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2020-12-05 集微網

【動態】紫光展銳春藤510完成5G通話測試;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加盟萬業企業,推動後者向集成電路產業轉型

1.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加盟萬業企業,推動後者向集成電路產業轉型

2.向商用再進一步!紫光展銳春藤510完成5G通話測試

3.22億歐元拿下?紫光或已完成對Linxens收購

4.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5.等待突破的材料之王!我國石墨烯產業正演奏繁華與傷感的交響樂

6.英特爾為何放棄5G基帶晶片?展銳以過來人的角度告訴你



1.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加盟萬業企業,推動後者向集成電路產業轉型


集微網消息,在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收購」一詞無疑是業內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其中在半導體裝備產業中,尤以萬業企業(股票代碼:600641)收購凱世通正式進入集成電路產業最為矚目。

今日(4月17日),萬業企業正式發布了其戰略轉型集成電路一年後的首份財報。據財報顯示,2018年萬業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79億元,同比增加27.8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6億元,同比增加13.42%。

而針對2019年的規劃,萬業在財報中指出,2019年,公司將外延式併購作為重要的工作抓手,繼續通過推進集成電路裝備與材料的上下遊併購,加速完成公司的戰略性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公司也將採取有效措施,促使凱世通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財報的發布,萬業企業還正式對外宣布,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周偉芳加盟萬業企業,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同時代行董秘職責。據集微網了解,周偉芳女士不僅是原紫光展銳副總裁,同時也身兼手機中國聯盟副秘書長一職,其在半導體業內有十多年的深厚經驗和履歷,曾成功打造了紫光展銳的市場推廣和公共關係團隊,可謂是半導體界的明星高管。加入萬業後,她將牽頭公司戰略轉型、產業投資和公共關係等一系列核心工作,幫助萬業企業在集成電路轉型之路上走得更加迅速和專業。



牽手浦科、大基金,成為國家隊

深入研究萬業企業,不難發現其具備著濃厚的國家隊基因。2015年11月,由董事長朱旭東領導的浦科投資(曾成功投資了先進半導體和瀾起科技等知名IC企業)成為萬業企業的大股東之後,公司開始確定轉型,並選擇投入事關國家戰略的集成電路行業;

2017年4月,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萬業決定以自有資金10億元人民幣認購首期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從而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

2018年8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總金額6.77億元人民幣收購萬業7%的股權,成為萬業的第三大股東,與浦科投資攜手推動萬業向集成電路產業轉型;

8月26日,萬業以10億元認購首期上海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籌)20%的份額。而該基金作為上海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組成部分,由國家大基金、臨港管委會、國盛集團等單位共同出資組建,國開行上海市分行、上海浦東科投等共同籤署了支持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

至此,萬業企業的三大股東分別為浦科投資(28.16%)、三林萬業(13.53%)、國家集成電路產投基金(7%)。這也意味著在董事長朱旭東的帶領下,萬業完成了從國家到上海地方的資源整合和力量集結,並蓄勢待發向集成電路行業轉型。

收購半導體設備領域本土企業,注入平臺

2018年是萬業企業開啟戰略轉型最為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萬業不僅以自有資金10億元人民幣認購首期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同時還收購了知名的半導體設備企業凱世通,正式涉足半導體設備領域。

2018年初,萬業便開始籌備凱世通項目的收購。7月16日,公司正式披露收購方案,擬現金收購凱世通51%股權及發行股份購買凱世通49%股權。最終,公司以3.98億元的價格,以現金收購的方式,成功完成對凱世通公司100%股權的收購。收購凱世通後,萬業的業務正式切入集成電路核心裝備產業之一的離子注入機領域,公司轉型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據集微網了解,凱世通成立於2009年,以陳炯博士為首,聚集多位世界一流離子注入裝備專家創立而成,在太陽能離子注入機領域佔有率全球第一,並承擔著國家02專項的先進集成電路離子注入項目。核心團隊擁有超過100年世界名企的工程開發經驗。產品主要為太陽能、集成電路和AMOLED領域離子注入設備。

