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首批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2020-12-05 騰訊網

全國人大代表、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接受晨報記者採訪。

  晨報訊

  「建議首批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為把合肥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在接受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安徽省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試點省份之一,定位是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產業中心,在打造科學中心上,建議依託合肥科學島建設國家實驗室。

  合肥可建設國家實驗室

  羅平說,在發達國家,國家實驗室已經成為他們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載體,比如說德國的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等。

  「國家實驗室與人們通常理解的實驗室不同,它立足國家戰略,選擇若干重要領域去突破,擁有很多頂級實驗裝置,可以提供一些極端條件下的實驗條件。」羅平介紹,在國外,一些國家實驗室往往擁有上萬名工作人員。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我國將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

  羅平認為,全面創新綜合改革的一個定位是打造科學中心,科學中心要有平臺來支持,國家要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今後它就是一個平臺。圍繞國家戰略,哪些領域需要去突破,這些都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去調研落實。「我們是希望把安徽合肥納入進去。」羅平說。

  「合肥有優勢,科學島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擁有超導託克馬克、穩態強磁場等裝置,在一些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它具備了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基本特徵和基礎條件。」羅平建議,可以依託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建設第一批國家實驗室。

  全面創新綜合改革的另一定位是要打造產業中心,要推動企業發揮作用,通過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羅平認為,我省發揮地方的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先行先試,今後,成果可以在全國複製推廣。

  羅平認為,創新是中央確定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她建議,從未來發展看,創新要引進來走出去,一方面加強跟國際上的創新合作,同時,也把我們的科技成果輸出到發展中國家,使我們企業的技術和產品走出去。

  呼籲理解女性科技工作者

  再過幾天就是三八婦女節了,作為一名女性,羅平呼籲要對女性科技工作者予以更多理解,她們很不容易。

  「我曾經碰到一個女性科學家,今年也獲得了國家的一個科技獎項,她年輕時丈夫不理解她,她去工作學習,他就不同意,後來他們就走不到一起。當然,後來這位科學家的生活還是很好的。」羅平說,作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時,與男性承擔同樣的職責和社會責任。回到家,要承擔作為女性的家庭角色,付出要比男性多很多。

  羅平認為,要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並不是說因為是女性,就要在評獎上傾斜,這是無法接受的,因為科學是不分性別的。

  晨報全國兩會特派記者 王凱 方佳偉(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相關焦點

  •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明確提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我省科技創新和長三角地區有一定差距,尤其創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省政協委員孫國正建議,我省應當謀劃科技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孫國正表示,應當發揮合肥創新引領作用,高點站位,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在合肥建設新能源實驗室。
  • 9家省級實驗室落戶!珠三角離「國家實驗室」還有多遠?
    中國國家實驗室版圖中,一直存在「南弱北強」格局。國家實驗室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對於單座城市而言,無異於「創新航母」。中國國家實驗室(含籌建),主要落戶於北京、上海、合肥、瀋陽、蘭州、武漢、青島、南京、成都、大連等城市,珠三角無一城市上榜。
  • 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昨天,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揭牌成立,這也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類腦智能時代]  1.4億投資撬動千億產業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工程實驗室綜合指南,中科大聯合復旦大學、瀋陽自動化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百度公司申請了國家類腦實驗室;今年1月,在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兩個人工智慧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就有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並由中科大牽頭
  • 第4座國家級實驗室確定落戶合肥新站區!
    距離北航合肥科學城項目籤約落戶合肥不到一年,這些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咖們」再次匯聚合肥,召開北航合肥科學城項目調度會,推進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最新發展規劃曝光打造1個國家實驗室+1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正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書記所言,北航合肥科學城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實現穩步開局、紮實推進。他說,合肥搶抓戰略機遇,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航也要解放思想、認清形勢,紮實行動,推動創新。
  • 我國首個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新華社報導,我國首個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13日在合肥成立,將借鑑人腦機制攻關人工智慧技術,推進類腦神經晶片、類腦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發展。 據央廣網報導,5月13日上午,「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合肥)類腦智能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辦。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的「合肥創新」路徑圖已繪製:合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 海爾建成數位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合肥
    8月23日,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海爾中央空調在青島籤署合作協議。基於目前合肥互聯工廠投產1年後年產量提升3倍,雙方將再次共同建設海爾中央空調研發中心,輻射中南、華南、華東、華北等區域。項目建成後,將掛牌「數位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合肥分所」。基於海爾「智家雲」戰略布局,智慧家庭得到快速落地。
  • 在合肥揭牌!實驗室發布首批6個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項目……
    8月31日,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實驗室)與安徽應流集團共同發起的「極端環境材料和特種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現場發布了超大型熱等靜壓三相調製負荷綜合校正裝置、新型高能電離輻射屏蔽材料研製
  • 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開建
    新華社合肥12月24日電(記者 馬姝瑞 劉美子)12月24日,面向一系列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的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建設。
  • 合肥謀劃能源國家實驗室
    在合肥,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項目已經通過可行性論證,將探索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理,主要建設「一塔、一艙、一場」。其中,「一塔」是環境氣象觀測塔,「一艙」是大氣氣溶膠與雲霧實驗艙,「一場」是全光譜綜合標定場。目前,正在謀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項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一體化考慮,正式啟動建設。
  • 【領航新徵程】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安徽
    記者12月19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科技部印發通知批准依託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在皖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達10家,其中依託企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6家。
  • 安徽爭取更多國家實驗室等平臺落戶
    積極謀劃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生態、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互聯互通的重大項目;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國家戰略,積極謀劃推進一批產業類、創新類、基礎設施類、生態環保類和改善民生類重大項目。今後,全省還將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新特點、新趨勢、新機遇,統籌推進「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建設,以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抓手,爭取更多國家實驗室等高水平創新平臺落戶,力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通信、新能源、生物醫療等多個學科和技術領域多點突破,突出謀劃一批前瞻性、創新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打造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化於一體的創新生態系統,搶佔全球價值鏈和新一輪國際分工高端位置
  • 安徽代表團建議批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推進
    新安晚報 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徽代表團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支持安徽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議。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中科大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作為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基石和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實施,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至今獲批一年多,建設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 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雲財經訊,中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在上海、北京兩地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分部。此外,張江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已初步形成,覆蓋光子科技、集成電路、生命科學、類腦智能4個領域,有望成為第二個獲批的國家實驗室。
  • 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2015-01-21 18:48:211月21日電 題:探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內的「合肥光源」  中新社記者 吳蘭  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校區的校園內,有一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系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應流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
    8月31日下午,校黨委書記郭永存應邀出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安徽應流機電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及首批項目啟動籤約儀式,並見證籤約。    安徽省發改委總工程師笪藝武,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建剛,安徽應流機電集團董事長杜應流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宋雲濤主持。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