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量子科技賽道上「加速跑」

2020-12-25 二三裡資訊合肥

近日,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得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消息傳來,人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也讓合肥這座超前布局量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城市再次亮相於聚光燈下。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以科研成果熟化轉化為核心,以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為突破點,以產業聚集發展模式為路徑,全力打造「量子科學」、「量子產業」雙高地。

超前布局

「九章」的誕生引發了多方關注與熱議,其先進程度遠超人們想像。該計算機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約一億年才能完成。而與谷歌去年發布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相比,「九章」的計算速度快了100億倍。「九章」的出現,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

其實,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九章」問世,折射的是合肥超前布局量子技術和量子產業的敏銳眼光和堅定信心。在其他城市還沒意識到量子產業的價值和前景時,合肥已經走在了前面。

經過多年發展,我市量子信息基礎研究機構已形成「一院三平臺」體系。「一院」即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是我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三平臺」即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

2016年8月,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形成了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2017年9月,「京滬幹線」正式開通,率先完成了在金融、廣電等領域的應用示範。2018年1月,利用「墨子號」與「京滬幹線」建立的星地鏈路,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中國和奧地利之間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

「星」(墨子號)「地」(京滬幹線)「網」(在金融、網絡安全等領域)科學研究與應用示範體系的建立,對我市量子信息產業的補鏈、強鏈、延鏈發揮了積極作用。

多點開花

宏偉的大廈總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基石和支柱構成。

在合肥高新區雲飛路兩側,密布著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被稱為「量子大道」。在這條路上,量子猶如一束光,指引著熱愛探索的人們堅定前行。

國盾量子是我國第一家從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企業,是全球少數具有大規模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設計、供貨和部署全能力的企業之一。今年7月,國盾量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量子通信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深受資本追捧。

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研發總監唐世彪告訴記者,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合肥給予了諸多支持和幫助。

如今,鏈長制的實行,更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使得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團隊參與進來,隨著量子保密通信行業上下遊隊伍的壯大、產品體系的豐富等,來自多方的協同和積澱又必將推動整個產業鏈發展。

國儀量子主要從事量子精密測量、微觀磁共振技術等高端精密科學儀器平臺的研製與生產,其發布的多款科學儀器產品打破國際禁運、填補國內空白。高端科學儀器具有「核心技術高門檻,解決方式碎片化」的特點,必須久久為功,也需要產業鏈協同發力。國儀量子副總裁張偉表示,合肥專門成立了量子產業鏈,實現鏈長制管理,市領導親自掛帥督辦,發改、科技等多部門協商研究支持產業鏈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實現「延鏈、補鏈、強鏈」,激發「鏈」式效應,「鏈長制的實施,將著力營造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先進儀器產業集群的加快形成,加速產業集聚。」

本源量子是我國唯一一家以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開發和應用為主營業務的創新型企業,擁有量子晶片、量子計算機、量子軟體、量子云等硬體設計製造、算法設計和軟體編寫的全棧能力,前不久發布的首個國產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可以通過雲平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量子計算雲服務。「在量子計算產業發展中,我們將繼續發揮引領帶頭作用,充分發揮軟硬體優勢,助推量子計算產業發展。」本源量子總經理助理趙雪嬌如此說道。

深耕厚植

儘管合肥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科技和產業,但相比其他產業,全市量子信息產業鏈上中下遊主體無論數量、體量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量子信息產業化「棋局」如何走?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量子信息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深耕基礎研究,充分發揮重大試點工程引領帶動作用,同時按照「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總要求來做足文章,全面加快推進我市量子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

