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騰訊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揭牌

2020-12-05 天極網資訊

11月13日,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聯合舉辦的首屆「珞珈-騰訊醫保創新論壇」在漢舉行。論壇上,雙方共同揭牌「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並聯合發布了《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障藍皮書》,從實踐與應用等多個維度,為智慧醫保建設參與者提供了思路,以助推健康中國全民醫療保障的實現。


武大副校長唐其柱、騰訊醫療副總裁倪劍文等嘉賓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武漢大學副校長唐其柱,國家醫保研究院副院長應亞珍,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湖北省醫保局二級巡視員龔會雲,武漢市醫保局醫藥服務處處長張嘯風,武大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運華、武大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鄧大松,以及來自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蘇大學等高校學者,圍繞健康保障制度設計創新、數位技術應用創新、醫保生態融合發展、醫療保障信用體系建設等前沿課題,在論壇上進行討論與展望。


產學研合作助力醫保科學決策


據了解,聯合實驗室以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作為牽頭單位,由騰訊大數據實驗室、武漢雕龍數據實驗室、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西安交通大學以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單位組建而成,致力於打造國家級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提升智慧醫保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


其中,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擁有全國唯一社會保障國家級重點學科、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社會保障研究創新平臺,同時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擁有雄厚的專業人才資源。而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AI、信息安全等方面有著深厚技術及移動網際網路資源優勢。在此次合作中,各方將利用各自優勢,深挖醫保與創新技術高度融合的發展潛力,帶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推進醫保科技的發展。


湯道生表示:「隨著『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的正式揭牌,以及特聘專家、學者們的加入,相信我們必定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健康保障制度設計的創新、數位技術應用的創新,為國家的健康中國戰略保駕護航。」


對於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國家醫保研究院副院長應亞珍表示:「醫保的信息化、網際網路化、智慧化與醫保政策研究的高度融合必不可少,不可或缺,並將至少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第一,藉助信息化、數據化以及智慧化、標準化,確保醫保數據的真實可靠,這是各項醫保政策管理實施的基礎。第二,以信息化為條件,以大數據為支撐,結合各個業務場景的研究,讓醫保的績效考核和支付結果更加科學、精準。第三,通過科學預測,醫保基金的運行趨勢可以助力醫保制度更加務實、精細。」


此次論壇發布的《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障藍皮書》,是聯合實驗室的階段性成果,武大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運華表示:「這一項成果是集合了眾多的專家共同完成的,基本內容包括宏觀政策、智慧醫保、技術產品、應用案例,以及對智慧醫保建設的展望與思考。」


智慧醫保迎來數字創新紅利


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建立完善的全民醫保體系尤為重要。《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障藍皮書》認為,醫療保障體系改革的順利推進,不僅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更需要充分利用與發揮數位化。


為了推進我國的智慧醫保建設,騰訊以「智享醫保、科技向善」為理念,以「智建、智理、智服、智安、智態」為方向,全方位布局智慧醫保領域,打造智慧醫保新業態,構建醫保新生態,助力醫保產業發展。


騰訊醫療副總裁倪劍文介紹,騰訊目前面向國家醫保局、各省市醫保局、13億參保人及數以萬計的醫療機構,提供了醫保的雲平臺、公共服務、醫保電子憑證、醫保AI、大數據分析、生物識別、區塊鏈、醫保數據安全,及網際網路+醫保支付等多方面能力,為醫療保障的多層次覆蓋、投資運行、醫保支付和醫保基金監管等全領域,提供技術保障和持續的創新能力。


其中,微信醫保電子憑證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150多個可支付城市,讓看病買藥實現了「一碼通行、無卡就醫,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處方流轉、慢病管理服務中,以「大數據」驅動處方流轉和便民購藥。同時,騰訊還提供從看病就醫到醫療報銷的閉環式服務,實現票據從生成、傳送、儲存到報銷的全過程「上鏈」,打通了網際網路醫療在醫保結算流程中的「最後一公裡」,讓就醫報銷無憂。


湖北省醫保局二級巡視員龔會雲指出:「騰訊在醫療健康領域有著比較深入的技術和業務積累,依託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術累積和資源的優勢,在我國醫保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他表示,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攜手騰訊一道建立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將是湖北省醫療保障領域的又一大強強聯合,希望聯合實驗室在未來一方面能夠成為國家級的集政策性、應用性、研究性於一體的綜合高端智庫機構,另一方面,也希望實驗室繼續為湖北省的醫保事業建言獻策,為湖北人民的醫療保障提供支撐。


