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2020-12-05 合肥房地產交易網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1

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

7月14日,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消息,為助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近日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

據了解,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項目位於合肥市包河區宿松路與太湖路交口西北角,總佔地面積590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1074平方米。擬建的建築物主要為1幢10層主樓、2至4層裙房及整體1層地下車庫。

目前,該項目測繪點已交底並移交,現場水、電接駁點已經移交,現場東側臨時道路平整及南側辦公區域場地平整已經完成,開設道口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是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部分,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地球和空間科學等領域重大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攻關具有重要意義。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瞄準信息、能源、環境領域,為我國科技長遠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根據規劃方案,未來合肥將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交叉前沿創新平臺,推動大科學裝置集群和前沿研究的深度融合。

2

合肥這項工作獲得兩個全省第一

獲省政府2019年度民營經濟考核第一名

獲省政府「三比一增」民營經濟發展行動

和企業家培育行動第一名

合肥民營經濟發展蹄疾步穩

民營經濟增加值總量達4914.4億元,同比增長25%;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3.74萬戶,同比增長18.65%;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增速達6.99%,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250戶;民營企業帶動新增就業12.14萬人,連續3年全省第一……

2019年我市多舉措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累累碩果,合肥民營經濟在全省民營經濟中的主力軍和領頭雁作用日益凸顯。

近期,我市民營經濟工作先後被評為省政府2019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民營經濟考核第一名(獲5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計劃指標獎勵),省政府「三比一增」民營經濟發展行動和企業家培育行動第一名,被省經信廳納入2019年度安徽省發展民營經濟成效明顯地區名單。

3

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

目前,位於新站區的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已進入項目收尾階段,定於今年9月1日開學投入使用。學校建成後可接納約1100名殘障兒童入學,屆時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

該校區位於合肥市新站區南臨學林路,東臨君山路,北臨會棚路,西臨規劃支路。項目佔地125畝,包括:啟智部,啟音部,啟明部,圖書綜合樓,風雨操場、培訓中心等6棟單體,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

因本項目旨在為特殊人群服務,除了按照普通公建標準施工外,項目還根據使用功能增加了其他特殊要求,比如:室內陽角需做成小圓角;走廊、衛生間除了一道木扶手以外,還需要增加一道醫學扶手;樓梯欄杆要比普通公建受力要求更高,對穩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等。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各單體的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各單體的內、外裝飾及室外道排施工。其中,啟明樓、啟智樓正在進行室內地磚及牆裙施工,啟音樓正在進行外牆彩石砂漿及室內地磚牆裙施工,培訓中心、圖書館正在進行外牆鋁板及室內牆面乳膠漆施工,風雨操場正在進行外牆鋁板施工,室外碎石樁已完成40%,室外管網完成20%。

4

「量子通信第一股」鳴鑼上市

7月9日上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27)科創板上市儀式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舉行。經過11年的砥礪奮進,國盾量子正式鳴鑼上市,成為中國量子通信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而國盾量子所在的合肥高新區,也發展成為國內量子技術產業最為集聚的中國「量子中心」。

作為我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平臺之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正在合肥高新區加速建設。據了解,量子創新院項目位於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望江西路、石蓮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壓走廊圍合範圍,規劃淨用地面積744畝,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0億元。預計在2020年底前建成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

5

合肥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

昨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發布一系列榜單,《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顯示,合肥、青島、昆明、海口、廈門這五座城市成為18-35歲年輕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肥又出名了,身為霸都人是不是很驕傲呢?

6

結語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明確的感受合肥正在一步步形成新的城市格局!合肥未來可期!

本文來源:合肥房地產交易網,部分綜合整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傳捷報
    合肥晚報訊 8月4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建的重點項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項目建設傳來捷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在自主發展聚變工程技術即研發射頻負離子束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穩定可重複的百秒量級強流負離子束引出,對實現聚變堆點火和燃燒等離子體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2:就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貢獻「合肥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織力量迅速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科研攻關中,為我國乃至國際新冠肺炎防治作出了應有貢獻。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參建單位中國科技大學與附屬醫院聯合攻關,發現了新冠肺炎引發炎症風暴的作用機理,提出「託珠單抗+常規治療」方法,阻止患者向重症、危重症轉變,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啟動運行活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秘書長陶明倫,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副省長王翠鳳,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等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院省合作2019年工作推進情況和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組建籌備情況。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大健康研究院
    記者從4月30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上獲悉,中科院與安徽省將合作共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協同攻關,致力於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能力,並加強國際合作建設全球大健康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
    新華社合肥9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著眼於前沿技術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日前該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將聚焦發力清潔煤炭利用、磁約束聚變、可再生能源、智能電力電網四大研究方向。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 將聚焦四大科研領域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在國家創新體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解碼合肥的創新之路,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註定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 【合肥晚報】合肥再添一科研「國之重器」
    本報訊 12月13日,2020年第三屆信息中心未來網絡國際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開幕式上,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正式開通試運行。此次開通,標誌著這一在合肥「落地」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裡程碑式進展,該分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以及應用服務等取得新突破。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6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新形勢下的國家能源、資源與城市安全風險研究」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南豔湖公共安全論壇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舉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出席會議並致辭。
  • 合肥為何躋身四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行列?這個數據真的很牛!
    前不久科技部等五部委下文,明確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建設成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只有一所985大學的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敲定 整體以「合」字為主體
    11月5日,江淮晨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經過一系列前期工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已經正式敲定。該標識整體以「合」字為主體;今後,相關單位在使用前,需要制定方案並提前備案。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
    12月8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16位兩院院士聽取了方案報告並逐項進行了論證。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會議並致辭。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總工程師笪藝武參加會議。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平臺,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前沿科技謀發展,將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產業創新成果,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今年以來,該校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斷,有7篇尖端論文登上《科學》《自然》《細胞》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正刊。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規劃該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強四個層級...
    【編者的話】  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標誌著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安徽日報今起全面報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情況,反映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成效以及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 國家發改委:大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今年我國將完善區域創新布局,大力推動懷柔、張江、合肥、大灣區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同時,推動優勢科研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發展,進一步提高集中度、顯示度和國際影響力,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研製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質子治療是國際上先進的治療腫瘤方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質子治療系統研發團隊正在加快建設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系統,計劃未來在合肥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離子醫學中心,實現超導質子系統的國產化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