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轉型發展期,合肥正在完成從「合肥製造」向「合肥創造」的精彩「蝶變」,在科技創新之路上追夢前行。 2018年的「合肥創新」路徑圖已繪製:合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全力推進超導核聚變中心、天地一體化合肥信息網絡中心、離子醫學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啟動建設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安徽創新館。
路徑二引進2-3家高水平新型研究院
2018年,合肥將繼續推進中科大先研院、清華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技術創新院、北大未名生物院、北航科學城等協同創新平臺建設。
圍繞創新發展需求,面向全球著名高校和研發機構,再引進2-3家高水平的新型研究院。
路徑三加快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 示範城市建設
今年合肥將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加大PCT專利、小微企業專利等支持力度,力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增長10%以上。成立合肥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營中心,實現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
合肥將建立重大項目專利申請快速通道,加快新興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和服務。建設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和貫標試點企業200家。完善「中國(安徽)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功能,力爭智慧財產權侵權糾紛案件當年結案率達到90%以上。
路徑四新建研發機構100家以上
2018年,合肥將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新建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等各類研發機構100家以上。
圍繞國家、省市重點產業,布局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鼓勵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新建5-6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加快推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建設,大力培育量子信息、大數據等未來先導產業。
路徑五扶持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20個
合肥將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大高層次人才團隊政策支持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深入實施領軍人才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引進計劃、廬州英才培養計劃、廬州產業創新團隊培養計劃。為了解決創新企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合肥將積極推行天使投資、創新貸、科技小額貸等科技金融政策,促進人才資本有效對接,力爭扶持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20個。
路徑六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合肥將鼓勵科技人員創辦企業,建設更多的、具有特色的專業化孵化器,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孵化體系。在高科技園區建設方面,合肥將加快建設合肥國家高新區,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開展規劃設計與布局,積極推進新站區、廬江農高區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著力提升區域創新發展能力。
記者 蔣瑜香
2017年科技創新速覽
協同創新平臺形成集群,引進和建設協同創新平臺總數達13個,形成創新資源集聚效應。
高新技術企業爆發增長,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9戶,為歷年最高,總數達1666戶。
人才集聚效應顯著增強,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突破百個(111個),在肥服務院士突破百名(108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和榮事達獲批全國 「雙創」示範基地,「哈佛八劍客」追夢科學島在全國產生影響。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1%;21個項目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獲得國撥資金8.4億元。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140億元、增長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21件。
小連結
合肥眾多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國均居領先地位
經過多年的打基礎聚能量,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當前,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語音、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論是產業規模還是核心技術在全國均居領先地位。
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語音產業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總量最大、增速最快,成為合肥首個產值超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型顯示產業,形成以京東方6代線、8.5代線和10.5代線為核心,彩虹與康寧玻璃基板、樂凱光學膜、三利譜偏光片等為關鍵配套,聯寶筆記本電腦、長虹整機、惠科整機等為終端應用,包括上遊原材料、中遊面板和下遊終端整機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合肥正成為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長、技術水平一流的集聚發展區。
目前,合肥集聚效應已經顯現,湧現出一批核心競爭力強、規模大的龍頭企業。
合肥高新區形成了以集成電路、智能語音、量子通信、光伏、生物醫藥、公共安全等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合肥經開區形成了以智能終端、工程機械、集成電路等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合肥新站高新區形成了以平板顯示、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合巢經開區的生物產業集群、包河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蜀山區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等正在加快發展壯大。記者 蔣瑜香
(責編:關飛、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