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花落誰家?川鄂陝已明確提出創建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目前,國內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位於華北、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各省份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至少已有四川、湖北、陝西明確提出了創建目標。

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4日出版的《陝西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陝西省委全會提出了「著力推動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2月2日,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0日出版的《湖北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湖北省委全會提出了「爭創武漢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外,《湖北日報》12月10日還刊發了一篇題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湖北之問》的文章。

文章指出,「11月,《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0》出爐。在2019年中國省域基礎研究競爭力排行榜上,湖北居全國第六,位列第三方陣。前十省市中,第一梯隊的北京,第二梯隊的江蘇、廣東和上海,已多年不可撼動。2018年,領跑第三梯隊的湖北,被浙江反超,從第五滑至第六。2019年,第四梯隊的湖南迎頭趕上,跑步躋身第三方陣。前有標兵,後有追兵;追兵在跑,標兵在飛。在當前『創新第一動力』的賽道上,地域間的創新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12月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0日出版的《四川日報》刊發了建議全文。

其中,四川省委全會提出了「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

而在此之前,《成都日報》理論周刊6月10日曾在刊發的關於「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的文章中指出,「從全國大棋局來看,將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落子西部的成渝地區,是國家從戰略宏觀層面上優化科學技術研究區域布局的重要一步。」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省份中,四川位於西南,湖北位於華中,陝西位於西北,均為目前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空白」地區。

除此以外,地處東北的瀋陽市也在該市的「十四五」中,提出了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

12月3日,中國共產黨瀋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瀋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據《瀋陽日報》12月4日報導,全會提出了瀋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範,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國家先進位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未來,第五個中心將花落誰家?據媒體報導,四川、湖北、陝西等省份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已提出,全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競爭可謂十分激烈。12月15日,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也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2021中國城市五大懸念: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其中一個重要判斷標準是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並沒有像外界普遍認為的那樣落子瀋陽。那麼,在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城市和區域,將有望獲得新機遇、成為新贏家?西部菌總結了五大懸念。01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04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呼之欲出?2016年發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明確「初步建成若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使其成為原始創新和重大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的源頭,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基礎平臺」。
  • 深圳正式獲批建設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已經建成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3個,分別是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和合肥,自從2017年北京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批覆以後,關於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討論一時興起,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廣州等高教強城被認為是下一個潛在的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候選名單,然而時隔幾年,卻再沒有消息,而就在去年,武漢申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沒有被批覆
  • 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2月28日,江蘇省委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披露了上述內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被譽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獲批意味著,國家對這座城市會有規模龐大且穩定的研發投入和頂尖科研資源的集聚。此前已有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獲批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劉霞: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爭當「科創龍頭」
    濟南市政協委員劉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導  1月13日,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濟南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濟南市委主委劉霞建議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黃河國家戰略中爭當省、市合力對接「中科系」院所機構,支持在濟南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深入推動國家在濟南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臺或設立實體化分支機構。  高標準建設以爭創國家實驗室為目標的山東省實驗室,建立協同攻關新型機制,著力提升基礎研究能力。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這意味著,在山東省明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外,山東省將支持濟南和青島一起創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
    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調研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規劃建設情況時強調,要加強戰略謀劃,與重慶協同共建,打造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出:加快提升基礎創新能力。規劃建設中國西部 (成都) 科學城,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籌建天府國家實驗室,加快建設航空航天、腦科學、精準醫學、國盾融合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
  • 2030年濟南將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11月27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濟南將用10年時間,實現高標準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到2035年,則要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濟南融入國家戰略,貫徹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把握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對標新定位、落實新要求的重要舉措。
  • 科教興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魯網5月15日訊 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出席濟南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科技局將爭取更多中科院機構落地,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多方面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 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花落誰家?南京、武漢、西安最具競爭力!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進行科學研究、創新和應用的國家級平臺,目的是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國家科學中心的四大指標:1、基礎科學研究;2、世界級科學家;3、重大科學難題和科技瓶頸;4、原始創新能力。
  • 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花落誰家?南京、武漢、西安最具競爭力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進行科學研究、創新和應用的國家級平臺,目的是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中國原始創新能力!目前中國已經確定了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上海、合肥、深圳。中國還有哪些城市具備成為國家科學中心的實力?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科普一下科學和科技的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重基礎研究,技術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技術的任務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
  • 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唯有強化基礎性科學研究,才能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內生原動力。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首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
    興隆湖畔的成都科學城 天府新區供圖昨日上午,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正式啟動,標誌著我省培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積極進展6個項目啟動 多項關鍵技術將實現突破據悉,此次啟動的6個項目中4個為國家科教基礎設施項目,2個為擬申報「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 杭州的「國家科學中心」,會落在哪兒?
    目前,國內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中,成渝聯手共建西部科學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提出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另外,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籤署合作協議,明確支持武漢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北京、上海、合肥、深圳之後,到底誰能夠成為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啟動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呂建濤表示五年來,濟南市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上檔升級。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進入省級戰略。齊魯科創大走廊、新舊功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創新載體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正式籤署,中科院確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一樣,重點支持雄安、濟南、海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來源: 南方網近日,科技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文件《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
  • 武漢等多地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3地已獲批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8日在北京代表團開放團組發言表示,融通創新比以前的產學研結合、產學研協同更進一步,將多主體、全要素、各環節的創新通過創造性融合來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創新和激勵政策的落實和完善對於釋放創新活力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
  •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第一批支撐項目集中啟動
    5月20日上午,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在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承載區集中啟動,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出席活動並宣布第一批支撐項目啟動,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致辭,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宣讀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賀信。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發布會上,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呂建濤介紹了今年以來,濟南市在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接下來濟南的規劃部署。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委託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長期規劃,通過實地調研、外出學習、線上對接、專家論證等多種形式,並結合濟南市基礎優勢,初步形成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規劃藍圖。
  •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集中啟動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集中啟動 2020-05-20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