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用月樣搞清楚了月球的起源,我們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2020-12-02 澎湃新聞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撰文 沈夢溪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11月30日,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月球圓形軌道,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的行蹤,為什麼會這麼引人注目呢?因為它將會執行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換句話說,我們終於將會擁有自己的月壤和月巖標本了,這讓我們國家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能夠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國家。

嫦娥五號發射圖 圖/國家航天局

不過,正如前段時間中國萬米深潛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一樣,很多人看到的只是那個深度世界第一,深潛時長世界第一等榮譽,但是卻不知道它背後的科學意義一樣,這一次的嫦娥五號也有類似的問題。很多人都為我國的月球探測器能夠採樣返回而興奮,但是卻不知道採回來的月球樣本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一、研究月球演化

月球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不少科學家提出諸如地球俘獲說(地球引力俘獲路過的小行星)、地球分裂說(地球自轉過程中甩出一部分成為月球)等等多種說法。但是一直到阿波羅登月後,人們取得了大量月球巖石與土壤的樣本,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才最終提出一個目前被主流所接受的說法:小行星碰撞說。

地球與「忒伊亞」碰撞想像圖 圖/Wikipedia

這個理論認為,在地球形成後不久,地球被一顆大小與火星相似的小行星「忒伊亞」撞擊,在這次撞擊中,「忒伊亞」整體被撞碎,地球的一部分地幔物質也被撞飛,同時「忒伊亞」的金屬核心融入地核中,這些被撞飛的地幔物質和「忒伊亞」的地幔物質則在宇宙中圍繞地球運動,並最終碰撞融合到一起,於是就形成了月球。

月球形成 圖/BBC視頻

這個理論的提出,就得益於來自月球巖石樣本的數據。科學家們在分析了月球樣本後,發現地球和月球具有完全一致的氧同位素組成,這在地球與其他類地行星上並未出現過,說明地球與月球的物質曾經發生過充分的混合;此外,還通過地月巖石樣本的對比後發現,地球的化學元素中,矽元素出現了不正常的虧損狀態,而月球的化學元素中則缺少鑭系元素Eu,矽是一種造巖元素,很容易富集於地表巖石中,撞擊導致的地表巖石破裂和飛出才能導致矽元素的消失,而只有當月球主要成分源於其他行星的時候,Eu才會出現缺失的現象。

來自月球的巖石樣本 圖/Wikipedia

這種月球起源理論的提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美蘇冷戰期間美蘇兩國都曾經多次取回月球樣本,因此讓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在這些科學領域上領先於世界。

但是月球的起源還有許多未曾解決的問題,同時月球在形成後的數十億年間又經歷了長期的小行星撞擊與多期次的巖漿活動。不過由於人類在月球的探索依然有限,所以我們對月球本身的演化歷程依然還不甚了解,尤其是對於月球從30億年以來的演化情況不甚清楚。長久以來,我們中國人研究月球的地質演化基本上只能通過撞擊坑的疊置關係以及國外的月球數據來進行,但是從中國的登月計劃開始實施以來,我們逐漸有了豐富的月表探測數據,在這次嫦娥五號所要登陸的風暴洋呂姆克山,我們也可能採回月球在大約11億年前的巖漿活動中所形成的巖石,這些對於我們研究月球的演化歷史無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往淺處說,能夠讓我們在月球演化領域領先於西方,往深處說研究月球演化是揭示類地行星起源和演化的關鍵,也是我們開拓星辰大海的出發點。

從阿波羅號看呂姆克山 圖/Wikipedia

二、月球開發

月壤位於月球的最表層,是本次採樣的重點。月壤與地球的土壤截然不同,地表的土壤是地表巖石受到風霜雨雪等的風化作用後破碎成為沙粒,這些沙粒與死亡生物的有機質混合所形成的物質。但是月壤則主要是由小行星撞擊月面以及在真空中由溫差等因素風化所致。

阿波羅計劃中收集月壤的太空人 圖/NASA

研究這些月壤,一方面能夠揭示出在月球上發生過的隕石撞擊事件的細節,另一方面則能夠為我們揭示在空間中的物質經歷空間風化(溫度、太陽風、宇宙射線等等的破壞作用)的過程,為將來的星際建築和設備抵禦空間風化做準備;另外,更為細小的月塵則容易漂浮,在月球條件中,月塵的漂浮會導致太空人視覺模糊、探測器光學元件汙染、能源與熱控系統衰退、機械磨損和故障等,研究這些物質也能夠為將來的月球探測工作和月球基地建設工作提供防塵的方案。

此外,在阿波羅計劃以及蘇聯的Luna計劃中都對月表礦物進行了研究,目前在月表不同區域內發現了不少水冰、氦-3、鈦鐵礦、克裡普巖(能夠提煉出稀有元素)以及其他大量金屬與非金屬資源。這些資源,尤其是氦-3資源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核聚變原料。許多人就曾經暢想,有了月球的氦-3,地球幾百年上千年內的能源問題都要解決,不過我要潑冷水了,醒醒吧,地球上商業核聚變都還差著五十年呢!現在要這些氦-3有何用?

