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麒建議:在成都科學城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20-11-28 四川在線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汽車集團董事長王麒

作為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汽車集團董事長王麒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共帶去了13條建議。

身為一名四川企業家,王麒今年格外關注成渝地區的科技創新發展與城市環境建設。因此她在建議中,大力呼籲國家支持以成都科學城為核心區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讓「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成為全國公園城市樣板。此外,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她觀察到,目前我國傳染病預警制度還有待完善,建議讓廣大一線醫生成為預警信息員。

成都科學城

具備三大優勢基礎條件

「目前全國有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等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是推動成渝地區成為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支撐。」王麒說。

因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王麒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科學城的支持力度,即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支持以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為核心區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為何要選擇成都科學城?王麒表示,經過長期發展成都科學城已經具備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域的三大優勢基礎條件。

一是科學特徵明顯。在成都科學城,聚集了包括成都超算中心、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臺等10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研究基地。

二是創新活力明顯。目前,成都科學城已引進中科曙光先進微處理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16個,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33個,中科院相關院所和機構11家。

三是科技產業明顯。在成都科學城,布局著紫光集成電路研發基地、天府數字港、天府無線谷、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等重大園區,引進紫光集團、海康威視、商湯科技等重點企業80餘個。

「我同時還建議在成都科學城進一步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研究平臺集群,建設高水平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多層次創新平臺,進一步集聚頂級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學等各類創新資源。」王麒說。

在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看來,目前成都科學城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可以支撐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王麒的提議不光與四川省的發展規劃相一致,也符合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方向。

「目前來看,國家還可以進一步加大科技領域基礎設施的投入,這樣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很快見到科學城的建設成效。」盛毅告訴記者,國家綜合性科創中心之間也會有產業側重。成都科學城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例如信息安全、航空航天及核技術等。

在天府新區

打造「公園城市」樣板

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王麒同樣關注城市環境。本次參會帶去的13個建議中,王麒特別提出以天府新區為先行示範區,探索建立「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標準的建議。

王麒表示,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天府新區視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目前,天府新區已經經歷了兩年多的領會研究和實踐探索。現在正以龍泉山森林公園、智谷綠道、十裡香樟森林、白沙湖等重大生態項目建設為帶動,實施全域森林化工程。

「據我了解,未來的天府新區在營城理念上將由『公園中建城市』向『城市中現公園』進階,以個體的體驗和感受為關注點,匠心營造層次豐富的多元化生活場景和人性化公共空間,讓『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大公園』。」王麒說。

因此,她建議國家相關部委指導、支持天府新區進一步形成具有公園城市特色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系和先行先試生態價值轉化的機制,同時支持天府新區進一步探索形成公園城市指標評價體系、政策支撐體系、規劃導則體系。

此外,她還建議以天府新區為先行示範區,探索建立「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標準,鼓勵全國各地城市按照標準爭創「公園城市」,以此將公園城市這一城市發展新範式廣泛推廣,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建議完善

傳染病預警制度細節

作為一名企業家,王麒對今年的新冠疫情也特別關注,她從傳染病預警的角度進行了思考並提出建議。

在她看來,儘管現行法律法規確立了傳染病預警制度,但規定較為原則,且傳染病預警制度執行中如何有效監管落實,如何與時俱進進行完善,如何能讓預警更靠前、更富有效率,仍缺乏規範完善的細化規定。

「現有的網絡直報系統主要針對法定傳染病,而對諸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新出現的傳染病,則容易出現不能及時預警的問題。」王麒說。因此,她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傳染病警報系統,將廣大一線醫生作為傳染病預警信息員,賦予取得醫師資格的一線醫生登錄預警系統進行報告的權利和義務。

同時,在現有預警系統基礎上,充分運用大數據、網際網路技術,讓一線醫生能有效直接參與到傳染病預警工作中,建立一線醫生(包括鄉村醫生在內)全員參與的傳染病防治預警網。