根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指出,離子注入機是半導體關鍵設備之一,是國家重點扶持領域。一方面,國家通過02專項等專項工程,投入巨資支持半導體裝備產業;另一方面,也積極引導市場化力量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毋庸置疑,離子注入機對於國內發展集成產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多年發展,凱世通已成為國內離子注入機領域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主導/參與了多款全球暢銷的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設計,代表機型包括E220/E500、GSD、iStar、iPuslar,累計出貨量超千臺,產品線類型有12英寸、4至6英寸,並獲得了海外廠商的認可。

從上述一系列的舉動不難看出,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萬業企業已經完成了轉型前期的布局工作,進入正式操作實施階段。

而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萬業也在財報中指出,公司將緊密對接國家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布局,特別是抓住集成電路關鍵設備和核心材料領域的國產化和進口替代機會,依託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境內境外兩種資源,通過「外延併購+產業整合」的方式,紮實推動公司快速向集成電路產業領域轉型。同時,響應國家「去庫存」的新要求,把握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導向,在確保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的基礎上,加速推進項目開發和產品銷售,逐步釋放盈利。

做集成電路是一件既考驗耐心又考驗韌性的事情。不僅要有耐心去做長時間的大量的投入,也要有耐心去一點一滴的積累技術,既要有韌性去忍受可能到來的長期虧損,更要有韌性去攻堅克難、不畏失敗。而剛剛踏出跨界轉型第一步的萬業企業無疑是成功的,相信未來在包括周偉芳等更多集成電路行業資深人才的加入下,萬業企業的轉型之路將更為堅定地走下去。(校對/葉子)


2.向商用再進一步!紫光展銳春藤510完成5G通話測試


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展銳,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及物聯網核心晶片供應商之一,繼今年2月發布了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以及首款5G多模基帶晶片春藤510以來,正在快速推動5G晶片的商用化,今日宣布已在上海基於展銳春藤510完成了符合3GPP Release 15 新空口標準的5G NSA(非獨立組網)及SA(獨立組網)通話測試,關鍵技術及規格得到驗證,這標誌著春藤510向商用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此次測試在3.5GHz頻段下進行,使用了是德科技基於E7515B UXM 5G無線測試平臺的5G網絡仿真解決方案,通話測試的穩定表現進一步推動了5G產業成熟,將為AR/VR、超高清視頻等大帶寬應用帶來強大的技術支持。

今年初,國內運營商分別明確了5G的網絡部署規劃,第一步採取非獨立組網方式,然後再過渡到獨立組網。紫光展銳緊跟運營商的規劃節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晶片的測試驗證工作,為5G商用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撐。



春藤510是紫光展銳首款基於馬卡魯平臺的5G基帶晶片,採用臺積電12nm製程工藝,可實現2G/3G/4G/5G多種通訊模式,符合最新的3GPP R15標準規範,支持Sub-6GHz 頻段,支持SA(獨立組網)和NSA(非獨立組網)組網方式。春藤510架構靈活,可支持智慧型手機、家用CPE、MiFi及物聯網終端在內的多種產品形態,廣泛應用於不同場景。

紫光展銳通信終端事業部總經理汪波表示: 「作為中國領先的5G晶片企業,紫光展銳一直積極推動5G產業鏈加速成熟,春藤510的快速進展,充分彰顯了紫光展銳加速推進5G晶片商用的實力。紫光展銳計劃在2019年中與全球運營商開展相應測試,全力推動第一批5G終端商用上市。」


3.22億歐元拿下?紫光或已完成對Linxens收購


集微網消息(文/小北)據《財經》報導,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的紫光集團展區,法國晶片組件商Linxens以紫光集團子公司身份展出了多種產品,這意味著紫光集團已經完成對Linxens的收購。

早在去年6月底就有消息稱紫光集團就收購法國智慧卡器件製造商Linxens進行高級階段談判。去年7月,知情人士透露,紫光集團已經籤署協議,以約22億歐元(26億美元)收購Linxens,而該交易還要經過德法兩國監管機構的批准,能否順利完成也是未知數。當時,交易雙方均對此傳言不予置評。

