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法制報 》( 2019年11月20日 A07 版)
陶烏爾圖:蒙古族民警的海島情
□ 關 寧 王雨農
在遠離祖國大陸60海裡的小島上,一名蒙古族警官,每天早晨準時迎著朝陽,踢著正步走到國旗臺前,深情地用小號吹奏國歌,他與全體守島人一起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這名蒙古族警官,就是連雲港市公安局前三島派出所民警陶烏爾圖,入警8年來,他經歷了從邊防軍人到公安民警的轉變,但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青春在這片神聖的海島上唱響愛國旋律,先後獲評連雲港市「新長徵突擊手」「愛崗敬業好青年」、全市公安機關「青春警星」等榮譽。2018年,被連雲港市政府榮記三等功1次,榮獲個人嘉獎2次。
前三島位於我國東部連雲港黃海海域,由車牛山島、達山島、平島三個主島和牛背礁等7個附屬島礁組成,總面積不足0.3平方公裡,附近海域面積3000多平方公裡,是祖國的海防前哨。
由於前三島距離陸地較遠,海島上氣候潮溼,沒有淡水,為海島官兵送給養的船艇常因天氣原因無法正常靠岸,通訊也不順暢。當時,正值公安邊防現役部隊改革,前三島上缺少守島力量,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陶烏爾圖主動報名要求駐守海島。
2017年春節,陶烏爾圖和兩個剛調任來的戰友駐守在海島上,當時營房沒裝修完,窗戶上沒安玻璃,棚頂蓋的塑料板也透風,牆壁上到處都是老鼠洞。冬天,島上的海風不僅凜冽,還伴有大量潮氣。
由於擔心柴油不夠用,用電的取暖器只能每天限時啟用。春節前夕,上級領導登島慰問,給大家買了一些新鮮的蔬菜和肉類食品,但都成了老鼠的盤中餐,冰箱裡的肉也因發電時間太少變了質。
除夕,他們想給親人打個電話送去祝福,卻因沒有信號而無法實現。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與大家堅守崗位,每天巡邏在海島上。他說:「我們是挺苦的,但誰讓我們守衛著祖國的海島呢?我也非常渴望能與父母家人團聚團圓,但沒有國家哪有小家?作為一名民警,我必須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考慮到海島生活艱苦、遠離陸地、通信不暢,大家容易情緒焦躁,陶烏爾圖就經常對大家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思鄉之情。同時他還積極發揮自己文藝特長,經常為大家演奏自己拿手的樂器——馬頭琴、小提琴,組織大家排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紅色歌曲,鼓舞全體人員的士氣。
他自費購買了小號,又自學吹奏小號。此後,海島上的每一次升旗儀式,便由他來吹奏《國歌》。駐島的民警都說:「在現場演奏的國歌聲中升旗,讓我們又感受到了和陸地上一樣的澎湃激情,心中也充滿了為國戍邊的自豪。」
2018年春節,已經連續3年沒回家過年的他,在得知一名守島民警母親受傷的消息時,主動把回家的機會讓給了戰友,自己繼續堅守崗位。無論是曾經在陸地上的派出所,還是現在在海島上駐守;無論是五一、中秋、國慶還是元旦春節,他都把這難得的休假探親機會留給身邊的戰友,算上今年他已是第五年沒回家過春節了。作為家中的獨子,每次,他都為自己不能回家陪伴父母而深感歉疚。
編輯 | 薛莉 校對 | 崔恩棟
來源 | 江蘇法制報
上期回顧 | 點擊閱讀
您樹起了最美的榜樣!凌晨救助2歲女童的愛心女士獲市見義勇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