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2020-12-0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南方網

近日,科技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文件《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

這意味著,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後,深圳作為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被寫入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正式宣告著深圳將邁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階段。

位於深圳東部的坪山,近年來正圍繞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如今面對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一新機遇,坪山這個產業大區又將迎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有望承載更多深圳增量科技資源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在國家創新體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個學科交叉融合的概念,而科學發現、基礎研究、源頭創新尤其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

而此前,深圳雖是科創的一面旗幟,但在基礎科學方面一直有短板需要補。目前,全國已經建成的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其中合肥依託中國科技大學有8個,北京有7個,上海有5個,合肥、北京和上海作為已確定的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其大科學裝置總數佔全國的50%。

有了「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加持,深圳將有望獲得國家和廣東省更多重大科技資源的布局,意味著有助於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

「雖然此次《方案》沒有明確提出在坪山布局相關大科學裝置,但從目前坪山在科技創新的優勢來看,依託現有的充足產業空間,產業發展的基礎,無論是直接承接相關項目,還是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坪山都具備一定的優勢。」對於「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於深圳的加持,有業內專家表示,放在深圳市內範圍來看,要承載增量的科技資源,後發城區反倒會有一定的優勢。

事實上,坪山近幾年來在科技創新的發展有目共睹,通過充分發揮產業基礎、空間資源等優勢,依託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等四塊「金字招牌」,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坪山初步打造了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五大先進位造業集群,現有產值超10億元企業22家。

而在產業空間上,坪山仍有巨大潛力,坪山區現有可開發用地潛力共32.2平方公裡,其中空地潛力10平方公裡,建成區二次開發潛力22.2平方公裡,未來兩年可釋放至少3平方公裡連片產業空間。

生物產業基地定位再升級

2020年03月5日,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中指出:「深刻領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國之重器的重要認識,牢牢把握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重大機遇,發揮科研機構、高校、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切實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這一次會議也被看做是對《方案》的回應,另外該會議也強調:要認真落實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文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和產業化體系,加快推進坪山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大鵬國際生物谷等產業聚集區建設,大力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研發製造,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實際上,這個「1+3」文件,就是深圳4連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的重磅政策文件!3月3日,深圳市發改委官網發布《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及《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若干措施》三份配套文件。

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四份文件的同時出臺,可以看出深圳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而坪山近年來依託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這一金字招牌,通過大力引進培育具有發展潛力的生物醫藥企業,以及不斷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一定的蓬勃景象,可以說,坪山在這一產業的發展上,已經搶佔了一定的先機。

《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還特別提出,加強全市高位統籌,積極爭取設立藥品、醫療器械審評中心粵港澳分中心,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綜合各區資源稟賦、發展環境和區位空間等條件,重點支持坪山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主園區,加速推動福田區、光明區、龍崗區、大鵬新區等協同發展,突出各區發展優勢,明確各區功能分工,構建協同創新、錯位發展的「一核多中心」新格局。

坪山被定為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核心園區,這一明確無疑是對坪山生物產業基地的定位也再一次提升。

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鏈條

2月28日上午10時,深圳坪山-香港鎧耀-香雪製藥公共衛生產業合作項目雲籤約儀式,在深圳坪山、香港、廣州及美國休斯頓四地連線舉行。根據合作協議,抗擊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活疫苗、HPV消毒機器人、新發傳染病即時體外診斷系統、醫用抗菌紡織品、新一代納米纖維空氣過濾器等5個產業項目正式落地坪山。

筆者了解到,這批項目都是經過多年研究,代表了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產品技術的先進水平,產業轉化速度快,應當下疫情防控之最急需,有利於促進香港的研發優勢與廣深的產業轉化能力緊密結合,迅速提升疫苗、藥品、防護裝備等供給水平。

在此之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在2月3日明確提出,坪山要發揮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等優勢,聯合港澳科研力量,加快建設深圳公共衛生戰略物資生產儲備基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該儲備基地已啟動運營,南玻醫療、深中海醫療、美格爾醫療設備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入駐,上述5個粵港澳聯手抗疫的產業項目也正式籤約落地。

根據要求,該基地充分借力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依託全國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的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平臺,發揮相關企業集聚度高、生產能力較強等優勢,主動對接國際和港澳優質科技產業資源,抓緊引進和布局一批可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重大傳染病防控做出積極貢獻的優質項目。

在當前這一節點上,坪山啟動圳公共衛生戰略物資生產儲備基地,同時引進五大公共衛生科技產業重大合作項目,這可以看做既是坪山在搶跑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帶來的新起點,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坪山在創新吸引力上的呈現出來的顯著增強。

