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2020-12-05 合肥網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貫通、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這些產自「合肥」的量子領域科研成果,贏得了世界矚目。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最新成果:在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統研製方面有新突破

  記者從中科大獲悉的最新消息:近日該校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張軍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25 GHz InGaAs/InP單光子探測器單片集成讀出電路,該技術突破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終端設備中體積佔比最大的探測器模塊尺寸減小一個數量級以上,為未來研製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統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礎。

  據介紹,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2016年8月16日,由中科大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這一令世界矚目的科學成果,奠定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發展目標: 量子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計劃、投入巨資,把量子信息技術作為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第二次量子革命」大幕拉開。

  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安徽省將創建國家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如今,我國在量子研究領域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今年8月,「墨子號」提前順利完成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三大科學任務;9月,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貫通,並首次成功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至此,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

  在量子計算領域,成績同樣突出。今年5月,潘建偉宣布,由該校主導研製的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實驗測試表明,該量子計算機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比人類歷史上首臺電子管計算機和首臺電晶體計算機運行速度快10~100倍,創造世界紀錄。今年10月,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開發的「本源量子計算雲平臺」也正式上線。這是全球首個上線投用的基於半導體量子晶片的量子計算雲平臺,憑藉我國自主研發的量子晶片和首款量子程式語言,公眾可上網使用量子計算並編寫自己的「量子軟體」。

  項目進展: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

  作為安徽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核心區位於高新區,一期建設用地744畝,一期總投資70億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已報國家部委。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合肥揭牌。目前,該創新研究院一期主體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到2019年實現全國優勢研究力量的初步整合,形成較為合理、初步完善的研究布局。預計到2020年籌建工作基本完成。

  據介紹,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是謀劃推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落實安徽省與中科院省院全面創新合作協議的成果。研究院按照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和運行模式進行建設,聯合國內其他地區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開展協同研究,為組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創造條件、奠定基礎。目標是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記者手記

  每次採寫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情況時,記者都會從心裡感到由衷的自豪。

  「創新」是合肥的「DNA」,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氣質。

  隨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成立和發展,合肥在全國的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再一次提升。這個「國字號」中心的建設目標,是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重要平臺,產生一系列「世界級」的科研成果。

  從過去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如今助推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合肥在創新這條道路上從未停步。隨著合肥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推進,相信還有更多原創性的成果將打上「合肥造」的烙印。 (楊萃 記者 蔣瑜香)

相關焦點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合肥的目標是,依託豐富的科教資源,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將科教創新優勢更多地運用於本就頗具實力的工業製造,並帶動民間創業就業。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從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世界最薄0.15毫米現實觸控玻璃實現量產;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到全球首款營業廳客服機器人曉曼榮登銀行大堂……在合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不缺乏科技創新的案例。  而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合肥這座創新高地上最閃亮的明珠。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
  • 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合肥高新發布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王咀湖畔,一座造型似扭動量子「音符」的建築群已蔚然成型,超炫的玻璃幕牆外立面流光溢彩,未來這裡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一號工程」搶佔全球量子信息制高點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探究奧秘。
  • 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宇: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需皖京滬聯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的總指揮。日前,王建宇在北京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儘快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設。而他認為,除了合肥總部以外,還可以在北京、上海建設分部。
  • 安徽代表團建議批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推進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中科大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作為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基石和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實施,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2016年8月,安徽省政府與中科院建立了建設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聯席會議制度,籤署省院全面創新合作協議,同年11月15日,安徽省政府與科技部在合肥舉行工作會商,商定共同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支持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系列政策。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至今獲批一年多,建設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項目用地獲批
    2017年2月14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安徽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承辦的「一號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項目,日前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准
  • 【最新】安徽正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中國證券網訊 從中國日報微博獲悉,28日,安徽省長李錦斌表示,安徽正在聯合中科院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位於合肥的中科大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已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成果,千公裡光纖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即將建成,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即將發射。
  •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
    2019年1月13日下午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圍繞「搶抓機遇,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這個主題,民盟、臺聯、僑聯、對外友好、科技、醫衛界紛紛建言獻策,省委政研室、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4大省直部門參加。
  • 中科大搶佔量子信息產業先機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科大,先後考察了先進技術研究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自旋磁共振實驗室,並在東區圖書館自習室看望學生。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文化自信、踏踏實實做人做事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其中,在考察先進技術研究院時,總書記對量子通信研發工作給予肯定,稱讚「很有前途、非常重要」。
  •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2020-02-28 2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公布:量子信息、核聚變能國際領先
    澎湃新聞 9月13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面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構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新聞發布會,對9月7日發布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
  • 量子信息研究專家:抓住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機會
    但在潘建偉看來,量子信息科技革命是一個重要機遇,即可以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的跟蹤者、模仿者邁向未來信息技術的領跑者和引領者。   「我們要抓住這次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發達國家的機會。」潘建偉說,從1997年起潘建偉每年利用假期回國講學,和國內前輩一起探討我國量子信息領域發展,並組建了研究團隊。
  • 濟南發布量子信息科學中心建設發展規劃
    爭創國家實驗室濟南分部  為了搶抓量子發展的黃金機遇,2018年10月23日,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濟南市提出「要建設濟南量子信息科學中心,積極打造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濟南基地,全力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濟南分部」。
  • 量子通信產業化初試 中國籌建千億級國家實驗室
    中國正在籌建的國家實驗室涉及合肥、上海和北京等地,僅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佔地就將達554畝,如此規模在全球都比較罕見。   一個涉及多地的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下稱「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建,長期投資將達千億元。
  • 潘建偉: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介紹,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是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較強實力的,但國際競爭非常激烈。我們也不能太樂觀。他建議,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2030項目。
  • 潘建偉委員:建議在量子信息等領域部署構建國家實驗室戰略
    中青在線北京3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王林 沈傑群)今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量子信息科學發展到今天,特別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各項關鍵技術的攻關,這需要在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也需要相關研究機構、國家相關部委和企業的支持與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