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科研設備有很多第一:世界最大的天文射電望遠鏡「天眼」、全球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世界第一臺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第一通訊「5G」開通...眼下正在建的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預計今年年底建成竣工,吹響向量子世界進發的號角!
自從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黑體輻射能量子」學說,量子學的大門就打開了,後來經過愛因斯坦、玻爾、薛丁格等人的不斷完善,逐漸建立起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讓量子在航空航天、通訊、醫學、天文地理等各行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加快了人類文明的步伐。
因此全球各國都有成立不同規模的量子實驗室,美國就有個大名鼎鼎的「費米實驗室量子研究所」,他們把所有實驗室的量子科研集合到一起,利用創新法和粒子物理學促進量子科研。還有歐洲有名的「量子研究中心」,他們今年測量到了反物質中的量子效應,屬全球首次。
為了緊跟國際量子物理研究的步伐,我國在量子物理領域的成就也令世界矚目。2016年,中國製造的量子衛星「墨子號」的成功升空,讓世界都記住了中國的量子通訊,成功的實現了國際上量子通訊的彎道超車。
2018年,繼「墨子號」獲得成功升空後,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動工開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量子實驗室。這個量子實驗室將服務國家量子信息安全,成為國家量子科研發展的重要實驗室。現在花開「疫」散,1號科技大樓建設正酣,初現外形,遠遠望去,東西長700米的建築就像一個大型的英文字母「H」鑲嵌在合肥高新區的大地上,雄偉壯觀!
而這個外型的設計靈感就來自於量子糾纏,1號科技樓看起來像極低兩個互相糾纏的量子。
量子實驗室就是研究量子信息、計算、原子、分子...量子世界的科研技術的機構。有點實力的國家都擁有自己的量子科研機構,就連一些有科研實力大小企業、院校都會成立量子實驗室,就像阿里、騰訊、北大、清華等。
建立量子實驗室最低也是幾十億美元,為什麼他們都花費那麼大的代價去建立量子實驗室?當然是有利可圖才會大量投入了。
就是因為量子物理帶來的好處已有目共睹,在100年來的量子發展中,直接促進了信息、核能、半導體晶管、雷射、核磁共振、高溫超導材料等的不斷產生。
首先是量子通訊信息會有較大前景。量子通信在20世紀80~9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Bennett等人提出,包括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態隱形傳輸等。是利用量子糾纏的超巨效應實現傳遞信息的全新通訊。量子糾纏的超距效應被愛因斯坦嘲諷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就是它們的速度快到超過了空間甚至時間距離,不管多遠距離,都能即刻到達。這就是中國在2016年發射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後,全世界為什麼都給驚訝到了,因為它第一次做到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讓通信更安全。現在中國在原來的基礎上打造世界最大的量子實驗室,將會在量子物理上帶來新的飛躍。
其次是量子計算。各大院校、企業多數有量子計算的研究,現在大多網絡信息企業也都使用量子計算科技,因為它計算方式是疊加態的,速度遠超傳統計算機。量子的疊加態能讓每種可能的狀態以不同方式並行演化。量子計算機如有2個量子位比特,就會將傳統計算機裡的4個二進位數進行4種疊加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量子計算機有400個比特量子位,每一步就有2^400方同時操作,這樣的計算量是非常龐大的,比已知的所有分子數還多。
量子能量。量子能量主要在醫用保健用途較廣,催生了一批批量子能量產品,具有美容、排毒、保健等多種生物作用。另外有清潔無汙染的量子熱能,代替了煤、石油等汙染大的傳統能源。
量子就是不可再進行分割的基本個體。
就像一個人不可以分身為兩個人一樣,否則那就是72變的孫悟空了。而這些基本個體大量存在,就像一束光是由無數的光量子光粒子構成,這一束光看似一個整體,其實是由不能再進行細分的光粒子構成。
量子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世紀進行黑體輻射研究時發現並提出,他得出的結論是:能量的傳遞不是連續的,而是以能量子的方式以不同頻率逐個傳播運動,量子力學也由此誕生了。
而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發現了很多量子效應:比如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現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並提出「光量子」的名稱;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及羅森塔爾等人提出了「量子糾纏」說。量子糾纏是幾個量子相互作用後就整體化,每個量子不可再單獨描述,如其中一個發生變化,其它量子即刻變化。這樣的超距速度應用到量子通訊,讓很多不能完成的事都能實現:如量子密鑰分發讓通信有了安全保障;隱形傳態能進行遠遙距離的發送信息;密集編碼讓信息傳遞量減低一倍,加快了傳遞效率...
可以說量子的前景遠大廣闊,我國的量子通訊已遙遙領先世界,在建的最大量子實驗室將長期引領世界量子通訊科技。
在未來的100年裡,研究更安全的量子通訊、超快的量子計算,正引領著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到來!
——合肥高新區某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