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合肥憑什麼這麼牛!

2020-11-23 騰訊網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就在合肥!由安徽省與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號工程」,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兩棟蜿蜒數百米的大樓中部相連,構成一個壯觀的「H」形。項目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東西長度723米,最高高度29.4米。

這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量子實驗室,僅一期工程就可以容納1萬名科研工作者做研究。

據最新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在的合肥濱湖科學城由全球頂尖設計事務所參與規劃,是打造國家實驗室和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和集中展示窗口。

合肥濱湖科學城包括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和肥東縣、肥西縣等部分區域,覆蓋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出口加工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蜀山經濟開發區、包河經濟開發區、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等4個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491平方公裡,相當於在地上畫了一個直徑25公裡的圓。

通過核心區的規劃整合與重點片區的城市設計,以科學創新為支點、以產城融合為手段,491平方公裡的總體規劃整合了包括4大板塊共計102 平方公裡的合肥濱湖科學城核心區;其中85km 的重點片區將實施「園區-校區-城區相融合」的規劃設計策略。

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穩步落地實施。

合肥憑什麼這麼牛!

合肥是經濟增長最快城市之一

中國城市2019年GDP50強出爐,合肥排名21位,達到9409.4億,同比增長7.6%!

從2006年至2019年,合肥也是省會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10餘年時間合肥GDP總量上漲5.4倍

入選全國首批5G城市名單

日前公布的首批50個5G商用城市名單,其中包括4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

5個計劃單列市和15個重點城市!合肥也是首批5G城市

合肥西站、合新高鐵建設

2020年,將加快推進合肥從「米」字型向「時鐘」型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轉變。

建成商合杭鐵路、合安客專,加快建設合九鐵路豐樂至肥西段改線等建設,開工建設新合肥西站、合新高鐵、合肥至南京高鐵、巢馬城際,積極推進合六市郊鐵路、合肥站北站房建設等前期工作。

同時加強水運和航空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引江濟淮建設進一步提升港口吞吐和水運能力。

全力打造濱湖科學城

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大科學裝置中心、科大高新園區、合工大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等重點項目,全力打造濱湖科學城。

國際一流的科學中心

到2030年,建成國際一流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世界級的產業創新中心成為全球知名的創新之都合肥將邁向世界接軌國際化未來!

昔日的合肥,因科技而聞名今天的合肥,因科教而更具競爭力!

前不久,Nature指數公布的最新一期(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全國高校第一。

在全球大學/科研機構前100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全球第8(全球高校第4,僅次於哈佛、斯坦福與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第12名),清華大學(第13名),南京大學(第14名)。

全球前100名大學/科研機構排名如下:

要說合肥究竟哪裡好,一時半會真的說不完。不過就是在「中國最佳養老宜居城市」名單中位居榜首!也不過就是拿了數不清的第一

1977年,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

1984年,中國第一部國土防空三坐標雷達

1985年,中國第一臺變容式冰箱

1993年,世界第一臺VCD機

1998年,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

2009年,世界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10年,中國首個探月工程用低溫接收機

2010年,世界第一條純電動公交車線路

2011年,中國首個國產高性能晶片「魂芯」

2016年,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2017年,中國首個智慧機器人「佳佳」

2017年,中國首個民營企業自主研發衛星(肥西造)

2018年,黃山1號人工智慧晶片

2018年,世界首款人工智慧翻譯

又或者那些舉世矚目的科學成果科技創新成就大多數都來自合肥市!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在中科大成立

「墨子號」翱翔太空,首次實現洲際量子通信

「人造太陽」全超導託卡馬克刷新世界紀錄,向著人類核聚變能夢不斷邁進

遠程量子密鑰分發領域實現新突破,在量子世界首次觀察到宇稱時間對稱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建設大口徑雷射雷達探測裝置,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全高程獨立大口徑雷射雷達大氣探測平臺…

