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2020-12-05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2019年10月正式成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是由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起設立的新型研發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研究院的依託和管理單位。在昨天舉行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集中簽約活動上,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

合肥高新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後,各方將一起努力,構建面向產學研用創新環節的服務環境,形成大規模、開放式、可重構的人工智慧應用試驗環境和人才培養機制,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也將利用研究院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推動合肥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聚集,把中國聲谷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基地。

除此以外,研究院還將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構建有效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示範應用機制,引領人工智慧學科前沿和技術創新方向,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當天,中科大先研院也與龍芯中科、平安集團、新華三、科大訊飛、安徽創谷基金、長鑫存儲、中國電子南湖研究院籤約。項目涉及技術開發、產業發展合作、研究生聯合培養等方面。這些項目將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助力我省高質量創新發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 項磊

相關焦點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濱湖科學城將打造四個「新高地」,即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圍繞科技創新新高地、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啟動運行活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秘書長陶明倫,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副省長王翠鳳,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等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院省合作2019年工作推進情況和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組建籌備情況。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
  • 安徽提出爭創量子、能源與人工智慧三個國家實驗室
    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安徽省政府8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安徽將結合自身優勢、瞄準國際前沿,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慧三大領域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  安徽省是國內量子科研的重鎮,近年來先後牽頭實施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等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項目。在此基礎上,安徽省政府提出進一步夯實量子信息科研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推動量子科技領域創新突破,著力打造承載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重大創新平臺,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科教興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魯網5月15日訊 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出席濟南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科技局將爭取更多中科院機構落地,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多方面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 我國7個省會城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武漢、廣州優勢明顯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基礎科學的殿堂,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成功以及打造科技創新型大國的重要保障!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啟動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來,先後共有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我國7個省會城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武漢、廣州優勢明顯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基礎科學的殿堂,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成功以及打造科技創新型大國的重要保障!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啟動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來,先後共有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謀劃能源國家實驗室
    在合肥,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項目已經通過可行性論證,將探索大氣複合汙染形成機理,主要建設「一塔、一艙、一場」。其中,「一塔」是環境氣象觀測塔,「一艙」是大氣氣溶膠與雲霧實驗艙,「一場」是全光譜綜合標定場。目前,正在謀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項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一體化考慮,正式啟動建設。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在國家創新體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解碼合肥的創新之路,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註定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全力提速
    從幾年前的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到如今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按下加速鍵,全力衝刺!  ·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濟南成為全國同時建設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三個城市之一。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 將聚焦四大科研領域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合肥為何躋身四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行列?這個數據真的很牛!
    前不久科技部等五部委下文,明確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建設成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只有一所985大學的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公布:量子信息、核聚變能國際領先
    (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進行解讀,這也意味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從「設計圖」變為明確的「施工圖」。在此目標之下,《方案》明確了以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轉化平臺、建設「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四大方面的重點建設內容,這是科學中心建設任務的框架體系,可以簡稱為「2+8+N+3」。其中,「2」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