其中,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符合量子信息產業特色的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科技金融等專項扶持政策。進一步強化開放合作。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對外開展科研合作,支持國內外知名科技企業以參股入股、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我市量子信息領域企業合作。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優化配套服務。支持量子信息產業智慧財產權和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定期發布量子信息領域智慧財產權態勢,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信息發布渠道和成果交易平臺。加大對量子產業領域企業創新產品與服務的推廣力度,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營造全社會關注量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來源:合肥日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合肥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  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以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開發和應用為主營業務的初創型企業。,僅僅是我市加速挺進全球量子信息技術創新高地的一個剪影。
  • 量子科技賽道,中國處在什麼位置?
    繼5G之後,又一個新鮮的名詞引起大家的關注——量子科技。從頂層設計、戰略投資再到人才培養……近年來,全球多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持續投入。什麼是量子科技?在量子科技賽道中,中國處在什麼位置?到底什麼是量子科技?
  • 合肥本源量子科技獲批省級院士工作站
    9月2日,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旗下投資的本源量子又傳來一大喜訊。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發布的《關於同意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備案的通知》,此次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獲批2019年省級院士工作站。
  • 高瓴資本醫療賽道迎來豐收年,首次布局量子領域
    在完完整整布局整條賽道,高瓴資本瞄準其他的賽道實行布局,在昨日, 媒體的一則消息:2021年1月15日,致力於用量子技術振興自主科學儀器產業的國儀量子宣布完成B輪數億元融資,用於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研發和自主高端科學儀器的行業應用。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GL Ventures)領投,同創偉業、基石資本、招商證券(600999,股吧)跟投。
  • 合肥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產業布局多點開花
    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加快推進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在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上求突破,催生關鍵核心技術  4月30日,在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上,中科院與安徽省啟動合作共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開展多學科交叉協同攻關,致力於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能力。
  • 合肥科學中心在量子、核聚變領域全球領跑
    回望「十三五」,合肥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全省科技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件大事,2017年以來,我省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上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在此次發布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天培對此也進行了解讀。
  • 2021年科技賽道怎麼投?兩位科技投資大咖全新解讀
    張丹華認為,科技行業是典型的「長坡厚雪」行業。他指出,近兩年科技行業表現非常亮眼背後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整個科技創新周期帶動;第二是內外環境帶來的產業再平衡,總結來說就是線上化、線上信息化、智能化和國產化這「四化」加速了科技行業發展,這一進程不會短暫結束。
  • 量子科技概念股齊漲 產業鏈競逐新賽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10月21日舉行的國新辦有關會議上,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也明確表態,在「十四五」期間將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  上層的高度重視再度將量子信息技術產業推上了輿論關注的聚光燈下。
  • 中科大「量子GDP」十年沉浮:前沿科技產業化痛點在哪兒?
    「內外部都很關注審核情況」,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從事科技成果轉換快三十年的「老科大人」說,「科技成果不轉化是對國有資產最大的浪費,轉化離不開資本市場。我們希望國盾能再往前一步,給其他量子公司多探探路」。在前沿科技研發與產業化的特殊賽道上,科大國盾並非孤身。
  •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 合肥全面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隨著自貿區獲批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會加速。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文松介紹,今年8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成立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將重點發展高端製造、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節能環保、服務貿易、生命健康等十大產業。
  • 量子計算:瘋狂賽道上四大巨頭如何應戰
    連總統女兒伊萬卡都在推特上點讚。對此,谷歌CEO 桑達爾·皮查伊在接受《MIT科技評論》時激動地說,量子霸權就像飛機被發明,火箭上太空,足以載入史冊。皮查伊回顧道:2006年,谷歌科學家Hartmut Neven開始研究用量子計算為機器學習加速,並催生了谷歌AI量子團隊。
  • 合肥兩家量子科技企業分別獲數億元融資
    1月15日,記者從位於合肥的量子科技企業本源量子和國儀量子獲悉,兩家公司近日皆順利獲得數億元融資資金。這些資金將用於研發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研發,自主高端科學儀器的行業應用以及人才隊伍培養建設等。
  • 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合肥高新發布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規劃淨用地面積724畝,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包含科研辦公和生活配套兩個功能區。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總建築面積約36.5萬平方米。
  • 我國「天地一體化量子實驗室」戰疫情「建設加速」
    新華社合肥4月16日電 題:我國「天地一體化量子實驗室」戰疫情「建設加速」新華社記者徐海濤「E=hv」,這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公式。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形如「E=hv」、總投資約70億元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工地,施工團隊已全面復工並「加速度建設」。他們正想方設法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對工期的延誤,目標於今年底如期建成交付使用。量子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為人類帶來了雷射、半導體、核磁共振等重大科技應用。
  • 西蒙算法在量子計算機上「跑」得更快
    來自南非的一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地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了西蒙算法(Simon’s algorithm),且這一算法在量子計算機上的運行表現比電子計算機表現得更好
  • 【中國科技網】邁向一流的接力攀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合肥辦...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大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隆重舉行。圖為聶榮臻在大會上作題為《把紅旗插上科學的高峰》的講話。攻關創新,攀科學高峰在一個特定賽道上,「九章」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的重大突破,他們最新研發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2月底前開工建設
    從世界第一臺VCD的誕生到世界最薄0.15毫米現實觸控玻璃實現量產;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到全球首款營業廳客服機器人曉曼榮登銀行大堂……在合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不缺乏科技創新的案例。  而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合肥這座創新高地上最閃亮的明珠。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發展目標: 量子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計劃、投入巨資,把量子信息技術作為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第二次量子革命」大幕拉開。  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安徽省將創建國家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