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確實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相對於發達國家,確實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然而,各種吹噓中國飛上天的總是不乏其人,各種高調總是不絕於耳。
與此同時,國人參與「科研」的熱情也是讓人驚嘆,專利、發明等稀鬆平常。青少年也難遇免俗,加入到「高大上」的研究項目當中,當然能獲取獎項,並算得上是頂尖的也有不少。
近日,一項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就引發網民關注。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作者僅是一個六年級十來歲的學生,還有他完成研究的項目「C10orf67在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
看到這個,感覺牛叉吧?那簡直是不要太牛了。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和一個碩士、博士研究生扳手腕,水平相當了,天才不常用,大中國不要太滿意了?少年強則國強,真是國之幸也!
然而,在令人磕掉下巴的少年天才的試驗記錄裡寫道:「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該記錄日期是2018年1月9日。也就是說2018年還不熟悉基因的少年,隨後就能拿科技獎了。
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表聲明稱,獲獎學生是該所研究員之子。「小天才」的參賽項目與其父親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獲獎的分別是2019年3月9日參加的第34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和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能造就如此一個天才,誰敢質疑大中國的科技呢?只是隨之而來的網友質疑,讓官方不得不站出來表示,組委會高度重視,成立調查組進行核查,對有關情況全面、認真核查。
7月15日晚間,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進行了通報,認為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小天才」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最終決定撤銷該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也表示,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調查。
無獨有偶,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成果獲獎被披露後,武漢也有兩名小學生因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被披露。而這兩名學生的科研能力同樣超脫凡俗,一個三年級、一個五年級,牛不牛?
科學實驗是嚴謹的,不是說小學生完全沒有科研能力,但是,如此邏輯性強且複雜嚴謹的科學實驗和數據處理,真的很難相信,這麼小的學生,是怎麼獨立完成這些實驗和科研的?
從另一方面看,自教育部取消各類競賽高考加分之前,獲得奧林匹克競賽及部分科技創新大賽等獎項的學生,可以在高考中獲得加分。因此,一些權貴子弟就屁顛屁顛就參加了,而且還能獲獎。
鼓勵孩子的奇思妙想,讓他們對科學保持興趣,這都是好行為,但若是為了升學加分或鋪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規則漏洞挑戰社會誠信底線,這樣的行為就太噁心了,這是明顯的欺詐。
不得不說,這後面藏著很多貓膩,不少真心搞研究的人,都在反思自己,為什麼很多年都出不了這樣的成果,而一個小孩子就能搞出來?再看看近日報導出來的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近百人的集體辭職,我們的科研到底出什麼問題了。
有人說「寒門再無貴子」,雖然帶有很大的悲觀,卻也是事實的存在,公平的機會不斷被踐踏,誰還有信心應對本就狹窄的上升通道,更何況,堵死通道的正是那些掌握資源和話語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