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溫州網
「為服務人類福祉提供青年解決方案,為疫情後世界經濟復甦匯聚青年創新動力,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青年力量。」18日上午,匯聚全世界「智慧大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科學家代表用各民族語言莊嚴宣讀《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宣言》,向世界發出青年科技強音。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2019年為首次舉辦。峰會以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願景目標,圍繞「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主題,凸顯「全球視野、國際議題、中國聲音、浙江風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峰會以青年科學家為主體,融合產業界、創投界、藝術界等各界青年英才,開展國際科技人文交流,讓頂尖科學家高端引領、青年科學家深度參與、民營企業家精準對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打造更寬廣領域人才交流平臺、更高能級科技創新載體。
本屆峰會為期兩天,除開幕式外,還包括「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大健康論壇」「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大學創業世界盃全球總決賽」等14項核心活動、15項延伸活動。因受疫情影響,峰會採用線上線下結合、境內境外互動的方式進行。12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獲得者以及來自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青年科學才俊等雲聚一堂,聚焦科技戰「疫」、環境與健康等重大議題,為後疫情時代醫療大健康的發展交流研討、獻計獻策。據悉,參加此次峰會的近800名科學家中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才俊。
開幕式上,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科技的成果互惠共享。剛剛獲得共和國勳章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得者陳玲玲等嘉賓分別以線上及線下方式作主旨報告。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是開幕式上的亮點之一。該獎項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聯合發起,旨在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激發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
青科獎每屆100位獲獎者,並從中擇優評選產生10位獲獎者為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孫明波、孫津濟、何元智(女)、谷林、陳玲玲(女)、徐闖、郭慶來、黃汝錦、常超、曾傑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中國青年科技獎至今已走過了30多年曆程。
1987年,為解決時代造成的科技人才斷層、人才流失問題,在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下,中國科協設立了「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每屆名額100名。
1994年起,由中國科協會同中央組織部、原人事部共同主辦,名稱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2015年,經中央批准,增設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每屆擇優評選產生10名獲獎者。
據統計,在歷屆近1500名獲獎者中,有171人當選兩院院士,一大批獲獎者走上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黨政部門、國際組織等重要領導崗位,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