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冰島買甲醇 李書福意在燃料電池?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2.8億冰島買甲醇 李書福意在燃料電池?

  如果沒有李書福,沒有吉利,誕生於2006年的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CRI」)可能永遠無法進入中國公眾的視野。但現在,隨著7月3日吉利集團以45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收購該公司的部分股權,這家幾乎是地球最北端的公司一下聲名鵲起。

  相比收購DSI、錳銅和沃爾沃這些與汽車整車業務密切相關的海外資產,冰島CRI的主營業務是生產清潔甲醇燃料。吉利集團在收購CRI部分股權後發布的聲明中稱,希望與CRI開展合作,探索在中國推廣清潔甲醇燃料合成生產技術,同時研發並推廣100%甲醇燃料汽車在中國、冰島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使用。

  「吉利汽車投入大量資源,長期從事甲醇發動機和整車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已經在中國取得了初步成果。此次投資將在我們現有實踐基礎上,為未來業務布局帶來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和示範效應,同時有助於我們將先進的甲醇汽車技術推廣到歐洲。」籤約儀式上,李書福對雙方的合作予以了高度評價。

  在國內,吉利是甲醇燃料汽車的積極推進者。早在2009年的兩會,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書福便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儘快出臺甲醇車國家標準的提案」,呼籲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儘快完成甲醇汽車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在李書福不遺餘力的推進下,吉利也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國家甲醇車生產資質的企業。甚至其著手開始甲醇汽車研發的時間,比CRI創辦的時間還要早上一年。

  如今兩家志同道合的公司走到了一起,其中的關鍵人物——吉利現任CFO李軼梵(Frank Li)和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有機化學家喬治·奧拉(George Olah)不得不提。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48歲的李軼梵於去年9月出任吉利集團CFO,在此之前,作為美國註冊會計師的他曾先後在國內多家上市公司擔任CFO。良好的教育背景及豐富的實操經驗,讓李軼梵在國際併購及投融資方面駕輕就熟。而更值得關注的是,CRI官網表明,李軼梵同時是CRI 8人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顯然,提前「臥底」CRI的李軼梵對吉利與CRI的合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這一由中國、美國和歐洲各企業和機構高管組成的顧問委員會中,最為顯赫的當屬喬治·奧拉。在2011年由他本人親自主創的《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第2版)》一書中,介紹了「氫經濟」及其重大局限性,從而引出「甲醇經濟」,特別是對利用工業排放及自然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及二甲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喬治·奧拉的「甲醇經濟」學說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燃料電池——這一未來終極能源替代方案的技術走向。自1990年喬治·奧拉和Surya Prakash 共同發明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後,美國一直走在甲醇燃料電池發展的前列,隨後的十幾年裡,美國眾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已經成功配備了美軍部隊的型號為XX55的DMFC電池代表了最高成就。

  受這一學說影響,中國國內甲醇燃料電池業也呈現出一片方興未艾之勢。「使用氫燃料電池有很多優勢,比如天然氣在日本的應用很多。但甲醇作為液體也是一種很好的燃料。」位於北京的氫璞創能便是一家從事甲醇燃料電池開發的科技企業,在其董事長歐陽洵看來,「中國煤制甲醇在世界的產能、產量都排第一位,而且甲醇成本較低,安全性、應用性都很不錯。」

  燃料電池按電解質類型不同可分為鹼性燃料電池(AFC)、磷酸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等。其中,PAFC、MCFC和SOFC的燃料均包括甲醇。

  雖然業界目前更傾向於能量密度、操作溫度、耐CO2能力以及耐振動衝擊能力等指標更出色的PEMFC作為車用動力電池,但專業人士認為,對於以甲醇為燃料的PEMFC電池,重整裝置應用一個預氧化器,對運輸行業來說是可行的。

  7月3日,也就是吉利收購CRI的當天,在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應用於產業化學術沙龍」上,達成了初步的戰略共識:燃料電池技術正處於一個從純粹的研發向商業化的轉折期,從研究的角度看還任重道遠。