合肥關於未來的想像從未停歇,在合肥誕生過無數個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科技已然成為合肥獨特的名片,合肥的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就在合肥
    中國迅速崛起為世界量子科研的重地,近年來先後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構建出「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由安徽省與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號工程」,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 根本不想紅卻斬獲8座影后桂冠,44歲仍單身;她憑什麼這麼牛呢
    根本不想紅卻斬獲8座影后桂冠,44歲仍單身;她憑什麼這麼牛呢 在娛樂圈中,想必敢於說自己不想紅的明星,幾乎沒有,甚至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熱度更高,為了能夠讓自己更紅,還會不斷的創造各種新聞,各種話題,來讓自己獲得網友的關注,取得粉絲的喜愛。
  • 合肥為何躋身四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行列?這個數據真的很牛!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建設成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只有一所985大學的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它有一個數據真的很牛。
  • China 牛!中國培育出世界首個無角犛牛
    近日,「世界犛牛之都」的青藏高原青海省又幹了一件「牛」事,經過20餘年科研攻關和自主創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共同培育的世界上首個無角犛牛——「阿什旦」犛牛培育成功。犛牛,了解一下犛牛原是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的特產動物,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
  • 全世界的牛都全了!
    在漫長的歷史中,牛在人們的生活中一直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牛是六畜之首,在古代的農耕文明中,因勤勞苦幹、腳踏實地得到人們的讚揚。而在現代,牛肉更是因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受到人們的歡迎。即使美國的安格斯牛,也是從歐洲體系帶過去的,雖然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可以養安格斯牛,但是根據自然環境,養殖模式,其直接影響牛肉品質,不可否認,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安格斯牛的品質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美國安格斯牛肉在中國國內是買不到的,能買到的都是走私或者改裝假冒品。
  • 首個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上線
    本報合肥9月13日電(記者常河)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獲悉,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正式上線。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據悉,「悟源」是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也是中國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它能為內部的量子晶片提供可靠的製冷系統,也配置國產的量子測控系統。該計算機由位於合肥高新區的本源量子公司研發。「此次發布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全世界「最大的豬」,體型和牛有的一拼,你見過嗎?
    全世界「最大的豬」,體型和牛有的一拼,你見過嗎?說起豬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豬肉可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據說每年大約有11億隻豬進入人們的口中,你們見過世界上最大的豬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古巨豬生活在舉行大約3500萬年前,世界上最大的豬曾廣泛存在於歐洲,但是現在已經500萬。他們的體型與奶牛差不多,大約有五英尺厚,是一直維持的雜食動物。他們看上去很鋒利,這就決定了它更適用於肉食,像一些小型的動物都是它們的狩獵對象。
  • 網友在合肥海巢酒店消費 遭遇「謝絕自帶酒水」潛規則
    近日,網友「沒了水的魚」在網上發帖抱怨,合肥海巢酒店設置霸王條款,顧客在該酒店消費「謝絕自帶酒水」,如果顧客要自帶酒水的話,就要收取餐具使用費每瓶50--100元。
  • 平頭哥憑什麼那麼牛B?
    平頭哥憑什麼那麼牛B?平頭哥,原名蜜獾,雄性平均體長98釐米,雌性平均體長91釐米,雄性肩高39釐米,雌性肩高35釐米,雄性體重9~14千克,雌性體重5~10千克。平頭哥憑什麼那麼牛B?1.過硬身體素質。
  • 巨災科學中心在合肥揭牌 含亞洲規模最大災害實驗裝置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記者獲悉,巨災科學中心將建成一批公共安全科研設施,其中包括中國公共安全應急領域首個實現多災種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實驗裝置——多災耦合實驗平臺,這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災害模擬種類最多的災害實驗裝置。
  • 我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正式退役
    2012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通過國際合作研製成功的世界第四個、中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在全所百餘名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了最後一次放電實驗,為其「職業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HT-7服役近20年來,在推動聚變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完成了科學使命,是中國聚變事業的重要裡程碑。
  • 國內首個「電池日」 蜂巢能源憑什麼?
    當然,此「電池日」並非特斯拉9月22日舉辦的「電池日」活動,而是中國一家電池企業即將舉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發布會。脫胎於整車企業,擁有車企基因的蜂巢能源,計劃將於12月2日在無錫舉辦「蜂巢能源電池日」發布會,這或將是國內企業首個電池日活動。作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導品牌,特斯拉引領了電動汽車全球發展的熱潮。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2月25日從上海科技、智慧財產權工作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我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
  • 【我國首個超級供體幹細胞庫落地合肥】近日從安徽省幹細胞學會...
    2020-08-18 11:29:44來源:FX168 【我國首個超級供體幹細胞庫落地合肥】近日從安徽省幹細胞學會獲悉,中國超級供體幹細胞庫在合肥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 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雲財經訊,中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在上海、北京兩地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分部。此外,張江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已初步形成,覆蓋光子科技、集成電路、生命科學、類腦智能4個領域,有望成為第二個獲批的國家實驗室。
  • 世界首個!覆蓋2億中國人群的超級供體幹細胞庫在合肥高新區建成
    8月1日,中國超級供體幹細胞庫建設成果在合肥市正式發布。據悉,該細胞庫是我國首個超級供體幹細胞庫,現已成功製備儲存12個超級供體的多能幹細胞株,可覆蓋約14%全國人口,即2億中國人群。
  • 耄耋合肥老夫妻首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耄耋合肥老夫妻首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一個是共和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一個是退休老教授。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新華社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劉方強)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我國首個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新華社報導,我國首個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13日在合肥成立,將借鑑人腦機制攻關人工智慧技術,推進類腦神經晶片、類腦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發展。 據央廣網報導,5月13日上午,「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合肥)類腦智能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辦。
  • 小學生拿科技獎,中國科技怎麼這麼牛?
    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確實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相對於發達國家,確實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然而,各種吹噓中國飛上天的總是不乏其人,各種高調總是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國人參與「科研」的熱情也是讓人驚嘆,專利、發明等稀鬆平常。青少年也難遇免俗,加入到「高大上」的研究項目當中,當然能獲取獎項,並算得上是頂尖的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