迄今為止,紫光集團與Linxens依舊對收購交易保持緘默。

據《財經》報導,紫光國微在2018年12月28日發布公告,提到,「紫光集團通過其間接控股子公司北京紫光聯盛科技有限公司控股Financière Lully A SAS,Financière Lully A SAS通過Linxens France SA持有Linxens  Singapore 82.3%的股權,通過其他子公司持有Linxens Singapore17.7%的股權,合計持有其100%的股權。」經多方求證得知,該交易金額約為22億歐元。

這與此前知情人士透露的收購金額一致。

Linxens是安全和身份驗證市場基於組件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設計並製造微型連接器、RFID天線和嵌體,Linxens的產品被眾多智慧卡製造商、晶片製造商和模塊製造商使用。

Linxens 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三位極富才華和創造性的工程師接受挑戰,要設計出一款超薄的柔性連接器,使首個商業智慧卡能夠與電子閱讀器進行連接和通信。2000年,十幾位心懷創新理念的有志之士創立了Smartrac SIT,並使其迅速成為RFID產品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基準。

因此,業內認為,收購Linxens獲得RFID,可以為紫光在物聯網領域添加競爭籌碼。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集團完成對Linxens的收購,是紫光集團兩年來交易金額最大海外投資交易。(校對/小如)


4.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2019年4月12日,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於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科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領導致辭

參加此次揭牌儀式的有兆易創新MCU事業部總經理鄧禹、兆易創新MCU事業部產品市場總監金光一、兆易創新公共關係處資深顧問陳友稼、兆易創新公共關係處合肥總經理李勤、合肥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陳翌慶、合肥工業大學就業辦主任丁兆罡、合肥工業大學儀器學院黨委書記鍾軍、合肥工業大學儀器學院副院長夏豪傑、合肥工業大學儀器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黃飛、Arm中國教育計劃專員王夢馨、國家芯火計劃計劃上海基地部長沈國榮、國家芯火計劃上海基地資深工程師韓芳、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科技局副局長鄒春森、以及儀器學院的學生代表等。此次揭牌儀式由儀器學院副院長夏豪傑主持。

儀器學院黨委書記鍾軍致歡迎詞。鍾書記表示合肥工業大學作為老牌的工科院校,一直以來為國家輸送無數優質的工科人才,而儀器學院作為合肥工業大學的王牌學院,更是在國家教育部學科排名中位列同類全國第八,鍾書記希望通過聯合實驗室的共建作為紐帶實現儀器學院與兆易創新的強強聯合,使聯合實驗室成為同學們創新的良好平臺,推動儀器學科建設以及人才的培養工作。

兆易創新MCU事業部總經理鄧禹對兆易創新創業歷史、GD32 MCU作為中國32位通用MCU第一品牌的發展與成就、「兆易創新杯」研電賽和大學計劃等內容進行了介紹。鄧總表示與大學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作為兆易創新大學計劃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攜手合肥工業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是企業與高校聯合創新的深入探索,也是兆易創新深耕中國市場、助力國家重點行業產學研實力接軌國際、儲備未來人才的積極實踐。未來,期待聯合實驗室模式可以為晶片產業貢獻更多的科技創新和優秀人才。

Arm中國教育計劃專員王夢馨表示,作為Arm大學計劃合作的首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兆易創新一直積極致力於與中國高校展開廣泛和深入的合作。Arm作為兆易創新的合作夥伴將會為聯合實驗室提供Arm教育套件、聯合實驗室通過兆易創新申請Arm與教育部合作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也將優先進行、同時非常歡迎聯合實驗室的同學們到Arm進行參觀和實習。

兆易創新MCU事業部產品市場總監金光一對聯合實驗室已開展的項目和未來的長期規劃等內容進行介紹。金總表示,聯合實驗室目前已開展的項目包括圍繞GD32 MCU的本科教學課程建設、組織聯合實驗室的同學們參加「兆易創新杯」第十四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聯合實驗室基於GD32 MCU開發的智能車等智能硬體方案和配套的培訓課件。長期的規劃包括進一步完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養實踐,在本科教學過程中逐步整理並出版相關教材專著,培養學生了解並熟練使用GD32 MCU進行系統級開發設計,依託兆易創新合肥集成電路科技館和孵化器等平臺推廣聯合實驗室的創新方案成果並與產業對接。