對於月球資源利用的第一步可能並不在於對於月表礦物諸如氦-3的提煉之類,而很可能在於對月表環境資源的利用(月球環境的優勢在於長晝夜、溫差大、長光照、高真空、強輻射等)、對於水冰區域的開發以及對於月壤月塵的使用。

月壤和月塵可能是一種非常好的粉塵物質,能夠用於3D列印或者是直接作為建築材料,如果能夠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可能能夠設計出相應的工藝來加快建設月球基地。

月球表面的長光照、高真空以及月壤可能才是第一步要利用的資源 圖/NASA

可能要等待月球基地的建立之後,我們才會提出月球採礦的需求來,而在這之前,對於月壤的研究無疑能夠有助於基地的前期建設工作。

三、追趕

現代科學都起源於西方,這些現代科學在西方的應用甚至一度給中國帶來屈辱和災難。

自從新中國建立起來之後就一直在追趕西方人的腳步,就從探月這件事情來說,中國人研究地外天體的起點其實起源於隕石,通過這些隕石的研究初步培養出了一些專業的人才,而在這時候美國和蘇聯已經登月了。

1976年吉林隕石雨事件中搜集到的隕石總重約2噸,搜尋隕石,研究隕石,是我們國家地外研究的起點,圖中隕石展出於吉林市博物館 圖/科普中國

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人才開始通過跟蹤國外登月成果,翻譯、總結這些資料後出版了中國自己的相關教材;70年代末期,美國總統卡特給中國送了1g月樣,其中0.5g放進了博物館,另外0.5g才能夠進行研究使用,在當時,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冶金工業部昆明冶金研究所、石油工業部傷害石油化工廠等多個部門就硬生生利用這0.5g月樣進行了10餘項項目的研究,並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在幾十年間,我們都在默默進行月球探測的的科學準備,儘管那時候看上去西方人的一騎絕塵,仿佛永遠無法超越。一直到2004年,國家才批准立項進行月球探測,此後從嫦娥一號到現在的嫦娥五號,我們的腳步緩慢而堅定,一直到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登陸月球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才發現,哦,我們已經差不多跟西方處於同一水平線了!

