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科技獎是在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倡導下,於1987年設立的一個面向我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國家級重要獎項。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屆,每屆授獎人數不超過百人,授予對象均是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10月19日,中國科協門戶網站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簡稱《決定》)。根據《決定》發布的獲獎名單顯示,共有100位傑出青年科學家被授予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人被授予「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中國科協門戶網站截圖
據高校科技進展統計,本屆共有47所高校(包括高校附屬醫院)的74位高校傑出科技人才摘得獎項,獲獎人數佔比高達74%。
具體獲獎情況如下:
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獲獎共有5人,佔到了特別獎授獎總數的一半。這5位特別獎獲得者,分別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除特別獎獲獎者以外,還有69位高校青年科學家獲獎。按照高校來統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各有6人獲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有5人、4人獲獎,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蘇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7所高校各有2人獲獎,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等34所高校均有1人獲獎。
巾幗不讓鬚眉!據統計,本次共有20位傑出的青年女科學家獲得摘得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數佔到了總授獎人數的1/5。
在這20位獲獎的青年女科學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各有1位青年女科學家獲得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東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10所高校,共有11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
其他7位獲獎的青年女科學家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水利部直屬單位、部隊、戰區醫院等單位。
據了解,中國青年科技獎的設立,旨在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目前,該獎項的獲得者已分布在理、工、農、醫等多個學科領的科研、開發、生產等戰線,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與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詳細獲獎名單,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
附:第十六屆青年科技獎高校獲獎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