具體執行而言,王麒認為可以向取得醫師資格的醫生賦予專屬系統登錄帳號,便於其第一時間登錄全國傳染病警報系統,履行報告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對已經建立的警報系統,則應進一步細化制訂好警報系統管理規則,比如報告時應要求醫生必須提供所掌握的事實依據、專業判斷意見等。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

相關焦點

  • ...代表王麒:支持以成都科學城為核心載體,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次兩會,她把關注重點聚焦到公園城市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和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為唱好「雙城記」、奪取「雙勝利」吶喊助威。  進一步推廣公園城市建設標準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天府新區視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
  • 武漢等多地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3地已獲批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8日在北京代表團開放團組發言表示,融通創新比以前的產學研結合、產學研協同更進一步,將多主體、全要素、各環節的創新通過創造性融合來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創新和激勵政策的落實和完善對於釋放創新活力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
  • 多地籌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瞄準國際重大科研前沿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湖北方面獲悉,武漢市正積極爭取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案已經初步成型並上報國家部委。武漢有望成為繼上海張江和合肥之後的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主打脈衝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光電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湖北武漢之外,包括成都、深圳、西安、北京等城市也有意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 科教興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魯網5月15日訊 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出席濟南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科技局將爭取更多中科院機構落地,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多方面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 深圳正式獲批建設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已經建成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3個,分別是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和合肥,自從2017年北京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批覆以後,關於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討論一時興起,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廣州等高教強城被認為是下一個潛在的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候選名單,然而時隔幾年,卻再沒有消息,而就在去年,武漢申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沒有被批覆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首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
    興隆湖畔的成都科學城 天府新區供圖昨日上午,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正式啟動,標誌著我省培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積極進展西部創新資源匯聚最快的科技創新高地為什麼第一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作為成都科技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成都科學城充分吸納運用了成都豐富的科教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至今獲批一年多,建設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量子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目前進展情況怎樣?
  • 部分全國及省人大代表在蓉視察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視察成都京東方。「實地考察不僅能擴展我們的知識面,還能讓我們的建議更準確,更加符合國家戰略。」一人大代表表示。  數據顯示,2019年1-9月,成都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047.26億元、增長8.1%,是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增速最快的城市,連續11個季度保持了8%以上增速。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7萬億以上、增長8%左右。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6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新形勢下的國家能源、資源與城市安全風險研究」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南豔湖公共安全論壇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舉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出席會議並致辭。
  • 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花落誰家?川鄂陝已明確提出創建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目前,國內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位於華北、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
  • 劉霞: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爭當「科創龍頭」
    濟南市政協委員劉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導  1月13日,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濟南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濟南市委主委劉霞建議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黃河國家戰略中爭當  此外,她建議借鑑深圳經驗,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和骨幹企業圍繞產業鏈上下遊組建行業學會、協會、創新創業共同體等科教產社會組織,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互助共享。省、市合力對接「中科系」院所機構,支持在濟南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深入推動國家在濟南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臺或設立實體化分支機構。
  • 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2月28日,江蘇省委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披露了上述內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被譽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獲批意味著,國家對這座城市會有規模龐大且穩定的研發投入和頂尖科研資源的集聚。此前已有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獲批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我國7個省會城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武漢、廣州優勢明顯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基礎科學的殿堂,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成功以及打造科技創新型大國的重要保障!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啟動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來,先後共有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我國7個省會城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武漢、廣州優勢明顯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基礎科學的殿堂,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成功以及打造科技創新型大國的重要保障!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啟動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來,先後共有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第一批支撐項目集中啟動
    5月20日上午,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承載區集中啟動,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出席活動並宣布第一批支撐項目啟動,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致辭,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宣讀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賀信。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
    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調研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規劃建設情況時強調,要加強戰略謀劃,與重慶協同共建,打造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出:加快提升基礎創新能力。規劃建設中國西部 (成都) 科學城,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籌建天府國家實驗室,加快建設航空航天、腦科學、精準醫學、國盾融合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宇: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需皖京滬聯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的總指揮。日前,王建宇在北京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儘快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建設。而他認為,除了合肥總部以外,還可以在北京、上海建設分部。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