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揭牌!實驗室發布首批6個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項目……

2020-12-05 騰訊網

8月31日,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實驗室)與安徽應流集團共同發起的「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現場發布了超大型熱等靜壓三相調製負荷綜合校正裝置、新型高能電離輻射屏蔽材料研製、聚變堆鎢銅串製造工藝研究等首批6個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項目。

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將通過整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和安徽應流集團的優勢資源,實現能源研究院高層次人才、技術成果優勢和應流集團裝備、產業優勢的深度融合,促進科研與需求、技術與市場、人才與產業等方面的深度對接,圍繞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安徽應流集團是面向高端裝備製造零部件行業龍頭,已經形成高端部件、核能材料、航空科技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聯合實驗室的成立,為企業瞄前沿、補短板、重創新、上高端,突破國家重大裝備自主製造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核電能源和海洋油氣等高技術產業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由中科院、安徽省共建,依託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建設,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國家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重點部署清潔煤炭利用、磁約束聚變、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電力電網四個研究方向。

來源:《合肥新聞聯播》全媒體記者儲剛 周宗茂報導。

編輯:餘敏

相關焦點

  • 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實驗室)與安徽應流集團共同發起的「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在合肥成立。聯合實驗室揭牌的同時,現場發布了超大型熱等靜壓三相調製負荷綜合校正裝置、新型高能電離輻射屏蔽材料研製、聚變堆鎢銅串製造工藝研究等首批6個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項目。
  • ...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
    吸附式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面向機器人安全的電子皮膚技術研究、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一批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北航、北理工、北工大的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項目集中亮相。作為首批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這些技術有望藉助概念驗證項目計劃,坐上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轉向產業化落地的「快車」。
  • 合肥新站高新區又一家工程實驗室揭牌!
    近日,安徽省高可靠特種晶片工程實驗室及嵌入式存儲控制晶片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位於合肥新站高新區的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舉行。至此,合肥新站高新區已有三家省級工程實驗室,為區域科技創新、人才創新、產業創新賦予新的動能。
  • ...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紫光或已完成對Linxens收購4.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5.等待突破的材料之王!我國石墨烯產業正演奏繁華與傷感的交響樂6.英特爾為何放棄5G基帶晶片?(校對/小如)4.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2019年4月12日,兆易創新•合肥工業大學GD32 MCU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於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科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積極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力爭首批國家實驗室在肥掛牌;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實驗裝置性能穩步提升,為突破科學前沿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正式落戶,「中國聚變夢」從合肥起航;建設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為我國類腦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批成為六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
  • 建議首批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晨報訊  「建議首批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為把合肥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在接受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安徽省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試點省份之一,定位是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在打造科學中心上,建議依託合肥科學島建設國家實驗室。  合肥可建設國家實驗室  羅平說,在發達國家,國家實驗室已經成為他們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載體,比如說德國的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等。
  • 物理化學教學實驗不再枯燥 安徽規模最大VR實驗室揭牌
    人民網合肥6月20日電(陶濤 胡作法)6月20日,虛擬實境VR實驗教學應用示範基地在合肥八中揭牌這是目前安徽省內規模最大、首家31人聯機交互的VR實驗室。 該實驗室為國家出版融合發展(時代出版)重點實驗室子課題項目,通過VR眼鏡、手柄等設備虛擬真實物理、化學實驗過程,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有效補充課堂教學,讓課堂上的物理化學教學實驗不再枯燥。
  •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吸附式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面向機器人安全的電子皮膚技術研究、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一批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北航、北理工、北工大的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項目集中亮相。作為首批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這些技術有望藉助概念驗證項目計劃,坐上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轉向產業化落地的「快車」。
  • 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騰訊協同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李綱出席,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杜小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陳紅、中國人民大學理工處副處長沈健、騰訊公司嘉賓、教育部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師生等參會。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柴雲鵬主持會議。
  • 季華實驗室創造多項「第一」 啟動14個「頂天立地」項目
    在佛山市、南海區黨委政府支持關注下,去年5月3日季華實驗室首批建設運營團隊進駐,一年來,實驗室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利用實驗室技術成果誕生首家企業去年12月28日,季華實驗室基本建設項目取得開工手續,宣告正式動工。在廣東省實驗室中,季華實驗室創下「首個啟動基建施工」的紀錄。
  • 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合肥高新發布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工程和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項目形如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公式「E=hv」,未來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封頂,科研樓等單體項目計劃於2020年底竣工。
  • 同濟大學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 通訊員 程國政)近日,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在上海揭牌。這一資源庫依託同濟大學建設。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組織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調節等優勢,能干預多種疑難雜症、重症疾病。
  • 合肥濱湖科學城今日正式揭牌 遠景規劃已現雛形
    原標題:合肥濱湖科學城今日成立 遠景規劃已現雛形   今天上午,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成立暨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合肥開幕。屆時,備受關注的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將正式揭牌。
  •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發布日期:2018-10-31 07:0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會30日在蘇州大學舉行,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腫瘤醫院院長王宏志代表醫院致辭,他回顧了腫瘤醫院歷經40餘年的建設和發展歷史,總結了腫瘤醫院升級轉型3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介紹了《醫院十三五規劃》制定及醫院「二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他表示,腫瘤醫院現在不僅是合肥研究院的附屬醫院,也是中科院命名的唯一一所研究型腫瘤醫院,腫瘤醫院未來不僅要立足合肥研究院所屬研究單位,還要面向整個中科院系統內的100多個研究所,為他們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臨床驗證和轉化服務。目前,合肥研究院在生物、醫學等相關學科已經形成了比較好的研究基礎,也將實現基礎科研成果臨床轉化應用作為今後一段時間重點推進的工作內容之一。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其中,將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作為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建設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目前,一期工程正順利建設。同時,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作正穩步推進;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強光磁綜合集成裝置預研也正在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國家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項目建議書已經國家批覆。
  • 第4座國家級實驗室確定落戶合肥新站區!
    計劃2025年建成項目五大進程曝光2016年7月25日,合肥市政府與北航籤署合作協議,在合肥新站高新區少荃湖北岸規劃建設北航合肥科學城,重點打造科研創新、成果轉化、高端教育、國際交流等四大板塊平臺。一起來看看項目的最新進展:1、北航合肥科學城(2017-2025)發展規劃已提交省政府;2、創新研究院的事業單位已完成註冊,主樓建設正在穩步推進;3、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已完成組建,領導班子及工作團隊已到位;4、6個研究中心及同行產業技術研究院約50人科研團隊組建完畢並開始入駐;5、已啟動師資儲備,面向全球發布卓越博士後招聘計劃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在區域規劃布局上,合肥將構建大科學裝置集群核心區、「雙一流」建設核心區、科技成果轉化層核心區三大核心區。除了現有「人造太陽」等大科學裝置外,還將新建一批大科學裝置,形成集群。同時,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大型開放式研究基地、新成果不斷湧現的創新高地、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科技策源地。  到2030年,建成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建設載體:·七大平臺浮出水面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領域。」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
  • 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揭牌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戴曉曉)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科技產業布局的重中之重。1月23日,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在深圳福田區揭牌,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和國家有關戰略部署超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