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

科技研發要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吸附式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面向機器人安全的電子皮膚技術研究、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一批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北航、北理工、北工大的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項目集中亮相。作為首批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這些技術有望藉助概念驗證項目計劃,坐上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轉向產業化落地的「快車」。

首批33個硬科技項目亮相

不僅具備感知能力,還能模擬生物體從獲得外界刺激開始,到神經信號傳遞、存儲等一系列複雜過程的多功能二維材料人造電子皮膚項目;解決傳統機器人無法多關節驅動、多肌肉協同等缺陷的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項目;微小型智能仿生機器鼠……路演現場,一個個高門檻、潛在市場應用價值巨大的前沿技術項目登臺。這也是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今年啟動概念驗證項目徵集後通過初審的首批33個項目。

所謂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是指在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內,依託國家各類重點研發專項、已經取得基礎研究等成果的項目,為減少轉化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前沿技術項目需進一步開展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論證等工作。

「通過對概念驗證項目的驗證,能夠讓具有潛在市場價值、國際或國內行業領先的技術項目吸引不同的科學家圍繞核心技術問題進行攻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田苗說。

7大高精尖領域獲支持

遨博智能是一家專注從事協作機器人產品研發的企業,此次概念驗證項目路演會上,遨博智能董事長魏洪興看上了多個心儀的項目。

「有的高校和研究所研發了協作機器人的安全控制、人機互動以及理療按摩等關鍵技術,這些成果可以在我們公司共同研發、快速轉化。通過中關村管委會搭建的平臺,我們可以專注於產品技術,把基礎技術研究交給高校和研究所,多方合作共贏,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魏洪興說。

「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唯有加速走向生產線,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為聚焦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最先一公裡」,「填平」實驗室基礎研究成果與可市場化成果之間的鴻溝,中關村管委會面向人工智慧、5G、虛擬實境、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智能裝備、新材料等7個高精尖產業領域,啟動了首批概念驗證項目徵集工作。

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助跑」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長三角科技戰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劍看來,加強科技和產業創新,需要跑好「最先一公裡」。借鑑國際成功經驗,科技概念驗證實驗室能針對實驗室科研人員的想法、實驗和論文等有形或無形的成果進行評估、輔導和經費支持,助推科技成果轉化跨越「死亡谷」,實現實驗室的「驚險一跳」。

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劉航介紹,此次路演中得到與會企業投資和聯合研發支持的項目,中關村管委會將優先給予配套支持,加快概念驗證過程。

據悉,資金支持方向主要包括設備購置、研發支出、產品驗證、技術轉讓、房屋租賃等。其中產品驗證支持包括聘任職業經理人、研究成果實驗驗證分析、商業可行性研究、智慧財產權申請和推廣、產品商業化探討及投資接洽、成立初創公司費用等。

此外,中關村管委會還將搭建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由創新中心為這些概念驗證項目提供敏捷製造、共享實驗室等硬科技孵化服務手段,促進核心技術突破和成果產業化落地。

