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後,中國西部正式啟動建設新增長極。短短一年間,川渝兩地以成渝為龍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熱情,在制度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濟民生合作領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如同滿載的「成渝號」一樣跑出了「加速度」。(2021年1月3日四川日報)<br><br> 去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一年來,川渝慶兩省市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確定了一攬子具體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重點任務,共同推進政策協同,共同實施重大項目,共同建設重大平臺,充分展示了「一盤棋」大局意識「一盤棋」思想, 「一體化」理念 ,「一家親」意識,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br><br> 強化「一盤棋」大局意識,形成協作發展格局。一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釋放出區域經濟發展強大活力,克服了不利因素影響,兩省市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正如數據顯示,2019年,成渝地區實現GDP近7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一年來,川渝兩省市堅持一盤棋思想,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積極推動務實交流合作,在產業合作、項目引領、人才發展等方面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打造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形成了巴山蜀水勃勃生機,「一盤棋」成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戰略引領,展示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br><br> 踐行「一體化」合作機制,構建一體發展格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長期以來,交通不暢成為川渝經濟社會往來的最大障礙,斷頭路、小慢車讓人時常「望路興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川渝兩省市始終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學習借鑑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著力構建一體化發展空間布局,推出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使兩省市在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方面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齊頭並進。其實,從地圖上看,多條國際物流大通道在成渝地區形成聯結點,這些聯結點如同「成渝號」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裝上的「加速器」,推動川渝兩地互聯互通提速提質。<br><br> 秉持「一家親」合作理念,踐行合作發展格局。從發展願景看,川渝合作是對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主動抉擇。從歷史文化根脈上看,川渝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友好往來源遠流長。特別是兩省市籤署合作協議以來,兩地合作機制更加順暢,互聯互通更加緊密,產業協作更加深入,民生保障、生態環保、防災減災等領域合作更加密切,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前川渝合作已經步入快車道,發展紅利正在不斷釋放,為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資源大省和科教大省,四川從共同推動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攜手拓展開放新空間、共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共建長江上遊綠色經濟帶、加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五方面進行了回應,推進形成務實合作格局,彰顯出擔當國家使命的大局思維。<br><br> 實踐證明,「一盤棋」的大局意識,「一體化」的發展大局、「一家親」的合作理念,如同滿載的「成渝號」,跑出成渝經濟圈建設「加速度」,為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