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衛視最近有一檔綜藝節目-《流淌的歌聲》。
這檔節目已經辦了兩季了,目前第二季正在播,只不過熱度並不算高。
節目官方稱該綜藝為原創時代記憶音樂節目,不過雖有原創二字,但卻與原創音樂無關,側重點還是翻唱經典歌曲。
經典好歌+時代故事,這讓我感覺有點像《經典詠流傳》+《我們的歌》(單人版)了。
節目介紹就到這裡,我們來聊一位參加了這檔節目的歌手。
他就是周深。
在播音綜
現階段應該是屬於周深的事業上升期,我們能夠在許多綜藝節目上看見周深的影子,從我所看的綜藝節目來看,目前《流淌的歌聲》是我在看的綜藝節目裡,周深參加了的音樂類型綜藝節目(PS:主要現階段音樂綜藝節目確實也比較少,如果還有其他在播音綜有參加,大家也可以在評論點出)。
上星綜藝,無論熱度如何,總歸是一個刷臉的平臺,而且這樣的翻唱類綜藝還有一個好處:
增加可聽歌曲數量。
對於周深這樣的偏VOCAL的歌手而言,需要的其實並不僅僅是曝光,還需要更多的資源,也就是歌曲。
OST和商業歌曲是一回事,綜藝節目的翻唱,往往更容易出爆款。
歌曲改編
在最近一期節目上,周深可以說是大放異彩,翻唱了一首周杰倫的經典歌曲-《煙花易冷》,令人驚豔。
這首歌曲,筆者覺得一共有著兩個非常好聽的版本,一個是原版周杰倫的一版、另一版則是林志炫在《我是歌手》上所演唱的。
而這樣的歌曲,想要在原版的基礎上突破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對於周深而言,最合理的改編方式很顯然是升調。
由於周深自身聲帶條件足夠優異,那麼想要唱出與前兩版不同的感覺,相較於其他的男歌手來說,會更容易一些。
因為升調之後,就聽感而言就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風格也就自然走向了兩個方向。
按照節目方面的介紹,這首《煙花易冷》總計對編曲進行了四次修改,周深本人也是有親自參與,這樣的舉動證明了一點,周深對這首歌曲是很看重的。
另外,各位也沒必要比較哪一版好聽,還是那句話,好聽是很主觀的一個概念,聊一些客觀的東西即可,本文後續僅聊周深的VOCAL。
周深—《煙花易冷》
首先說一下定調,我有在一些網站上搜索關於這首歌曲的部分網友或者粉絲的評價,有人說,周深這首歌曲周深沒有唱高音女K。
但是實際上,與原版相比,整體定調高了四個半音,通常情況下,這是男嗓或者女嗓,選擇演唱女K或者男K時候,互相會選擇去下調或者上升的音。
我在前文也說了,想要唱出自己的風格,升調是最合適的辦法。
而且四個半音看著似乎挺高,但是於周深而言,這確實屬於他非常舒適的音域內,基本上都感受不到任何的吃力感,胸頭比例是完全可以任意操控的。
聊聊主歌部分吧,主歌部分其實沒有什麼太多難點,但是我不知道各位在聽的時候,是否感覺到一些不同。
如果聽原版聽得非常多,並且自身喜歡研究這一類東西的話,應該能聽出來音值的區別。
周深在演唱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如原版一般的處理方式,原版大部分的音都是延緩處理。
為了讓各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種處理方式的具體區別,我建議大家仔細聆聽兩版的【浮屠塔斷了幾層斷了誰的魂】,即便不是特別敏感,刻意去聽【誰】字,自然也就能明白這種處理方式的作用了。
第一遍副歌是讓人驚豔的,最高音是在【城郊牧笛聲】的【牧】字,#D5實著唱,並未切假。
為什麼說讓人驚豔呢?因為這大段副歌,實際上並沒有刻意添加太多胸聲進去,整體以頭聲為主,這種弱唱是很難得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各位可以刻意去感受【斑駁的城門】的【的】字和【城郊牧笛聲】的【牧】,兩者音高相同,但是處理方式不同,導致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集中度和共鳴都並沒有後者那般高,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PS:如果仍然無法感受到不同之處,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去對比一下第一段和第二段副歌兩處【斑駁的城門】的區別,這更明顯一些。)
我其實以前一直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筆者自己在演唱的時候,共鳴和集中度這樣的東西是沒法主觀去降低的,由於練聲的緣故,共鳴會自然而然帶出來。
但是,刻意做氣聲,卻可以控制共鳴,由於氣聲本身是比較違和,也就是所謂的聲帶漏氣(實際上專業演唱並不會漏氣),周深能夠用這麼多年這種唱法,漏氣肯定是不存在的,自然已經學會了。
所以各位如果想要演唱出這樣的效果,可以試試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刻意增大氣息的輸出量,從而製造一種偽氣聲的效果,偶爾用用即可,用多了對聲帶不好。
整體來說,第二遍副歌和第一遍相比,增加了一些力量感,不過並不多,沒有添加太多胸聲進去,應該是為了歌曲的美感,所以選擇做柔。
所以,我們還是來聊聊無字哼唱的那一段吧,周深這首歌曲沒有選擇RAP,而是選擇了自己擅長的吟唱。
這裡我最開始測音的時候我一度以為自己測錯了,因為是低八度演唱測的音,測出了四處循環最高音:
B5-#G5 #G5 B5-#G5 B5-#G5
之所以會懷疑測錯了,主要是因為B5已經是很離譜的一個音高了,不過當我嘗試了一下原調哼唱,沒有唱上去,我就知道肯定沒測錯了。
這一處難點並不僅僅在於超高音,這裡還要求歌手要在這一音高帶有較強的共鳴,並且最難得的是,周深能在#G5這個高度掛住一些胸聲,B5的集中度極高,這倒是讓我挺好奇周深能在小字四組唱到多高去,從這個B5來看,應該還遠沒有到極限。
最後的處理是轉柔,整體編曲逐漸安靜,然後結束。
總的來說,在筆者看來,這一版《煙花易冷》也是非常值得聆聽的一個版本,畢竟周深的唱功在那裡擺著,對於歌手而言,唱功的確是一個加分項。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周深《煙花易冷》這樣的改編方式?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讚並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