未來,「武漢大學-騰訊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將發揮各自優勢,推進大數據、醫療保險、健康保障制度設計、衛生政策評估等研究與實踐創新,選擇核心切入點對醫療健康保障策略開展聯合攻關,為國家下一步的健康中國戰略前進方向、關鍵政策與落實細節提供基於大數據的健康政策實證分析、策略依據和決策支撐,最終助力降低醫療成本、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藍圖。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浙江中醫藥大學-早稻田大學「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早稻田大學「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浙江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郭清、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蔣劍鋒、人文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許才明、早稻田大學副校長弦間正彥、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院長藤本浩志、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副院長金群、早稻田大學人類綜合研究中心主任扇原淳等出席了揭牌儀式。郭清和藤本浩志共同為「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
  • 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李綱出席,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杜小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陳紅、中國人民大學理工處副處長沈健、騰訊公司嘉賓、教育部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師生等參會。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柴雲鵬主持會議。
  • 標緻雪鐵龍-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聯合開放實驗室成立
    10月28日,標緻雪鐵龍-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聯合開放實驗室落成典禮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舉行,法國標緻雪鐵龍汽車集團全球研發總監Sylvain Allano先生和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常務副主任駱清銘為聯合開放實驗室揭牌
  • 自治區人民醫院與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揭牌
    揭牌儀式  8月4日上午,自治區人民醫院與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籤訂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  儀式上,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伍秋霞代表自治區人民醫院與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周宏灝院士籤訂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
  •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在武漢科技大學揭牌!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在我校成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近日,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在武科大青山校區碧園會堂舉行揭牌儀式,武科大和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柳東如,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營養健康研究院院長楊月欣,湖北省營養學會理事長劉烈剛,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倪紅衛蒞臨會議。
  • 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6月5日電(葉雨桐 王長青)5月30日下午,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341會議室隆重舉行。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喬輝、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邱若娟、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李愛軍、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教導員王智江、自動化學院分團委書記王希、自動化學院實驗中心主任王長青、實驗中心支部書記侯震、實驗中心副主任劉文泉、第六鏡科技創始人劉闖、第六鏡科技聯合創始人葉雨桐等出席本次揭牌儀式。
  • 國內首個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中國通號旗下通號工程局集團與湖南視覺偉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籤約,共同為國內首家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為推進我國智能軌道交通建設貢獻力量。 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由通號工程局集團、湖南視覺偉業、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聯合成立,旨在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更多人工智慧前瞻技術應用到鐵路安防建設中,致力於打造「鐵路視頻監控雲平臺系統」及「周界報警系統」,逐步實現鐵路安防系統由之前的「人工完成工作」轉變為由「智能化系統替代完成」的智慧升級宏偉目標,為智慧鐵路建設提供更多技術保障。
  •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揭牌
    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倪紅衛致辭。新華網發新華網武漢12月23日電(程毓、方斌)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武漢分院22日在武漢科技大學舉行揭牌儀式,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和武漢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雙方將整合資源,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應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 【安捷倫】重慶醫科大學-安捷倫科技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2020 年 10 月 10 日,重慶醫科大學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安捷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隆重舉行。
  • 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武漢
    圖為,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 成莉玲 攝­  中新網武漢6月3日電 (付麗 張靜 徐金波)3日,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此間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揭牌。至此,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武漢。
  •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揭牌
    原標題: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揭牌(記者陳群)11月24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在寧夏大學揭牌。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寧夏大學、寧夏科技廳、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籤訂了四方合作協議。四方將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大數據、標準和應用規範基礎研究,跟蹤評價示範區建設成效,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開展複合型跨界人才培養,依託高校科研平臺,推進與「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相關學科建設;做好科技研究及成果轉化,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智能處理、信息挖掘等科技研究及公眾健康、臨床實踐相關應用產品研發,推進大健康產業鏈發展。
  • 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啟動
    11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上述聯合實驗室以海洋戰略性前沿技術體系構建和自主可控性重大軟硬體系統研發為關鍵任務,以建設國際一流海洋智能超算與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目標,是支撐透明海洋、深海極地、藍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劃的重要平臺。該聯合實驗室將承載一系列科研和產業化任務,推動大數據產業化與新舊功能轉換,充分發揮海洋國家實驗室優勢。
  • 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5日,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在上海籤署聯合創新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辦了實驗室揭牌儀式。雙方將以聯合創新實驗室為依託,進一步在金融雲基礎設施及服務、場景金融創新、雲原生業務系統開發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與技術攻關,共同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以及聯合產品方案的孵化和落地。
  • 「中國-拉共體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在西南交通大學揭牌
    5月25日,「中國-拉共體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在西南交通大學揭牌。該項目今年3月獲科技部批准,行業主管部門為國家鐵路局。實驗室由西南交通大學牽頭,聯合巴西、阿根廷等拉美知名高校以及國內軌道交通龍頭企業共建。
  • ...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動態】紫光展銳春藤510完成5G通話測試;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加盟萬業企業,推動後者向集成電路產業轉型
  • 科學網—西藏自治區—中科院聯合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揭牌
    8月14日,「西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聯合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在西藏大學揭牌成立。
  • 山東大學-奇安信集團聯合實驗室揭牌 王小雲院士:將培養高級網安人才
    2020年12月19日,山東大學-奇安信集團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淦昌苑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王小雲通過視頻參加了揭牌儀式並指出,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極大地促進產學研用的落地和深入融合,結合奇安信集團在國家和政企安全相關的市場優勢與山東大學的人才資源,聯合實驗室將致力於為國家培養理論和實戰兼備的高級網絡安全人才。
  • 天津大學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10月8日,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儀式上,天津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王天友與周佐新、馬海全代表各方籤署合作協議,金東寒、張洪太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金東寒代表學校對航天五院給予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
  • 香港城市大學成立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 香港城市大學27日宣布,該校電機工程學系以及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將以大數據圖像和無線通訊應用兩大範疇為研究重點,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粵港發展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合作夥伴包括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大學以及內地多家領先企業。城大表示,雖然全球各地陸續推出第五代移動通訊(5G)服務,但技術仍不足以支持大數據圖像通訊。未來,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用戶對傳輸效率和影像質量將有更高要求。
  • 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原標題: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科技日報訊 (滕繼濮)3月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508所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以下簡稱TNO)在北京籤署了聯合試驗室協議書,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