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徐靜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
四川威遠,位於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交匯處,北距成都120公裡,東距重慶201公裡,是川南區域性交通樞紐,是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節點。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提出,威遠作為連接川渝兩地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面對機遇,威遠將如何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書寫威遠發展新篇章?9月2日,威遠縣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專家諮詢座談會。
此次專家諮詢會邀請到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鄧玲、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小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姚樂野、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彪等4為享譽國內外的權威專家,圍繞產業發展、開放合作、基礎設施、基層治理、工業經濟、文化旅遊、民生社會事業,以及綜合全域等方面進行專題講解,並就威遠縣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指點迷津。
近年來,威遠的形象頻頻見諸報端。「成渝地區中部釩鈦產業基地、成渝地區中國頁巖氣產業基地、中國無花果產業基地」三張名片被人津津樂道。創新、綠色、轉型發展讓威遠「工業強縣」步履鏗鏘 ,更迎來「多產齊發」。
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彪點讚威遠,希望威遠再擴大成渝雙城「朋友圈」的同時,要發展自己的產業,要以再造一個產業威遠為統攬,形成成渝地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目標,進一步將威遠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凝練為建設成渝地區中部特色產業發展示範縣。
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小剛則從威遠產業結構入手,建議威遠進一步突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並善於藉助外力轉變發展方向,抓好信息對接,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做好分工配合。
專家們認為,未來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前景決定了中國發展格局,而成渝經濟圈發展不僅取決於成、渝,更取決於威遠等中小城市的發展情況。
「融入與突破。」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姚樂野認為,威遠要保持發展的定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環境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也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解放生產力,充分整合生產要素,要加快建立健全區域創新體系,將政策、產業、企業、人才以及資本等創新要素有效整合,彌合發展差距、貫通產業鏈條、重組區域資源,從而打造新的競爭優勢,獲得發展紅利。
威遠如何破解資金、土地瓶頸制約?面對威遠幹部群眾的提問,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鄧玲建議,威遠要加快融入成都現代產業體系,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轉移,要全面梳理利用各種資源,特別是要謀劃好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做好項目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