相關焦點

  • ...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
    吸附式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面向機器人安全的電子皮膚技術研究、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一批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北航、北理工、北工大的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項目集中亮相。作為首批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這些技術有望藉助概念驗證項目計劃,坐上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轉向產業化落地的「快車」。
  • 首批三個院士工作室入駐鵬城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昨日,為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已啟動建設的廣東省首批四家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正式入駐萬科雲城,同時啟動了首批五個科研項目建設。
  • 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舉行—新聞—科學網
    來自中科院力學所的5個項目進行了路演,並接受評委的現場質詢。 為全力支撐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戰略高地,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打造中科院概念驗證體系,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在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海澱區政府、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探索打造「CAS概念驗證中心」,開展「智匯行動」概念驗證計劃。
  • 鵬城實驗室一年吸引12名院士
    從無到有詮釋「深圳速度」   2018年7月18日,鵬城實驗室正式進駐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的新辦公樓,未來區域網絡試驗與應用環境、南海立體通信網絡示範驗證平臺、雲腦開源平臺與智能應用、網絡技術仿真驗證平臺、自主可控生態環境等5個科研項目同時啟動建設。
  • 美空軍選定智能無人僚機等項目為首批新快速研發轉化項目
    美空軍將這類項目定義為能夠「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大幅改變(美國空軍)作戰和運用空中力量方式」的項目。這3個項目是由美空軍高層於2019年秋季從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空軍作戰能力集成中心(AFWIC)和空軍能力開發委員會(AFCDC)提交的候選項目清單中篩選出的。
  • 中關村獨角獸企業數量佔中國近半;寶能400億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
    一全國園區動態(沒幾十億,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北京:中關村獨角獸企業數量佔中國近半《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3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關村共有70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到2764億美元,佔內地獨角獸企業數量的42.7%和估值的43.9%,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主要聚集區。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布,11人獲首批中關村獎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薛其坤、胡偉武等11人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等獎項,系中關村人物獎設立以來首批獲獎者。首批11人獲中關村獎人物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授予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中科院EDA中心集成電路IP技術服務開放實驗室正式掛牌
    近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授予成立的中國科學院EDA中心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集成電路IP技術服務開放實驗室」正式掛牌。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是北京市政府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作強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會議紀要》第七條「選擇中關村園區已有基礎和優勢領域,支持建設若干開放式重點實驗室」精神,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會同北京市發改委、市科委、市財政局以及市教委共同組織實施,探索產學研創新機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的一項舉措。
  • 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中關村延慶園!
    延慶座談會暨中國科學院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掛牌儀式在啟迪之星(延慶)體育科技創新園圓滿落幕。、啟迪之星等相關部門共同商議中國科學院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延慶基地)工作進展情況。會後,中國科學院「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延慶基地)正式掛牌,標誌著延慶區首個風能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中關村延慶園。風能熱利用項目在延慶(康莊)落地事宜及院士工作站設立可行性等事宜,促使雙方進一步對接規劃,推動雙方就風能熱利用項目邁出重要步伐,為延慶區實現清潔供暖科技創新注入新動力。
  • 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
    原標題: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深圳新聞網訊 作為廣東省網絡信息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創新載體,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新進展。10月11日下午,鵬城實驗室舉行了首批共建合作單位籤約儀式,分別與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計算機信息領域的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開發創新平臺代表籤約。鵬城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四家省實驗室之一,是由廣東省政府批准、深圳市政府投資組建的廣東省實驗室,於2017年12月22日正式啟動。該實驗室也是深圳在網絡與通信、信息處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大領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創新載體之一。
  • 又一創舉,天合「低調」推出首個企業外掛聯合開放實驗室!
    與會者分別來自五家單位,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及其紹興分中心、浙江蘇泊爾生活電器公司、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傳熱傳質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任朱希鐸是此次會議的召集者,議題是籌備「蘇泊爾外掛聯合開放實驗室「。
  • 新一輪改革開放 年輕人一馬當先
    37歲的廖自涵在香港、紐約和新加坡都有代表作,他在事業黃金期更換賽道,看中的是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裡承擔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貿區兩項改革開放任務,在全國絕無僅有。廖自涵和他的團隊要在政策、制度的設計上大膽謀篇布局,助力區域的高水平改革開放。
  • 展示「北京創新」,中關村生命園成果將定期亮相《自然》雜誌
    今後,來自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科研成果將定期亮相在這本頂級學術雜誌推廣展示,向世界傳遞中國創新實力。近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籤署合作意向書。記者獲悉,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已在北京設立辦公室,還將繼續與中關村、北京市科委等展開合作。早在這次合作前,中關村生命園內誕生的科研成果就曾多次發表在《自然》雜誌。
  • 馬雲環保第一步,阿里資助的首批環境雲圖項目出爐!
    經過嚴格的申請、初步篩選、研討會、評審和資助協議流程,首批環境雲圖資助項目為:中國環境公共數據開放研究項目申報人: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 鄭磊主任實驗室致力於對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在數字時代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問題進行學術研究、應用實驗與決策諮詢,重點探究新技術在公共事務中的應用及其影響,包括多個研究方向,如電子治理與電子政務、政府信息戰略與管理、開放政府數據、跨部門信息共享、移動公共服務、政府社會化媒體等。2016年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將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合作,對中國環境數據開放進行評估,為中國環境公共數據開放提供政策建議。
  • 從2020中關村論壇洞見未來
    「會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全新亮相,各界精英跨界對話,9月20日,隨著科博會的結束,2020中關村論壇正式落下帷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的形勢下,2020中關村論壇以「合作創新·共迎挑戰」為年度主題,共舉辦了50多場活動。
  • 百度、滴滴出行、商湯……十大人工智慧實驗室「安家」中關村
    中關村於30年前成立,是中國一些知名科技公司的誕生地,也是許多國際公司的中國總部。 如今,中關村擁有大約9000家高科技公司,包括中國搜尋引擎和人工智慧巨頭百度、社交媒體巨頭新浪公司,以及微軟和谷歌等全球巨頭的地區總部。在中國7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中,近一半位於該地區。
  • 全息投影等亮相2020中關村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建築 醫療無限想像
    原標題:全息投影等亮相2020中關村(000931,股吧)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建築 醫療無限想像——首都網絡媒體「新模式 新業態」主題採訪活動  昨天(16日)上午,記者參加了由市網信辦、中關村管委會等牽頭組織的,以「新模式 新業態」為主題的實地探訪活動,採訪參觀了2020中關村論壇的舉辦場地之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提前領略了本次論壇上將會亮相的各種高端科技
  • 2004年中關村十大新聞
    三、中關村企業研製的非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完成12月4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牽頭研製的非典病毒滅活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全部完成。臨床觀察和實驗室檢測顯示 受試者產生了明顯抗體,且所有受試者都未出現異常反應,疫苗的安全性得到證實,成為世界上首例通過臨床試驗的非典疫苗。
  • 實例講解實驗室方法驗證
    3、準確度的驗證  若各驗證實驗室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標準樣品進行分析測定確定準確度,則需對 1 ~ 3個不同含量水平的有證標準物質/標準樣品進行測定,按全程序每個有證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平行測定 6 次以上,分別計算不同濃度或含量水平有證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平均值、標準偏差、相對誤差等各項參數。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首批國際合作項目公布
    外空司司長迪·皮蓬對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成員國開放中國空間站的應用資源表示高度讚賞,稱中國的這一舉措,有力促進了載人航天國際合作,使得更多的國家能夠有機會參與載人航天技術研究,是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