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巴中5月16日電 今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時間,「雙城經濟圈」成為熱詞。「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4月21日,《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巴中市人民政府友好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在重慶市籤署,雙方將在4大領域10個方面加強合作。
5月15日,巴中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力爭取國、省將我市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特別是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範圍。」巴中市人大代表、巴中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小林敏銳意識到,巴中經開區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談優勢:巴中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優勢獨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發掘我市特色優勢,致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向出川出渝交通樞紐、綠色產品生產基地、產業協作配套基地、休閒度假後花園。」在劉小林看來,融入「雙城經濟圈」,巴中有著獨特的優勢。
「巴中地處成都、重慶和西安三大城市的幾何中心,是成渝城市群、關天城市群協同發展的重要聯結地,是成渝地區北向出川出渝和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通道。」劉小林表示,獨特的區位優勢,對於巴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特別是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北向出川、出渝交通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劉小林表示,巴中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包括巴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優質的生態資源、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特色產業資源等,也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有力「籌碼」。「將有利於成渝地區更好地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和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話機遇:爭當「火車頭」,帶動全市產業發展
「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發展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我市加快推動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小林表示,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巴中經開區而言,也將迎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劉小林介紹到,巴中經開區,作為巴中未來的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創新中心,既是全市改革發展的攻堅區域,也是全市推動城鄉統籌、對外開放、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平臺。經過前幾年的拓荒建設,巴中經開區的區域承載能力、產業吸附能力、未來發展潛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融入雙城經濟圈進程中,巴中經開區將努力爭當帶動全市發展的『火車頭』,切實發揮好帶動巴中產業發展的引擎作用。」
「我們分析,將會在兩個方面取得重大變化。一方面,巴中作為後發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上還具有較大空間,在與雙城經濟圈開展產業協作上會取得很好的成果;另一方面,雙城經濟圈將會成為巴中經開區擴大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平臺。」劉小林表示,當前,巴中經開區正在致力於創建國家級開發區,需要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而重慶將是我們經長江出海並通向世界的『窗口』,將來巴中經開區與成渝經濟區的聯繫將會更加緊密,巴中經開區也會成為我市融入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紐節。」
看行動:不忘初心,興區強市
機不可失,時不待我;不忘初心,興區強市。劉小林表示,下一步,巴中經開區將融入全市振興發展大局,積極主動融入雙城經濟圈,集中精力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搶抓機遇穩定經濟增長。認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以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目標,積極搶抓「成巴」協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發展機遇,切實把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努力確保各項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是搶抓機遇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巴中經開區作為全市產業發展首要承載地,將致力於加強與成渝地區合作,緊密圍繞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改革等事項,加大匯報對接力度,力爭取得更多區域協同發展成果,以加快區域傳統產業升級。
三是搶抓機遇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堅持以「項目為支撐、以服務為保障」,積極落實「全市重大項目推進年」要求,強力推動萬達廣場、王老吉飲品、紅星美凱龍、泰誠農產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推動國藥天江、羽璽電子、杭蕭鋼構等一批重大潛力企業增產擴能,與成渝地區上下遊企業加強合作,進一步延伸完善產業鏈,切實增強區域發展的吸附力和凝聚力,努力當好巴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紐帶。(王軍 陳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