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重慶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行動方案出臺

2021-01-07 城市向上

1月4日,重慶市政府正式印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力爭三年投資4200億,開工幹線(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管道等)6500公裡,全力建設9大基礎網絡。

《方案》旨在加速構建軌道多層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噸級、機場雙樞紐、管道一張網、寄遞村村通、運輸一體化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網絡,推動重慶、成都加快形成「高鐵雙通道「1小時交通圈」,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高鐵雙通道、高速八車道」的複合快速通道,即成渝高鐵、成渝中線高鐵兩條高鐵通道;通過拓寬改造成渝高速、渝遂高速等高速公路,形成雙向八車道的高速通道。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將打造四網融合、互聯互通的軌道網絡。

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完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體系,形成分工合理、銜接順暢的多向出渝大通道,打造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交通需求。

1、暢通高速鐵路多向出渝大通道。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目標,東向拓展、西向提質、南向共建、北向挖潛,全力推進「米」字型高鐵網建設。

開工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渝西高鐵、渝萬高鐵、成達萬高鐵、渝宜高鐵、黔江至吉首高鐵聯絡線;建成鄭萬高鐵;加快建設渝昆高鐵、渝湘高鐵中心城區至黔江段;積極推動蘭渝高鐵、渝貴高鐵前期工作。

積極推進重慶至廣安、重慶至自貢至樂山等城際鐵路前期工作。統籌推進重慶北站南站房改造、重慶東站等鐵路樞紐建設,打造一體化無縫換乘樞紐體系。

到2022年,全市高鐵在建及運營規模超過1800公裡。(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配合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

2、加快貨運鐵路運輸幹線建設。立足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全面對接國家「六大經濟走廊」,拓展完善鐵路出海、出境大通道。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積極推進蘭渝高鐵前期工作,通過建設蘭渝高鐵釋放蘭渝鐵路貨運能力,提升中歐班列運行水平和運營效率。

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積極推進涪柳鐵路、廣忠黔鐵路、川黔鐵路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提高南向貨運能力,減輕長江航運壓力,有力助推重慶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

面向長江經濟帶,加快推進成渝鐵路改造工程(重慶站至江津段),積極推進沿江鐵路、達萬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暢通鐵水聯運通道,加快構建沿江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

到2022年,建成普速鐵路293公裡(含成渝鐵路改造工程重慶站至江津段),全市普速鐵路運營裡程超過2100公裡。(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配合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

3、大力推進市域(郊)鐵路聯通。著眼構建主城都市區「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鎮空間,推進建設一體融合、互聯互通、環射結合的市域鐵路系統,促進主城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

加快建設璧銅線,建成通車江跳線,推進永川線、都市圈環線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現主城新區城市間、主城新區與中心城區間直聯直通,打造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有力支撐「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配合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

4、提速實施城市軌道成網計劃。開工建設軌道交通4號線西延段、6號線重慶東站延伸段、15號線等項目,加快建設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5號線一期南段、5號線北延伸段等項目。

全力推進TOD綜合開發,強化軌道站點與常規公交的無縫銜接、與城市功能融合發展,實現軌道交通和人口、產業、土地利用協調發展。到2022年,中心城區城市軌道線網運營裡程力爭超過500公裡。(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