合肥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陳翌慶表示,兆易創新合肥基地有很多員工來自合肥工業大學,一方面表示兆易創新在合肥工業大學學生中的知名度很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兆易創新對合肥工業大學學生的肯定。陳處長希望以此次揭牌為新的起點,雙方進一步落實各項合作,結合企業與學校的優勢和特色,搭建起技術交流橋梁,助力一流學科建設,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更好地促進產學研合作。



隨後,兆易創新MCU事業處總經理鄧禹、儀器學院黨委書記鍾軍代表雙方籤訂合作協議書,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標誌著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

參觀聯合實驗室



揭牌儀式順利結束後,大家在儀器學院副教授張陽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聯合實驗室,張陽老師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實驗室各團隊學生作品,尤其是已開發完成的基於GD32F103系列晶片的網際網路智能車方案和硬體設計,並在賽道演示。

此次聯合實驗室的共建充分藉助行業領先的GD32智能創新平臺,為同學們的學習和實踐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我們一起共創未來!

關於兆易創新大學計劃

兆易創新大學計劃是將高等教育機構與兆易創新GD32 MCU豐富的產品聯繫起來,為教育者、學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GD32 MCU相關的產品資料、硬體平臺、軟體開發工具等資源。通過聯合實驗室、合作開發教育產品,共同舉辦設計競賽等方式為教育者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並共建開發生態,幫助師生和科研工作者掌握GD32 MCU相關的先進技術,以及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和共享,推進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


5.等待突破的材料之王!我國石墨烯產業正演奏繁華與傷感的交響樂


集微網消息(文/小北)任正非曾預言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矽時代。2018年,石墨烯在華為mate 20手機上成功實現應用,標誌著我國石墨烯熱管理材料的產業化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儘管如此,石墨烯這個「材料之王」仍脫不掉「等待突破」的標籤。

集萬千優勢於一身曾遭過度熱捧,2019值得期待

石墨烯是近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二維材料,最早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於2004年成功製備,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其推成了納米材料的新貴。集優異的力學、熱學、電學和磁學性能於一身,可在複合材料、觸控螢幕、集成電路、超級電容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被譽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萬能材料、超級材料等。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整理)

例如,市場主要使用2D矽基集成電路,而隨著集成電路面積單純的2D縮小已經逼近摩爾極限,向3D發展成為趨勢,而3D集成電路存在散熱、電路串擾及製造工藝等問題,石墨烯在3D集成電路領域的應用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提出具有石墨烯屏蔽效應的3D集成電路、石墨烯作為靜電阻抗器的3D集成電路、在3D晶片中增加石墨烯層解決散熱問題等。

也正因此,石墨烯自問世以來就被市場賦予了極高的期待,導致了一哄而上、被過度熱捧的亂象,隨著產業的發展、市場的調整,目前石墨烯市場也更加理性。

2019年,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形勢值得期待。賽迪智庫研究表明,2019年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市場發展更加理性、全產業鏈不斷完善。

而其推動因素來自於多個方面,例如標準制定、政策、資本、研發等。

在標準制定方面,據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統計,截至2018年底,正在制定的石墨烯國家標準有7項,地方標準5項,行業/企業標準近40項,覆蓋了石墨烯的基礎通用、表徵與測量、環境、產品規範、應用等多個領域。

在政策方面,2018年多份政策都將石墨烯寫入其中,例如國家統計局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相關服務業等9大領域,提及石墨烯粉體、石墨烯薄膜入選;泉州市出臺《泉州市石墨烯產業發展路線圖(2018—2025年)》;廣西省正式出臺《廣西石墨烯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等。在工信部2018年公示的《2017年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試點工作擬補助項目》中有4個項目涉及到石墨烯。


(圖片來源:《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


在組織機構方面,2018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揭牌成立、國家級石墨烯質檢中心落戶無錫、西安絲路石墨烯創新中心揭牌成立、西安絲路石墨烯創新中心揭牌成立等。石墨烯研究院、產業園、產業聯盟等成立,可促使產業上下遊聯動發展的格局更加深化,著力打通石墨烯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間缺失的環節,使石墨烯產業鏈也將更加完善。