  這僅僅是一個時點的巧合?對有著敏感商業嗅覺的李書福來說未必如此——提前布局燃料電池技術,並將產業鏈向上遊延伸,這或許才是此次吉利收購CRI的真實目的所在。當然,即便拋開甲醇燃料電池這一尚為遙遠的技術實現方案,站在「一帶一路」的政治經濟學高度,李書福也贏得了一盤不錯的棋局。

相關焦點

  •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2004 年Motokawa等利用MEMS技術實現了一種新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將陰極和陽極催化劑都置於質子交換膜的同一側,反應面積為0. 018cm2。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甲醇滲透,但最大缺點是DMFC需要有固定的放置方式,而且最大輸出功率密度僅為0. 78mW/cm2。
  • 甲醇燃料電池的概念突圍
    在複雜的新能源技術路線中,作為後來者的甲醇燃料電池似乎顯得不那麼主流。甲醇燃料電池的核心則在於甲醇重整制氫技術,它在基本原理上與氫燃料電池無異,只是在更前端加入一套甲醇制氫系統,用甲醇直接在車內製造氫氣,這樣一來車輛便不需要加注氫氣而可以加注甲醇。
  • 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在山西開工奠基
    面對國內資源短缺現狀和環保壓力,發展甲醇能源技術,是實現能源利用多元化、有效降低碳排放和汙染排放的可持續發展之路。8月8日,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在山西高平項目用地正式啟動。基於此,愛馳汽車與高平在去年進博會期間,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於7月15日,正式籤署甲醇氫燃料電池項目落地合作協議,將在高平投資20億元,建成年產 8 萬臺套的甲醇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工廠,達產後營業收入將不低於40億元,稅收不低於2.4億元。
  • 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文件第五條特別提出:「鼓勵和支持企業研發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加快甲醇汽車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為甲醇汽車可持續發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應用指出了方向。文件明確了甲醇汽車產品發展方向:一是我們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二是我們有相對健全的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三是我們有甲醇燃料電池移動和固定應用的市場準入機制。落實黨中央提出「六穩」和「六保」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甲醇燃料一定會承載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空氣陰極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是一種將儲存在燃料甲醇溶液和氧化劑(氧氣或空氣)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其顯著優點是:甲醇燃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能密度較高,電池工作時燃料直接進料,無需重整處理,結構簡單, 響應時間短,操作方便,易攜帶和儲存,是可攜式 電子設備
  • 甲醇燃料電池制氫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未來甲醇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以及不同摻燒比例的低碳燃料汽車,都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寵兒,政府都應該儘量清除其準入障礙,進一步抓甲醇,促氫能,醇氫互補、甲醇當先。」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在日前於重慶召開的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上表示,將甲醇即時轉化為氫能的車載甲醇制氫技術,或能很好地解決以上痛點。「而且1L甲醇的產氫量是1L液氫的2倍,是非常好的液體儲氫、運氫載體。」
  • 鎂/空氣電池及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馳援尼泊爾災區
    通訊員袁秀忠 記者劉萬生 4月28日上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大連愛鎂瑞電池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天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尼泊爾災區準備的鎂/空氣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送達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
  • 專家講堂||淺談甲醇燃料電池汽車(下篇):中國發展現狀及趨勢
    也正是這批電池催生了甲醇燃料電池在汽車上的應用:因為那一批的鋰電池電動車裡程衰減太快,迫切需要解決方案,有人開始考慮用燃料電池給鋰電池隨車充電——增程式。  2015年,Mirai橫空出世,7萬美元的售價,113kW的電堆,一下子打開了中國氫燃料電池工作者的思路:燃料電池可以做到很便宜。性能上不需要一口氣達到100kW以上,可以從30kW開始。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甲醇燃料電池行業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甲醇燃料電池行業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對全球及我國甲醇燃料電池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甲醇燃料電池市場發展動向進行科學預測,還根據甲醇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軌跡對甲醇燃料電池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甲醇燃料電池產業投資者尋找投資亮點