相關焦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會後,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董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四川兩省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重點規劃編制方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兩省市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工作機制等文件,切實將「任務書」變成川渝兩地推進工作的「施工圖」。「特別是重慶四川兩省市共同制定貫徹落實的聯合實施方案,體現了川渝一家親意識,一盤棋思想,一體化理念。」
  • 敞開「雙門戶」 資陽市主動「西迎東接」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資陽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資陽市要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突出打造成都東部新區資陽市協同區、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沱江綠色發展經濟帶等平臺載體,著力強化成渝聯動門戶、成都東部樞紐、臨空經濟高地、公園城市功能支撐,加快推動成資同城化率先突破區。  交通基礎設施是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行領域,也是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的「動脈血管」。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
    11月16日,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瀘州已經形成向成渝雙城發展、雙向發展格局,以引領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是《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推進方案》明確的9個合作平臺之一,具備以跨行政區組團發展模式推動川渝毗鄰地區融合發展的良好基礎。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要抓兩頭、又要帶中間,在做強做大重慶、成都兩個「極核」城市的同時,還需要若干個「城市點」作支撐,以點串線、以線帶面,推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讓「軌道上的成渝經濟圈」跑出加速度
    如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建設?日前,重慶市政府印發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重慶、成都加快形成「高鐵雙通道、高速八車道」的複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輻射、立體互聯、一體高效」的4個「1小時交通圈」。
  • 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紅星新聞消息,10月16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迎重大進展,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 鄰水: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今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鄰水在區域大協同大發展中,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圍繞黨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和川渝兩地共謀的作戰圖,鄰水縣迅速行動,強化「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思想,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中率先突破、做出示範,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也是國家推動這一增長極發展的新的戰略舉措。,從成渝地區規劃歷程、發展特徵、新格局以及新格局下的三大節點城市四個方面探討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最後提出,一是建立城市體檢的常態化機制,來適時推動城市的有機更新,通過建立城市體檢工作平臺,收集數據,來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以問題為導向來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將城市體檢表現出來的問題轉化為部門明年整治行動的方案,並納入績效考核的體系,保證五年規劃發展目標的實現。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入題四川大學生辯論賽
    兩所高校的辯手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生活宜居水平為首要任務」辯題展開了精彩激烈的辯論。比賽期間,正方四川大學辯論隊以成渝雙城經濟圈被國家和人民賦予的形成國內供需平衡的內循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拉動經濟增長的歷史使命為基點,認為當前應該以推動成渝地區的產業結構,完成從低質量到高質量的結構化轉型為首要任務,同時要挖掘成渝地區中小城市潛力,積極承擔「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的雙樞紐職能。
  • 讓「成渝號」跑出成渝經濟圈「加速度」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後,中國西部正式啟動建設新增長極。(2021年1月3日四川日報)<br><br>  去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保障成渝雙城經濟圈電力供應 推進川渝特高壓交流電網建設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實習生 金玲7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在成都召開,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行了謀劃和部署。此前在省兩會中,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洪恩就此進行了提案:電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支撐,電網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需要加快發展,儘快建設川渝特高壓交流電網等重大工程,實現電網的提檔升級,切實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電力保障,有力支撐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見效。
  • 立足資源稟賦 共享發展紅利——遵義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見聞
    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遵義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承接四川、重慶城市群的輻射帶動效應,不斷分享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紅利,推動該市經濟發展。  依託政策紅利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少成渝企業選擇落戶桐梓。這只是遵義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一個生動縮影。  二  遵義與成渝兩地長期以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特別是重慶與遵義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早在1988年包括遵義在內的18個城市就共同發起成立重慶經濟協作區。
  • 首席V訪談丨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
    林書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涼山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按照計劃,今年11個貧困縣要全部脫貧摘帽。這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新的重大機遇。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帶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這對涼山而言顯得更為迫切,因為交通基礎設施滯後,是過去涼山貧困的一個根本性原因。涼山作為四川向南大通道建設的橋頭堡,順應國家戰略,大量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得以上馬。可以說現在全省交通建設的主戰場在涼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在涼山。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怎樣邁向廣闊天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怎樣邁向廣闊天地 文/曹卷卷2020-11-11 11:32:12來源: FX168 近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位陡升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 去年底今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一體化」發展新動向。 2020年12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
  • 共赴東方之約 東航積極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9日消息: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開展。東航今年首次以「核心支持企業」「指定航空承運商」「採購商」「服務商」的「四位一體」方式服務保障進博會。藉助進博會的「大平臺」「大機遇」,東航以「飛全球+買全球+服務全球」理念,發揮好航空業的戰略先導作用,在西部地區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同頻共振話「雙城」
    人民政協網重慶8月31日電 (記者凌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重慶今年認真謀劃推進的重點工作,更是重慶市政協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重點。如何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踐中勇於擔當、積極作為?
  • 如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看今天這場論壇的大咖怎麼說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今日,由四川省社科聯、重慶市社科聯、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社科聯等聯合主辦的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位於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辦。
  • 首席V訪談 | 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帶動涼山脫貧攻堅工作
    林書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涼山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按照計劃,今年11個貧困縣要全部脫貧摘帽。這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新的重大機遇。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帶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這對涼山而言顯得更為迫切,因為交通基礎設施滯後,是過去涼山貧困的一個根本性原因。涼山作為四川向南大通道建設的橋頭堡,順應國家戰略,大量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得以上馬。可以說現在全省交通建設的主戰場在涼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在涼山。
  • 成渝迎來雙城經濟圈新定位 三大基建龍頭股望迎升機
    來源:巨豐投顧要聞精選1.1月3日召開會議確定促進位造業穩增長的措施,提出要推動降低製造業用電成本和企業電信資費,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重大事件成渝迎來雙城經濟圈新定位 有望拉動基建投資1月3日召開的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大咖論成渝丨李曉江:國之重器——成渝「雙城經濟圈」再認識
    作者 李曉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區域戰略,使成渝地區成為全國首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地區,以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和成渝雙城構成的國家戰略核心地區的「鑽石結構」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