這為石墨烯2019年發展之路,起到了引領、促進及規範的作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市場對石墨烯的認識從狂熱到趨於冷靜。

我國石墨烯版圖

據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統計,我國石墨烯單位已經超過4800家,涉及石墨烯材料製備、應用開發、終端應用等各個關鍵環節。在材料製備領域,石墨烯粉體和薄膜兩類企業超300家;應用領域相關企業超過600家。

從產業集聚度來看,目前我國大多數石墨烯公司分布在東部沿海一帶,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魯聚合區。

江蘇是我國較早發展石墨烯的省份,擁有江蘇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學研合作載體)、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等。常州石墨烯小鎮是江蘇省最具代表、領航作用的石墨烯產業聚集地,相關企業超過100家,其中石墨烯原材料製備企業數量約佔全國總數一半,甚至在業內有「全國石墨烯產業一半天下在常州」的說法。

據常州石墨烯小鎮官方介紹,常州市在石墨烯粉體和透明薄膜兩大基礎性原材料上率先實現規模量產,其中粉體產量約佔全國50%以上,薄膜產量約佔全國80%以上。全球第一條年產100噸石墨烯粉體生產線、全球第一條3萬平方米CVD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產線等,多個全球或全國第一的紀錄在這裡誕生。

京津冀於2015年便成立了京津冀石墨烯產業聯盟,旨在整合三地資源,加速推進低成本石墨烯及裝備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形成京津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2016年,中國最頂尖的石墨烯研究機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也成立了,發展布局為掌控石墨烯材料製備與產業化裝備核心技術、面向企業需求開展高端研發代工、打造石墨烯眾創空間推動協同創新與產業培育,定位於引領石墨烯產業的核心技術策源地、高科技產業創新機制與創新文化示範區、全球石墨烯高端人才匯聚地、石墨烯產業資源協同聚集體及創新創業高地等。

2月25日,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標號石墨烯材料研究等3項課題順利通過北京市科委驗收,標誌著BGI在石墨烯材料標號規則研製及高品質石墨烯薄膜製備、石墨烯玻璃低溫快速生長、石墨烯粉體綠色製備等石墨烯核心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

可見,京津冀發展石墨烯優勢在於「科研資源」豐富。

山東地區的石墨烯產業主要集中在青島和濟寧等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山東已初步形成從石墨烯原材料、設備到應用領域的產業鏈雛形。

青島申報的「國家火炬青島石墨烯及先進碳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於2015年獲批建設,標誌青島以石墨烯為引領的先進碳材料產業正式進入國家產業布局版圖。2018年,《青島市石墨烯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發布,成為首個市級石墨烯專項規劃,青島將大力推進石墨烯的技術攻關與產業化,到2025年打造成北方領先的石墨烯應用示範城市、打造超過百億級的石墨烯產業價值鏈。

青島發展石墨烯產業有資源方面的優勢,它是我國石墨資源三大主要產地之一,佔全國石墨礦產儲量的20%以上,並且品質高、開採難度低。

珠三角地區石墨烯產業以深圳為核心。2018年深圳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示範基地承擔了深圳市在石墨烯產業上共性技術研發、產品檢驗檢測、標準研究制定、項目孵化培育等公共服務職能。光明區是深圳石墨烯產業的重要空間承載地,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華星光電是該區的石墨烯示範性企業。

深圳發展石墨烯的優勢在於廣闊的應用市場,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可穿戴設備、電動汽車等諸多領域產業集群發達。

此外,南京、無錫、泰州、寧波、重慶、贛州等地在石墨烯領域也有相應的布局。

國家集成電路石墨烯新材料基因組計劃

美國於2011率先提出「材料基因組計劃」。我國科學家立即捕捉到該計劃所釋放出的重要信息,並於2012年在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推動下,啟動了「中國版材料基因組計劃」。

國家石墨烯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猛博士曾在2018年創造性地提出國家集成電路石墨烯新材料基因組計劃,並透露國家集成電路石墨烯新材料基因組計劃一期首推十七大工程,即石墨烯半導體晶圓、石墨烯晶片、石墨烯載帶、全功能石墨烯集成電路、石墨烯觸控螢幕、石墨烯材料快閃記憶體原型、石墨烯U盤、石墨烯量子電晶體、石墨烯處理器、石墨烯溼度傳感器、石墨烯圖像傳感器、石墨烯導電漿料、石墨烯複合膜、石墨烯LED燈、石墨烯超級電池、石墨烯太陽能電池。