不過癮,請戳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原標題:《美國人用月樣搞清楚了月球的起源,我們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美國人用月樣搞清楚了月球的起源,我們取回的月樣能幹啥?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11月30日,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月球圓形軌道,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的行蹤,為什麼會這麼引人注目呢?因為它將會執行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屠夫網:美國人用月樣搞清楚了月球的起源,我們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因為我一直在跑上市的事情,發完股票有很多的公告,一系列東西都需要他們審查,我們才能夠對外發布。有一天我辦完事,當時深圳人民銀行證券管理處處長,後來的君安證券創始人張國慶就在走廊上。他說,肖風你願不願意到我們人民銀行來工作?我說,我來這幹嘛?他說,我們現在要找一個負責上市公司監管的人,你是從頭到尾做過一家公司上市的,你來做很合適。
  • 「月球挖土人」嫦娥五號,挖回來的月樣究竟能幹什麼用?
    換句話說,我們終於將會擁有自己的月壤和月巖標本了,這讓我們國家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能夠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國家。來自月球的巖石樣本  圖/Wikipedia這種月球起源理論的提出,主要就是因為美蘇冷戰期間美蘇兩國都曾經多次取回月球樣本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取回的月壤會和哪些國家分享?美國表示,已在線等
    因為前不久我還看過這樣一個新聞就是NASA的局長,這些人出來說這個計劃如果不增加大量投資根本做不成有可能等到拜登上來他又重新推翻,又來一套,比方說又要去火星了或者幹什麼,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所以我們也很有興趣看這個項目會變成啥樣。吳:這個東西就是錢堆出來的嘛。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登陸月球,將取回2公斤月壤,美國登月之謎恐要揭開真相
    導言:美國登月成功證據確鑿?嫦娥五號已然登陸月球,取回土壤一探便知振奮人心!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的預選區域,就這樣,嫦娥五號成為了我國第三個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據說,嫦娥五號著陸在月球呂姆克山位置,是其他國家未曾染指過的地方。除此之外,嫦娥五號將要帶回大約2公斤的月球表面土壤,這無疑是另一讓人興奮無比的消息。
  •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 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
    「為了能夠多採一些樣品,我們在月球軌道上還要搞一次交會對接,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和地球軌道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目標比較小,月球又比較遠,要求的自主能力就比較強,同時測控手段有限,支撐的條件也有限,所以交會對接也是我們要克服的難點,也是創新點。」
  • 美國在上世紀已經取回月球巖石,中國登月後,為何還繼續索要?
    美國在上世紀已經取回月球巖石,中國登月後,為何還繼續索要?在上世紀二戰結束之後,美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就遙遙領先, 分別形成了以美國為首和以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在當時我國是完全處於劣勢的狀態,在國際上的成就並不明顯,這一克月球土壤,我們並不捨得拿來做研究,反而將其珍藏了起來。很明顯這一克月球土壤擁有一點嘲諷的意味。
  • 美國宇航局象徵性購買月樣,背後的意圖有玄機
    一旦有公司採到了樣品並提供相關證據,美國宇航局將向該公司付費,取得樣品的所有權。他們還特別說明,私營公司並不一定要把樣品運回地球,也可留在月球,由美國宇航局在未來任務中將其取回。至於美國宇航局願意為這些樣品支付多少價錢,在文件裡並沒有說明。不過當天,美國宇航局局長在世界安全基金會空間可持續性峰會上稱,願意為這些樣品支付1.5~2.5萬美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月球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答案出乎意料!
    這次發射相比從前的嫦娥探測器,最大的不同就是採樣返回,取回屬於我國的第一份月壤。那麼,未來對月球的開發該往哪個方向發展?美國已經開始計劃在月球採礦了,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從歷史上看,人類第一個實現「機器人」在地球上自動取樣並返回的探測器是前蘇聯的月球16號。1970年9月20日,月球16號在月球表面成功實施軟著陸。抵達月面1小時後,月樣採集系統開始工作。鑽臂伸出空心鑽管。鑽頭內有探測器,可感知阻力,鑽頭外形類似牙科醫生使用的鑽頭。在選擇好合適的地點後,鑽頭開始工作,7分鐘內就鑽進35釐米,取得101克月球樣本。
  • 藍色起源給NASA送了個月球著陸器模型 外界卻不看好登月節點
    其實,小編用通俗一句話說就是「時間不夠了,以前那套標準流程不能用了,產品做成啥樣,跟NASA商量著來吧……」事實上,這個登月器模型不但有藍源提供的著陸器,而且還完整包含了由洛克希德馬丁(洛馬)公司提供的高達12米的上升器,被整個扣在了著陸器的上面,是一套完整的登月器模型。消息由藍源發出,看上去這次登月任務是要由藍源挑頭幹了。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中國發射火箭的次數實在太多,這次卻真的不一樣——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挖土」,然後再帶著土回來! 這件事,至今只有美國和蘇聯辦到過。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6次成功,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帶回珍貴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取回的月壤很可能長這樣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嫦娥五號11月24日凌晨奔月,目標是把月球「土特產」——約兩公斤月壤樣品帶回地球。月壤長啥樣?它究竟有多寶貴?「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很有可能是這個樣子,灰色或深灰色,很堅硬。裡面含有巖石碎屑、粉末、角礫等很多東西,就像混凝土一樣。」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這件事,至今只有美國和蘇聯辦到過。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     ▲美國曾直接送人上月球挖土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6次成功  1970年代,蘇聯通過「月球16號、20號、24號」三個無人探測器取回共330克珍貴的月壤。  1978年中美即將建交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時為了示好,向中國贈送了1克月巖——僅僅1克,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 嫦娥五號成功取回樣本,當年美國登月之謎,或因此被揭開!
    ,這一消息振奮人心,當中國國旗出現在月球表面的時候,相信所有人不禁感嘆,中國近幾年來航天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全世界人認可,這次嫦娥5號的主要任務從月球上帶回2千克土壤,讓很多人不了解2千克的月球土壤有什麼作用呢?
  • 嫦娥5號即將取回月壤之際,美國要求分享數據,俄羅斯找中國要土
    嫦娥5號即將取回月壤之際,美國要求分享數據,俄羅斯找中國要土。美國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登月成功,在這之後又有多人登上月球 ,一共從月球取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土壤和月巖樣品,蘇聯也不甘落後,用無人飛船也取回了300多顆月球土壤樣品,雖然比美國的樣品少很多,但是比其他國家卻多得多了。
  • 51年前美國首次登月,太空人在月球插了面星條旗,如今變成了啥樣
    前些日子,我國將嫦娥五號送上了月球,並且採集了共計1731克月球土樣後順利返航, 完成了我國航天事業的「五個首次」,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又更進了一步。同時,人們對於探月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嫦娥五號之所以得名為「嫦娥」,是源自於我們熟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