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2020-11-28 上遊新聞

紅星新聞消息,10月16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迎重大進展,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聚集這些重大科學裝置和平臺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據悉,按照中央部署,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牽頭,會同工信部、中科院等和川渝兩地,正在編製成渝地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組織工作專班。9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委已來到重慶、成都、綿陽開展專題調研。10月19日,中科院在上海召開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工作交流會,重慶、四川應邀參加會議。種種跡象表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呼之欲出。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的新定位之一;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則是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川渝兩地已加快聚集創新要素資源。

重慶市聚焦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軍事國防安全、長江生態安全、生物物種安全等戰略目標,加快培育建設超瞬態物質科學、長江上遊種質創製、長江模擬器、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大科學裝置。還引進高端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建設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大科學中心。同時,重慶市正加快建設分子病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不斷夯實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大生態產業發展的原始創新基礎。

重慶

四川省已啟動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包括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系統研究裝置、空間輕型高解析度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製平臺、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綜合研究平臺、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臺,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空間天文、軌道交通等領域,主要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關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學牽頭建設。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交通、5G……

建言科技創新策源地

會前,川渝兩省市政協圍繞遠程協商會主題開展網絡議政,在門戶網站和委員履職平臺開設專欄、策劃專題,引導兩地各級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建言獻策、交流互動,共有670餘人次參加,收到意見建議712條。

會上,川渝兩地委員以視頻形式,圍繞主題交流探討。大家認為,共建西部科學城,推進科技創新合作,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是成渝地區肩負的新使命。川渝兩省市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站位高、力度大、舉措實、階段效果佳,相信在兩省市黨委堅強領導下,西部科學城建設定能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成都

如何將成渝地區打造成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建議,建立成渝地區創新基地聯盟,籌建具有高水平、高顯示度、高集中度、高開放度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如:發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打造「西部星谷」產業地理標識;以川藏鐵路、多模態新制式交通、智能交通、交通能源環境等領域為重點,共建城市群綜合交通川渝工程技術中心;共建國家級的智能感知生態大數據中心、地災防控科技創新中心、智能製造科技創新中心等。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郝康理建議搶抓中低速磁浮、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制式、新制式軌道交通發展機遇,構建多制式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研發與綜合應用,通過「智造智行智維」的新技術、新範式驅動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形成和高速發展,構建成都城市軌道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名片」。

「建議設立一家省級跨高校中試研發機構,面向全省高校遴選有市場前景的實驗室成果進行中試研發,」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寧表示,高校只有少量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成果通過權屬改革迅速得到轉化,更多技術成熟度不高的成果由於風險太大,找不到社會投資,無法成立公司進行轉化,若成立中試研發機構,採用ppp模式,由「企業家」而不是「科學家」主持,將保證中試研發的市場化導向,有利於加快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

「協調兩地智能交通新基建及新技術示範,」重慶市政協經濟委副主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羅明剛建議,在川渝兩地重點區域,以及成渝高速附近區域,加快建設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L4級別以上)運行的高可靠、低時延5G網絡,加快實施自動駕駛示範區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建設改造,在成渝重點區域開展自動駕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行,開通重慶——成都的點對點無人物流。