夢想實現過程仍有攔路石

儘管石墨烯產業看似繁華,但背後卻滿是傷感。

因為,石墨烯產業化進程卻不盡人意。在規模化生產方面技術成熟度不高,存在不同批次石墨烯產品質量不穩定、性能差異性大等問題,產品質量難以保障;粉體材料產品存在尺寸和層數不均勻等問題、薄膜材料存在結構缺陷及轉移過程帶來表面汙染的情況。此外,由於石墨烯產品標準並不是很完善,並受限於檢測方式有限等原因,造成石墨烯材料市場出現以次充好、魚龍混雜的現象。

不過,可以相信的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度越來越高以及資本市場、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或許不用很久石墨烯將可以掀起電子科技領域的下一場革命。(校對/小如)


6.英特爾為何放棄5G基帶晶片?展銳以過來人的角度告訴你

集微網消息,4月17日,蘋果與高通達成和解協議,雙方同意放棄在全球範圍內的所有訴訟。隨後,英特爾也與自己和解,宣布放棄5G智慧型手機基帶晶片業務。

為什麼說英特爾是與自己和解呢?因為5G基帶晶片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高通與蘋果和解意味著未來蘋果將重新使用高通的基帶晶片,而英特爾在失去蘋果這一大客戶的前提下,再費時費力的去研發5G基帶晶片,可能真會吃力不討好。



對此,紫光展銳也認為,研發5G基帶晶片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積累和時間的驗證。5G晶片需要同時支持2G/3G/4G多種模式,沒有2G到4G通信技術的積累是不可能直接進行5G的研發。同時光有技術還不夠,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與全球的網絡進行現場測試,保證晶片有效的連接性。研發中還需要克服5G在功耗、運營商組網上的困難與挑戰。

據了解,展銳在5G晶片領域已經投入了上億美金研發費用,短短5年時間內,已經擁有超過300個固定團隊,累計參與項目的工程師超千人。

紫光展銳還透露,本月,展銳的5G基帶晶片春藤已經成功完成了NSA和SA的5G通話測試,這說明展銳的5G晶片已經可以滿足商用條件。預計搭載展銳5G基帶的終端將在年底問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展銳與英特爾宣布達成5G全球戰略合作。未來兩家企業將面向中國市場聯合開發搭載英特爾5G數據機的全新5G智慧型手機平臺,並計劃於今年實現與5G行動網路同步推向市場。

然而今年早些時候,英特爾宣布已結束紫光展銳在5G modem晶片上的合作。展銳表示去年與英特爾只是籤署了5G合作協議,但是展銳和英特爾在5G上的合作沒有真正開始,並強調「春藤510」完全基於展銳自研。(校對/Jimmy)


