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正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2020-12-07 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 從中國日報微博獲悉,28日,安徽省長李錦斌表示,安徽正在聯合中科院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位於合肥的中科大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已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成果,千公裡光纖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即將建成,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訊方式,屬於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型交叉學科,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由於其相關特性,量子通信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都有很大提高。

  無線、寬帶等傳統通信方式在信息傳輸中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而量子通信,據潘建偉介紹,其具備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的特性,可以抵禦竊聽密鑰的分發,確保通過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由於在該領域的傑出貢獻,2016年1月,潘建偉團隊的「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研發起步早,技術積澱較深,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據潘建偉介紹,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京滬幹線」是連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擴展、軍民融合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中間還有合肥、濟南等重要節點。除了「京滬幹線」,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內以及若干省際的量子通信網絡也有望於今年陸續啟動建設。量子通信衛星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並連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中國的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2020-02-28 2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代表團建議批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推進
    新安晚報 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徽代表團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支持安徽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議。安徽代表團介紹道,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中科大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目前,由中科大潘建偉院士擔任院長的量子創新院已經揭牌,先行探索創建國家實驗室。在資金方面,首期安排24億元專項資金進行前期配套,10億元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引導性資金已撥付到位。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2016年,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躍升新高度」。2017年,我們應該怎麼做?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貫通、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這些產自「合肥」的量子領域科研成果,贏得了世界矚目。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
  • 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宇: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需皖京滬聯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的總指揮。日前,王建宇在北京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儘快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設。而他認為,除了合肥總部以外,還可以在北京、上海建設分部。
  • 安徽提出爭創量子、能源與人工智慧三個國家實驗室
    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安徽省政府8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安徽將結合自身優勢、瞄準國際前沿,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慧三大領域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  安徽省是國內量子科研的重鎮,近年來先後牽頭實施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等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項目。在此基礎上,安徽省政府提出進一步夯實量子信息科研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推動量子科技領域創新突破,著力打造承載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重大創新平臺,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繼上海之後,國家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花落合肥。  昨天,合肥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財政局等多部門聯合揭開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神秘面紗,一幅氣勢磅礴的「科技」圖景展現在了合肥人的眼前。  籌建路徑:四個層級,構建三大核心區  根據建設方案,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將分四個層級來建設。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至今獲批一年多,建設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在北京,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凌雲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一回應,並多次提到,「創新已經成為合肥最大的特點,最亮麗的名片。」
  • 潘建偉:儘快實質性啟動量子國家實驗室建設,擴大技術覆蓋範圍
    今年「兩會」上,就公眾熱議的量子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給出了最新解答。潘建偉表示,正在推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的建設,並努力擴大量子信息技術的覆蓋範圍,希望通過降低成本儘早讓量子技術惠及大眾。
  •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我省科技創新和長三角地區有一定差距,尤其創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省政協委員孫國正建議,我省應當謀劃科技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孫國正表示,應當發揮合肥創新引領作用,高點站位,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在合肥建設新能源實驗室。
  • 潘建偉: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介紹,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是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較強實力的,但國際競爭非常激烈。我們也不能太樂觀。他建議,要儘快實質性地啟動量子信息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2030項目。
  • 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合肥高新發布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工程和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項目形如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公式「E=hv」,未來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封頂,科研樓等單體項目計劃於2020年底竣工。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項目用地獲批
    2017年2月14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安徽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承辦的「一號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項目,日前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准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最新消息:中國量子通信再進步
    量子信息實現500米光纖直接安全傳送  最新發現與創新  中國科學家獨創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實用化進程上再次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記者14日從清華大學與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實驗組獲悉,繼今年6月宣布在實驗室通過量子存儲驗證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理論方案後,他們近日首次在500米光纖中實現量子信息的直接安全傳送。  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鑰分發、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不同模式。
  • 量子信息概念是什麼意思?量子信息概念股有哪些?
    ,作為量子論與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型通訊方式,以其絕對的安全性為信息安全帶來了革命式的發展。公司是一家從事電線電纜高新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涉及量子通訊 超導 6 600105 永鼎股份 3.78 -1.56% 公司產品涉及量子通訊,主導產品光電纜的產銷量連續多年在國家通信線纜行業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 港媒:中國正建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 將大幅提升潛艇隱形能力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截圖(圖為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國家實驗室核心區一期規劃圖,圖片來自中科院官網) 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將在兩年半內建成 報導稱,建設中的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佔地37公頃,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座湖邊。
  • 濟南量子願景:爭創國家實驗室分部
    按照這一規劃,未來5年內,濟南將重點打造8到10個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建設20個由正高級職稱研究員領銜的研發小組,形成100人以上規模的高水平量子科研隊伍。濟南量子發展規劃六大研究平臺1量子通信研究與測試平臺包括建設量子通信網絡技術研究室、現實條件量子通信攻防演練研究室、量子通信基礎網絡共享服務平臺和小型化衛星量子通信地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