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2020-11-28 新華網安徽站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圍繞物質「微尺度」建設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重大工程之一,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項目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內,蜀山區燕子河路以南、復興路以北、石蓮南路以東、創新大道以西。

    項目總佔地面積約81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000平方米,幕牆面積約23500平方米。擬建的建築物功能為科研及輔助用房,主要為1幢5層主樓,其中主樓部位未設置地下室,僅在內庭院部分設置地下設備用房。項目合同估算價14500萬元,共安排一個標段展開建設,計劃工期為730天。

    業內人士指出,物質科學,致力於研究自然界物質的結構、運動及其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不僅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術原理,推動新材料與新器件的研發。目前,合肥是國內物質科學的重要研究基地,該學科的探索也是當前富有挑戰性和強烈社會需求的研究領域。

  等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建成後,將著眼於物質的微尺度層面建設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探索信息、能源、健康、環境、材料等領域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本次項目將通過創新人才高地、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和國際頂尖科研機構建設,共同落實好國家戰略,把合肥建成知名的創新高地,為科技長遠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大中心系統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將為科學中心開展前沿交叉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該項目打造的3個研究中心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三大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進一步系統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其中,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在東校區,建設科學基礎前沿與應用綜合研究基地,開展相關領域探測和研究工作;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研究中心將建設生命科學與醫學、信息、人工智慧等多學科前沿交叉研究平臺,開展「生命健康+」新興前沿領域研究。

  現階段,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已經全面展開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施工。該項目將設置一大批功能實驗室,在深地、深空和氣候環境變化等領域開展探測和研究,目標是建成引領國內地球和空間科學發展的前沿與應用研究基地,在地球物質演化和循環、大氣和空間環境要素、行星科學等方面開展原始創新和多學科交叉創新。

  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研究中心則則剛剛完成相關招標程序,該項目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區內,總佔地面積5324.14㎡,總建築面積55812㎡。施工單位擬藉助運用BIM技術,精準指導全周期施工,為合肥再添科技創新精品工程。(記者 吳奇)

相關焦點

  • 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濱湖科學城將打造四個「新高地」,即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圍繞科技創新新高地、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將開啟施工
    近日,中建四局六公司中標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研究中心項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包含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物質科學交叉前沿、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3個研究中心。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將為科學中心開展前沿交叉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尤政在致辭中指出,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啟動二期建設,打造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研發總部基地,助力安徽省合肥市建設國家級公共安全技術創新先導區、公共安全產業發展示範區、公共安全文化培育引領區。會上,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袁宏永與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吳東彪共同籤署共建「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科技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蘇國鋒、安徽建築大學院長朱曙光、合肥供水集團董事長吳正亞共同籤署三方聯合共建「城市水安全工程技術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 將聚焦四大科研領域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
    新華社合肥9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著眼於前沿技術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日前該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將聚焦發力清潔煤炭利用、磁約束聚變、可再生能源、智能電力電網四大研究方向。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大健康研究院
    記者從4月30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上獲悉,中科院與安徽省將合作共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協同攻關,致力於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能力,並加強國際合作建設全球大健康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 國家發改委:大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今年我國將完善區域創新布局,大力推動懷柔、張江、合肥、大灣區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同時,推動優勢科研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發展,進一步提高集中度、顯示度和國際影響力,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啟動運行活動
    要集聚資源,建設運行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白春禮對安徽省長期以來給予中科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在回顧院省一年的合作時,他指出,院省雙方合作層次不斷提升、領域不斷擴展、成果不斷湧現,國際化前沿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機構群加速構建,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快建設,一批初具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持續產出,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 合肥為何躋身四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行列?這個數據真的很牛!
    前不久科技部等五部委下文,明確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建設成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只有一所985大學的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敲定 整體以「合」字為主體
    11月5日,江淮晨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經過一系列前期工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已經正式敲定。該標識整體以「合」字為主體;今後,相關單位在使用前,需要制定方案並提前備案。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研製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質子治療是國際上先進的治療腫瘤方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質子治療系統研發團隊正在加快建設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系統,計劃未來在合肥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離子醫學中心,實現超導質子系統的國產化和產業化。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開展合作,利用我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一類預言引力場導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論模型進行了實驗檢驗。
  •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強四個層級...
    【編者的話】  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標誌著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安徽日報今起全面報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情況,反映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成效以及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 「重磅」創新平臺即將在合肥開建!
    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重大工程之一,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項目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內,蜀山區燕子河路以南、復興路以北、石蓮南路以東、創新大道以西。  項目總佔地面積約81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000平方米,幕牆面積約23500平方米。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地球和空間前沿研究基地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合肥7月16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項目日前啟動建設。該項目將建設38個功能實驗室,在深地、深空和氣候環境變化等領域開展探測和研究,目標是建成引領我國地球和空間科學發展的前沿與應用研究基地。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建設的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之一,也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來源: 南方網近日,科技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文件《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