相關焦點

  • 我校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建智能裝備與災害防控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10月7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學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建智能裝備與災害防控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暨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安徽理工大學舜耕苑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餘其俊、校長梁樑、黨委副書記陳剛,我校黨委書記郭永存、校長袁亮、黨委副書記虞寶桃、副校長鄭明東等出席儀式。郭永存主持儀式。
  • 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6月5日電(葉雨桐 王長青)5月30日下午,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341會議室隆重舉行。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喬輝、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邱若娟、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李愛軍、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教導員王智江、自動化學院分團委書記王希、自動化學院實驗中心主任王長青、實驗中心支部書記侯震、實驗中心副主任劉文泉、第六鏡科技創始人劉闖、第六鏡科技聯合創始人葉雨桐等出席本次揭牌儀式。
  • 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李綱出席,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杜小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陳紅、中國人民大學理工處副處長沈健、騰訊公司嘉賓、教育部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師生等參會。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柴雲鵬主持會議。
  • 天津醫科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眼視光和視覺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創建的眼視光和視覺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我校隆重舉行。
  • 【安捷倫】重慶醫科大學-安捷倫科技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2020 年 10 月 10 日,重慶醫科大學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安捷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隆重舉行。
  • 浙江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隆重舉行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
    浙江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於2019年2月19日上午9點58分在浙江嘉善隆重舉行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目前汽車行業電動化對整車輕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鋁合金材料牌號無法滿足高強度、高韌性的新要求。因此浙江新格聯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研發能滿足客戶要求,更具有針對性的鋁合金材料。
  • 法國裡爾大學教授受聘合肥工業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於競宇)11月12日,法國裡爾大學Isam SHARHOUR、卞漢兵特聘教授授聘儀式暨智慧城市與韌性基礎設施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
  • 合肥新站高新區又一家工程實驗室揭牌!
    近日,安徽省高可靠特種晶片工程實驗室及嵌入式存儲控制晶片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位於合肥新站高新區的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舉行。至此,合肥新站高新區已有三家省級工程實驗室,為區域科技創新、人才創新、產業創新賦予新的動能。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2012 年10 月31 日,北京――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字儀式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合肥市舉行。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作重要批示。
  •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沈舉行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渾南創新路園區隆重舉行10月30日,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渾南創新路園區隆重舉行。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瀋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省長和李樹深副院長,共同為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揭牌暨開工儀式由瀋陽市副市長閻秉哲主持。
  • 浙江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隆重舉行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__上海有色網
    浙江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於2019年2月19日上午9點58分在浙江嘉善隆重舉行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目前汽車行業電動化對整車輕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鋁合金材料牌號無法滿足高強度、高韌性的新要求。因此浙江新格聯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研發能滿足客戶要求,更具有針對性的鋁合金材料。
  • 在合肥揭牌!實驗室發布首批6個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項目……
    8月31日,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實驗室)與安徽應流集團共同發起的「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現場發布了超大型熱等靜壓三相調製負荷綜合校正裝置、新型高能電離輻射屏蔽材料研製
  • 自治區人民醫院與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揭牌
    揭牌儀式  8月4日上午,自治區人民醫院與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周宏灝院士,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張偉、副所長李清,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龐軍,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建榮等出席揭牌儀式。
  •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膠東在線網12月1日訊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驗收會議暨揭牌儀式在煙臺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路甬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施爾畏,省委常委、秘書長王敏,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曰臣,副省長李兆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永春出席會議並為研究所揭牌。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2016-10-12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以下簡稱「腫瘤醫院」)更名揭牌儀式召開。
  • 合肥工業大學舉行中科院丁林教授「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1月3日,中科院丁林教授「雙聘院士」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校學術會議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長梁樑出席聘任儀式並為丁林院士頒發聘書。  聘任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陳剛主持。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周濤發介紹了丁林的個人簡歷及學術成果,校人才辦主任鄭利平、資環學院班子成員及師生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山東青州:「小二押鏢」揭牌暨APP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小二押鏢」揭牌暨APP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法訊網訊(通訊員 劉掬麗)8月28日上午10點28分,「小二押鏢」揭牌暨APP啟動儀式在山東青州隆重舉行。
  • 致力於打造人類健康產業:強磁場磁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在合肥科學島成立
    本報合肥訊(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陳永斌 張朝輝)12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強磁場磁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在合肥科學島正式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所所長宋雲濤,副院長、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主任王俊峰,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孫玉平和黨委書記、副主任許安,強磁場科學中心副主任、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強磁場磁生物學聯合實驗室主任張欣,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謝燦,智能機械所研究員、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成員宋博,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志財等近百名嘉賓出席了揭牌儀式
  • 中智天文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2月1日下午,中智天文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和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在儀式上分别致辭,並為中心揭牌。來自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中科院各天文研究單位以及智利國家科委、智利大學、智利天文學會、智利駐華使館的代表出席揭牌儀式。
  • MCU累計出貨5億顆!GD32閃耀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IAIC年度大賽
    2020年11月27日,中國芯應用創新高峰論壇暨IAIC大賽頒獎典禮在南方軟體園松山湖園區隆重舉行,標誌著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完美收官!現場300多位中國芯品牌企業、電子信息行業知名廠商、各大媒體及投資機構嘉賓共同見證了這歷時7個月的創新盛事。兆易創新作為大賽合作夥伴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