商用燃料電池還有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它具有較高的能量效率和能量密度,體積重量小,冷啟動時間短,運行安全可靠。另外,由於使用的電解質膜為固態,可避免電解質腐蝕。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取得了重大進展,技術逐漸成熟,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商業化。
  •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從工作原理到適用範圍的不同點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從工作原理到適用範圍的不同點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鎂/空氣電池及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馳援尼泊爾災區
    通訊員袁秀忠 記者劉萬生 4月28日上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大連愛鎂瑞電池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天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尼泊爾災區準備的鎂/空氣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送達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
  • 過程工程所開發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選擇性電催化劑
    傳統的克服DMFC中甲醇滲透的策略包括改善燃料進料系統、提升質子膜性能、修飾電池電極結構和增加水管理系統等,這些策略一定程度上確實改善了電池的操作性能,但無疑使電池的設計趨於複雜並增加了電池製造的成本。
  • 燃料電池產業深度報告 市場與技術趨勢分析
    豐田一些列動作表明其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上已趨成熟,正進入技術優化和商業生態構建階段。在我國,以國鴻氫能與Ballad合作為代表的「市場換技術」模式已經落地,並計劃在兩年內投放3000套燃料電池系統,同時福田汽車公告斬獲北京有車租賃100輛歐輝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訂單等消息亦顯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已悄然開啟。
  • 中國首個太陽能燃料合成工程快速推進,發電造甲醇,背後是何原因
    近日,位於甘肅省蘭州新區的中國第一個太陽能燃料合成工程中期測試已經完成的,這個千噸級別合成甲醇項目引起了廣泛熱議,太陽能發電後併網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用來合成甲醇燃料呢?這樣做有什麼先進之處呢?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太陽能+二氧化碳+氫"會產生怎樣的神奇。
  • 科學家開發新型金屬玻璃電極 大幅提升甲醇燃料電池性能
    蓋世汽車訊 在汽車和科技行業,甲醇氧化基燃料電池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為了提高其能量表現,科學家們建議使用由鈀基金屬玻璃薄膜製成的電極。據外媒報導,來自遠東聯邦大學(FEFU)及奧地利、土耳其、瑞士和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針對此類應用開發了一種新型金屬玻璃。
  • 氫燃料電池「中國芯」研發獲得突破
    近日,坤艾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KunAi,下稱「坤艾」公司)宣布,成功研發新一代以超高分子量高性能磷酸摻雜聚苯並咪唑(PBI)為核心的高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HTPEM),這項技術因為在研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佔據核心作用,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燃料電池的心臟」,而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攻克多項核心材料的技術難題,有效填補我國企業在高溫質子交換膜領域的自有技術空白
  •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打開APP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4:18:26 直接以甲醇為燃料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通常稱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