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2020-12-05 合肥高新發布

合肥高新發布

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

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王咀湖畔,一座造型似扭動量子「音符」的建築群已蔚然成型,超炫的玻璃幕牆外立面流光溢彩,未來這裡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一號工程」搶佔全球量子信息制高點

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探究奧秘。

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規劃淨用地面積724畝,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包含科研辦公和生活配套兩個功能區。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總建築面積約36.5萬平方米。

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工程和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項目形如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公式「E=hv」,未來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封頂,科研樓等單體項目計劃於2020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後,將搶佔全球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國際一流的量子技術研發與轉化基地,對提升安徽科技實力,擴大合肥國際影響力,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都具有重要意義。

科大高新園區將打造成"百年校區"

磚紅色的圖書教育中心與「紅專並進,科教報國」的中國科大文化呼應;體育館以「林蔭大道」為設計理念,樹杈結構的立體交錯,象徵中國科大學科交叉的精神……

中國科大高新園區是中國科大校慶獻禮工程,更是中國科大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工程。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中,發揮著引領和示範作用。作為全國一流高校,中國科大高新園區的建設,牽動著合肥城市的發展。

現階段,該項目一期正在緊張的建設中,三棟學科樓、行政與師生服務中心及室外總體工程施工圖設計工作全部結束,力爭2020年7月能夠開工建設,打造成為"百年校區"。

項目建成後,作為中國科大面積最大的校區,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將引進網絡中心計算機大數據微電子學科、環境能源與材料學科、工程學科、信息學科等學科群,組團發展,共生互進,將在更高層面為中國科大發展帶來新動力。

此外,可以與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和合肥高新區企業形成緊密的產學研聯動格局,大大提升高校新工科發展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效益。

更多世界級頂尖實驗室「落戶」合肥

在老城區黃山路與合作化路交口,中國科大西區特種實驗樓正拔地而起。作為省級重點工程,實驗樓總建築面積31432.6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十層。

項目規劃建設一流的工程學院實驗室、火災實驗室,工程學院實驗室建築面積約為14081平方米,火災實驗室建築面積約為12166.2平方米,預計2020年完成總體竣工驗收。屆時,將讓合肥乃至安徽擁有更多世界級的頂尖實驗室。

新建實驗室將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基地和學術中心,大科學裝置能為國內外科學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手段,體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不僅能推動產出一批高水平的成果,還將培養大批高端科研人才。

圖:楊鋒

—THE END—

信息來源:學習強國

運營支持:安徽生活網政務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發展目標: 量子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計劃、投入巨資,把量子信息技術作為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第二次量子革命」大幕拉開。  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安徽省將創建國家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
  •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建設預計年底完成 2020-02-28 2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從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世界最薄0.15毫米現實觸控玻璃實現量產;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到全球首款營業廳客服機器人曉曼榮登銀行大堂……在合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不缺乏科技創新的案例。  而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合肥這座創新高地上最閃亮的明珠。
  • 合肥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加快推進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的「合肥創新」路徑圖已繪製:合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 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世界級中央公園,2020合肥開掛了
    很多人覺得,高大上的量子力學離自己很遙遠,但事實上,它就在我們身邊。全球最大!世界第一自2016年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成功升空,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重要一步。兩年後,又有量子力學國家工程的震撼信息傳來。全球最大的量子實驗室,在合肥高新區封頂。
  • 合肥計劃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 星報記者獲悉,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覆。
  •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我省科技創新和長三角地區有一定差距,尤其創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省政協委員孫國正建議,我省應當謀劃科技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孫國正表示,應當發揮合肥創新引領作用,高點站位,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在合肥建設新能源實驗室。
  • 中國將建成世界最大的量子實驗室,它有什麼用處與前景?
    我國的科研設備有很多第一:世界最大的天文射電望遠鏡「天眼」、全球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世界第一臺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第一通訊「5G」開通...眼下正在建的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預計今年年底建成竣工,吹響向量子世界進發的號角!
  • 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躍升新高度」。2017年,我們應該怎麼做?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合肥的目標是,依託豐富的科教資源,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將科教創新優勢更多地運用於本就頗具實力的工業製造,並帶動民間創業就業。
  • 合肥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產業布局多點開花
    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加快推進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在北京,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凌雲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一回應,並多次提到,「創新已經成為合肥最大的特點,最亮麗的名片。」創新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2017 年1 月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獲批,這是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
  • 在建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進展迅速,預計2020年10月前竣工
    集微網消息,合肥發布報導,近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1號科研樓正在進行幕牆和二次結構施工,部分已經開始外立面施工,整個工程預計在2020年10月前竣工交付使用。圖片來源:合肥發布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總投資70億元,佔地面積554.17畝,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工程之一,也是安徽省科技創新的「一號工程」,為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
  •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合肥憑什麼這麼牛!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就在合肥!由安徽省與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號工程」,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同年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動員大會在合肥召開。  三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下好創新先手棋」的決策部署,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放百年眼光,加快建設一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矢志成為承載國家使命的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
  • 合肥在量子科技賽道上「加速跑」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以科研成果熟化轉化為核心,以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為突破點,以產業聚集發展模式為路徑,全力打造「量子科學」、「量子產業」雙高地。
  • 這個全球最大的量子實驗室呼之欲出→ | 工地上的春天...
    它的升空,不僅將中國人的名字寫進了量子物理學歷史,同時讓我國在量子通信等領域成功實現「彎道超車」。「墨子號」升空兩年後,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工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區破土動工。眼下,春回大地,工地上熱火朝天,項目的1號科研樓正在進行幕牆和外立面施工,將於2020年底竣工。
  • 港媒:中國正建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 將大幅提升潛艇隱形能力
    8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宣布,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三大科學實驗任務,搶佔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作為量子通信領域的「領跑者」,中國的下一步備受矚目。 香港《南華早報》9月11日報導稱,中國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量子研究設施,以開發包括量子計算機在內的多個「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產品。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背後閃耀著合肥科技之光——由科學島研製的緩衝拉杆,作為其著陸系統的關鍵重要件,成功保障了探測器的安全著陸。而這,僅僅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一個縮影。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環境四大領域,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