原標題: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成渝地區能夠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再添新「籌碼」「本次會議形成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提出了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產業創新應用場和開放創新示範區,必將有力推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洪斌表示。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怎樣邁向廣闊天地
    2016年4月,國家批覆發布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成渝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要求加強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功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2020年10月16日,中央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要求,這片土地未來的發展有了新定位和新路徑。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本屆學術周活動為期共七天,由清華同衡20年院慶典禮、未來20年專業論壇和19個專題論壇舉行,今天我們舉辦本屆學術周第19場專題論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規劃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清華同衡規劃院一直密切跟蹤國家戰略、成渝發展的新形勢和相關規劃的新要求,今天我們期待與專家們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 讓「成渝號」跑出成渝經濟圈「加速度」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後,中國西部正式啟動建設新增長極。(2021年1月3日四川日報)<br><br>  去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入題四川大學生辯論賽
    兩所高校的辯手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生活宜居水平為首要任務」辯題展開了精彩激烈的辯論。比賽期間,正方四川大學辯論隊以成渝雙城經濟圈被國家和人民賦予的形成國內供需平衡的內循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拉動經濟增長的歷史使命為基點,認為當前應該以推動成渝地區的產業結構,完成從低質量到高質量的結構化轉型為首要任務,同時要挖掘成渝地區中小城市潛力,積極承擔「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的雙樞紐職能。
  • 成渝高新區勾勒科技創新中心「微笑弧線」
    「兩極一廊多點」 成渝高新區勾勒科技創新中心「微笑弧線」  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並明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如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看今天這場論壇的大咖怎麼說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今日,由四川省社科聯、重慶市社科聯、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社科聯等聯合主辦的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位於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辦。
  • 大咖論成渝丨李曉江:國之重器——成渝「雙城經濟圈」再認識
    作者 李曉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區域戰略,使成渝地區成為全國首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地區,以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和成渝雙城構成的國家戰略核心地區的「鑽石結構」由此形成。
  • 首席V訪談丨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
    林書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涼山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按照計劃,今年11個貧困縣要全部脫貧摘帽。這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新的重大機遇。省委召開十一屆七次全會後,涼山州委召開了八屆九次全會,對脫貧攻堅收官決勝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在此基礎上我們主動尋找戰略機遇,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這個過程當中,涼山不能掉隊,不能喪失千載難逢的機遇。記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有怎樣的帶動、促進作用?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
    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強調要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 保障成渝雙城經濟圈電力供應 推進川渝特高壓交流電網建設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實習生 金玲7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在成都召開,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行了謀劃和部署。據了解,隨著成渝地區電力需求的持續增長和我省清潔能源基地的深化開發建設,傳統的500千伏電網主網架在兼顧安全運行、供電保障、水電輸送、節約通道佔用等方面已難以為繼。
  • 專家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支妙招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提出,威遠作為連接川渝兩地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面對機遇,威遠將如何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書寫威遠發展新篇章?9月2日,威遠縣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專家諮詢座談會。
  • 共赴東方之約 東航積極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藉助進博會的「大平臺」「大機遇」,東航以「飛全球+買全球+服務全球」理念,發揮好航空業的戰略先導作用,在西部地區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立足資源稟賦 共享發展紅利——遵義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見聞
    立足資源稟賦 共享發展紅利——遵義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見聞 發布時間:2020-11-04 23:46:31      來源:遵義市政府辦公室
  • 敞開「雙門戶」 資陽市主動「西迎東接」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7月25日,資陽市委四屆十次全會提出圍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建設「以門戶樞紐為核心,以臨空經濟、公園城市為特色,引領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區」,構建「聯動成渝、全面開放,市域一體、共建共興」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
  • 鄰水: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今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鄰水在區域大協同大發展中,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圍繞黨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和川渝兩地共謀的作戰圖,鄰水縣迅速行動,強化「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思想,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中率先突破、做出示範,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首席V訪談 | 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帶動涼山脫貧攻堅工作
    林書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涼山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按照計劃,今年11個貧困縣要全部脫貧摘帽。這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新的重大機遇。省委召開十一屆七次全會後,涼山州委召開了八屆九次全會,對脫貧攻堅收官決勝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在此基礎上我們主動尋找戰略機遇,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這個過程當中,涼山不能掉隊,不能喪失千載難逢的機遇。記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有怎樣的帶動、促進作用?
  • 巴中市人大代表劉小林:爭當巴中「火車頭」 主動融入成渝地區...
    人民網巴中5月16日電 今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時間,「雙城經濟圈」成為熱詞。「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4月21日,《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巴中市人民政府友好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在重慶市籤署,雙方將在4大領域10個方面加強合作。
  • 「成渝雙城經濟圈」加速建設,新升集團招聘再升溫,最高年薪近百萬
    中國包裝百強企業新升集團重金擴編,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以高福利、高待遇、高薪資的人才激勵機制,向全國包裝營銷精英人才伸出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