從坪山這些動作來看,兩點值得關注,首先是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坪山瞄準公共衛生領域,發揮好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優勢和公共衛生物資生產、流通方面的良好基礎,搶佔先機。

其次則是此次籤約合作方分別是來自香港、廣州,這也是在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坪山主動對接港澳、廣州創新資源,引入國際高水平的研發團隊及技術,推動五個最新的研發成果在坪山進行產業化,促進香港的研發優勢與坪山的產業轉化能力緊密結合。

【撰文】徐劍

相關焦點

  • 聚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深圳科創能力邁上新臺階
    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原標題:聚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深圳科創能力邁上新臺階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5日訊 (深圳晚報記者 杜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為此,深圳聚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設施集群,推動深圳科技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
  • 科教興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魯網5月15日訊 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出席濟南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科技局將爭取更多中科院機構落地,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多方面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 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唯有強化基礎性科學研究,才能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內生原動力。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深圳正式獲批建設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已經建成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3個,分別是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和合肥,自從2017年北京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批覆以後,關於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討論一時興起,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廣州等高教強城被認為是下一個潛在的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候選名單,然而時隔幾年,卻再沒有消息,而就在去年,武漢申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沒有被批覆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速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主體結構...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張天林隨著施工板面最後一塊底板澆築完成,12月31日,由中建三局南方公司承建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順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規劃面積99平方公裡的光明科學城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重點布局大科學裝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創新集群。其中,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位於深圳市光明區東北部,總建築面積為23121平方米,共由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平臺兩個大科學裝置,綜合研究院、專家公寓、青年公寓五棟大樓組成。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需深莞聯手
    如今松山湖從「園」到「城」,松山湖科學城正式獲批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新的機遇下,松山湖科學城如何再造更多美美與共的故事?陳和生認為,先行啟動區包括松山湖科學城和光明科學城,兩者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整體謀劃上,深圳東莞要進一步協調,面向國家戰略所需,結合本土特點,針對性解決瓶頸問題。
  • 杭州的「國家科學中心」,會落在哪兒?
    目前,國內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中,成渝聯手共建西部科學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提出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另外,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籤署合作協議,明確支持武漢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北京、上海、合肥、深圳之後,到底誰能夠成為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南京有多大機會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今天我們聊一下南京,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多大機會?首先,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共有9個國中,華東區域已經有上海。南京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地理位置決定了南京缺乏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畢竟國家中心城市不是為了做大做強,而是出於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上海的輻射能力在長三角那不是一般的強悍,而且已經到了南京家門口,南京還能拿什麼輻射帶動?所以國家中心城市對於南京,可能性微乎其微。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啟動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呂建濤表示五年來,濟南市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上檔升級。高標準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進入省級戰略。齊魯科創大走廊、新舊功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創新載體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正式籤署,中科院確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一樣,重點支持雄安、濟南、海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 實探深圳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科創氣息越來越濃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吳家明 王明弘 卓泳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近日,科技部、發改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並確定深圳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一直是深圳的代名詞。
  • 這「山」贊那「山」,深圳坪山這場國際生物醫藥「盛會」引來鍾南山...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藥創製重大專項監督評估組組長邊振甲,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周思源,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出席開幕式,來自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100多位院士、科學家、專家學者
  • 深圳生命科學國際專家論壇20日開場,搭建坪山與波士頓合作平臺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深圳生命科學國際專家論壇:坪山-波士頓交流會」將於11月20日在坪山區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這是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生物展)中的一場國際論壇,線上線下同時舉行,連線波士頓等地的世界頂級生物醫藥專家。該論壇由深圳市貿促委、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主辦,CSOFT華也生命科學承辦。
  • 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打造科學中心,深圳要做什麼
    原標題:打造科學中心,深圳要做什麼深圳商報2019年01月17日訊 不久前市委全會提出,深圳今年將實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共建行動,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 深圳坪山世茂粵灣壹號為什麼那麼便宜?內部有什麼貓膩?揭秘
    ,乘坪山捷運線20分鐘可直達福田;片區內規劃14、16號雙地鐵線接駁處;在建坪鹽通道、南坪快速三期、東部外環高速等交通路網連通坪山與深圳各區域;、龍光玖雲著以及坪山中小企業總部基地等商服、新型產業項目。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2:就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 多地籌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瞄準國際重大科研前沿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湖北方面獲悉,武漢市正積極爭取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案已經初步成型並上報國家部委。武漢有望成為繼上海張江和合肥之後的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主打脈衝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光電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湖北武漢之外,包括成都、深圳、西安、北京等城市也有意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