  • 過程工程所開發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選擇性電催化劑
    傳統的克服DMFC中甲醇滲透的策略包括改善燃料進料系統、提升質子膜性能、修飾電池電極結構和增加水管理系統等,這些策略一定程度上確實改善了電池的操作性能,但無疑使電池的設計趨於複雜並增加了電池製造的成本。
  • 塗覆聚偏氟乙烯電紡納米纖維基複合膜用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磺化二氧化矽塗覆聚偏氟乙烯電紡納米纖維基複合膜用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OI:10.1016/j.matdes.2020.108806通過三步簡單的表面功能化工藝製備了具有高強度和超高磺酸基表面濃度的磺化二氧化矽塗覆聚偏氟乙烯(S-SiO2@PVDF)納米纖維基底。
  • 綠色動力新潮流——燃料電池
    DMFC系統由四部分組成:由數片燃料電池堆疊成的燃料電池本體,包含電力轉換、能源管理控制、溼度控制、負載控制等元件的電能控制系統,燃料供應與水、熱管理元件等周邊設備,主要構成元件是負責甲醇燃料輸送的壓力泵、風扇、送風機、監控甲醇濃度的傳感器,以及包括甲醇燃料罐及純水罐燃料供應系統。
  •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打開APP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4:18:26 直接以甲醇為燃料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通常稱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
  •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從工作原理到適用範圍的不同點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從工作原理到適用範圍的不同點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甲醇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受科技部重點...
    包括車用耐高溫低溼質子膜及成膜聚合物批量製備技術、鹼性離子交換膜製備技術及應用、擴散層用炭紙批量製備及應用技術、車用燃料電池催化劑批量製備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極板專用基材開發、車用燃料電池堆及空壓機的材料與部件耐久性測試技術 及規範、公路運輸用高壓、大容量管束貨櫃氫氣儲存技術、液氫製取、儲運與加注關鍵裝備及安全性研究(應用示範類)、醇類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
  • 磷鉬酸對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的促進作用
    )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陰極添加劑,製備了Pt-PMo12/C複合催化劑。電化學測試表明,該添加劑對於DMFC陰極氧還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與常規的Pt/C催化劑相比,相同載量下極限擴散電流提高了56.3%.在單電池性能測試中,這種促進作用使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提高了28%。  甲醇燃料電池(DMFC)具有燃料儲存方便、安全可靠、能量密度大和綠色環保等優點,是未來移動式長效發電的最佳後續電源,但目前DMFC的構成材料性能依然未能達到其實用化要求。
  • 科學家開發新型金屬玻璃電極 大幅提升甲醇燃料電池性能
    蓋世汽車訊 在汽車和科技行業,甲醇氧化基燃料電池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為了提高其能量表現,科學家們建議使用由鈀基金屬玻璃薄膜製成的電極。據外媒報導,來自遠東聯邦大學(FEFU)及奧地利、土耳其、瑞士和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針對此類應用開發了一種新型金屬玻璃。
  • 愛馳放衛星,甲醇制氫燃料技術宣布落地
    一直致力於清潔能源研發和應用的愛馳汽車在此次論壇期間與丹麥藍界科技籤署了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還與國家甲醇汽車試點城市山西高平籤署了項目合作落地協議,未來將落地建設甲醇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製造基地,將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正式落到實處。
  • 燃料電池如何工作?
    單個燃料電池在負載下產生0.6–0.8V。為了獲得更高的電壓,幾個電池串聯連接。圖1說明了燃料電池的概念。 圖1:燃料電池的概念。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 可攜式燃料電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最有希望的發展是直接甲醇 燃料電池。這種小型裝置製造便宜,使用方便且不需要加壓氫氣。DMFC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可通過注入液體或更換墨盒來重新填充。這樣可以連續運行而不會停機。
  • 燃料電池產業深度報告 市場與技術趨勢分析
    電堆成本方面,在50萬套80kW電池系統產量規模下,實現由2015年的53美元/kW(合3.01萬/套),下降至2020年40美元/kW(合2.34萬/套),並期望最終達到30美元/kW(合1.75萬/套)。此外,當前我國每年大約有10億立方米的廢氫被排放,能產生電能約130億度電,若將其在燃料電池側加以利用,經濟價值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