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接受晨報記者採訪。 |
晨報訊
「建議首批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為把合肥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在接受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安徽省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試點省份之一,定位是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在打造科學中心上,建議依託合肥科學島建設國家實驗室。
合肥可建設國家實驗室
羅平說,在發達國家,國家實驗室已經成為他們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載體,比如說德國的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等。
「國家實驗室與人們通常理解的實驗室不同,它立足國家戰略,選擇若干重要領域去突破,擁有很多頂級實驗裝置,可以提供一些極端條件下的實驗條件。」羅平介紹,在國外,一些國家實驗室往往擁有上萬名工作人員。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我國將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
羅平認為,全面創新綜合改革的一個定位是打造科學中心,科學中心要有平臺來支持,國家要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今後它就是一個平臺。圍繞國家戰略,哪些領域需要去突破,這些都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去調研落實。「我們是希望把安徽合肥納入進去。」羅平說。
「合肥有優勢,科學島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擁有超導託克馬克、穩態強磁場等裝置,在一些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它具備了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基本特徵和基礎條件。」羅平建議,可以依託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建設第一批國家實驗室。
全面創新綜合改革的另一定位是要打造產業中心,要推動企業發揮作用,通過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羅平認為,我省發揮地方的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先行先試,今後,成果可以在全國複製推廣。
羅平認為,創新是中央確定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她建議,從未來發展看,創新要引進來走出去,一方面加強跟國際上的創新合作,同時,也把我們的科技成果輸出到發展中國家,使我們企業的技術和產品走出去。
呼籲理解女性科技工作者
再過幾天就是三八婦女節了,作為一名女性,羅平呼籲要對女性科技工作者予以更多理解,她們很不容易。
「我曾經碰到一個女性科學家,今年也獲得了國家的一個科技獎項,她年輕時丈夫不理解她,她去工作學習,他就不同意,後來他們就走不到一起。當然,後來這位科學家的生活還是很好的。」羅平說,作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時,與男性承擔同樣的職責和社會責任。回到家,要承擔作為女性的家庭角色,付出要比男性多很多。
羅平認為,要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並不是說因為是女性,就要在評獎上傾斜,這是無法接受的,因為科學是不分性別的。
晨報全國兩會特派記者 王凱 方佳偉(合肥在線-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