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基礎科學的殿堂,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成功以及打造科技創新型大國的重要保障!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啟動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來,先後共有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而目前,我國又有6個省會城市正在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分別是誰?
一、武漢
武漢,湖北省會城市,我國中部地區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科技創新型城市,全國科教大市。武漢目前擁有科技研究機構10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個,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1人;而且武漢「光谷」的光電信息技術處於國家領先水平。目前武漢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以及武漢光谷為依託,正在申請創建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二、廣州
廣州,我國第一大經濟省份——廣東的省會城市,華南地區第一大城市,華南地區最大的科研、教育基地。廣州目前擁有83所大學,在校大學生約115.30萬,有在校研究生11.24萬,是華南地區科教實力最強的城市。目前,廣州正在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及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為依託,爭創廣東繼深圳後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三、西安
西安,陝西省省會城市,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科教大市。目前西安擁有大學63所有,在校大學生137萬;研究生培養教育機構43所,在校學生13.20萬人。西安,規劃以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電子科技大學以及相關科研單位為依託,申請創建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四、南京
南京,江蘇省省會城市,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要的科教資源大市。目前,南京共擁有高等教育院校53所,在校大學生共73.54萬人,另外在校研究生人數達到14.25萬人。南京作為我國傳統的科教資源大市,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方面當然也不甘人後,規劃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為依託,努力創建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
五、成都
成都,四川省省會城市,西南地區國家中心城市,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美麗富饒的成都平原,多年來一直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城市。成都不僅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城市,同時它的科教資源也是可圈可點的;目前成都擁有56所大學,在校大學生人數為86.90萬人,博士研究生1.7萬人,碩士研究生8.6萬人。目前,成都計劃以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為依託,創建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六、杭州
杭州,浙江省會省會城市,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我國近年來風頭正勁的科技創新型城市。杭州目前擁有高等院校40所,在校大學生51.90萬人,研究生7.20萬人。杭州雖然在科教資源方面不如武漢、南京等傳統的科教大市,但是在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面也是不遺餘力的,目前正在規劃以浙江大學為依託,創建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七、濟南
濟南,我國第三大經濟省份山東的省會城市,黃河下遊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濟南目前擁有高等院校52所,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76.20萬人。雖然濟南在科教資源和科技創新方面與南方的一些省會城市比,並不佔優勢,但是它仍然在努力爭取以山東大學為依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雖然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它是應用科技的重要基礎,沒有基礎科學的支撐,應用科學則無從談起;而合肥正是因為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強大的基礎科學支撐,應用科學才能獲得飛速發展的土壤,高新技術產業也因此受益匪淺。正是因為有這些好處,所以我國許多省會城市紛紛爭取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而從科教資源以及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方面來看,武漢和廣州優勢明顯,有望成功進入我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