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目前,國內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位於華北、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各省份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至少已有四川、湖北、陝西明確提出了創建目標。
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4日出版的《陝西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陝西省委全會提出了「著力推動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2月2日,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0日出版的《湖北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湖北省委全會提出了「爭創武漢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外,《湖北日報》12月10日還刊發了一篇題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湖北之問》的文章。
文章指出,「11月,《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0》出爐。在2019年中國省域基礎研究競爭力排行榜上,湖北居全國第六,位列第三方陣。前十省市中,第一梯隊的北京,第二梯隊的江蘇、廣東和上海,已多年不可撼動。2018年,領跑第三梯隊的湖北,被浙江反超,從第五滑至第六。2019年,第四梯隊的湖南迎頭趕上,跑步躋身第三方陣。前有標兵,後有追兵;追兵在跑,標兵在飛。在當前『創新第一動力』的賽道上,地域間的創新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12月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0日出版的《四川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四川省委全會提出了「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
而在此之前,《成都日報》理論周刊6月10日曾在刊發的關於「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的文章中指出,「從全國大棋局來看,將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落子西部的成渝地區,是國家從戰略宏觀層面上優化科學技術研究區域布局的重要一步。」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省份中,四川位於西南,湖北位於華中,陝西位於西北,均為目前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空白」地區。
除此以外,地處東北的瀋陽市也在該市的「十四五」中,提出了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
12月3日,中國共產黨瀋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瀋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據《瀋陽日報》12月4日報導,全會提出了瀋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範,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國家先進位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