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

2021-01-09 鳳凰網

12月8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接受專家論證,16位兩院院士聽取了方案報告並逐項進行了論證。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會議並致辭。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總工程師笪藝武參加會議。

會上,專家組聽取了大健康研究院實施方案匯報。經討論後,專家組一致認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面向生命科學、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出發點,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和安徽省在大健康領域的創新資源和人才優勢,對標國家實驗室,突出應用導向,帶動基礎研究,發展引領未來的顛覆性技術及事關國家競爭和安全的核心技術。大健康研究院建設意義重大,目標明確,基礎雄厚,措施得當,實施方案總體可行,一致同意加快推進大健康研究院建設。

專家組建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要順應大健康產業發展呈現傳統業態升級、新興業態湧現和產業鏈整合重組的趨勢,進一步突出大健康研究院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加強大健康研究院與人才培養、科技產業、經濟發展的結合,構建良性創新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組建大健康研究院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指示精神的重大舉措。加上去年組建的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慧研究院,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經有三大研究院,我省謀劃將三大研究院打造成為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的主戰場,面向國民經濟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大健康研究院組建後,將從基礎科學、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新藥和新醫療器械、生物公共安全、大健康大數據、公共政策研究等領域進行層層遞進的紮實研究,同時將研究院研究成果與醫療機構臨床研究相結合試用,形成一條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臨床示範、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來源: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

相關焦點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大健康研究院
    記者從4月30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上獲悉,中科院與安徽省將合作共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協同攻關,致力於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能力,並加強國際合作建設全球大健康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啟動運行活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秘書長陶明倫,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副省長王翠鳳,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等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院省合作2019年工作推進情況和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組建籌備情況。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
    新華社合肥9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著眼於前沿技術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日前該中心啟動建設能源研究院,將聚焦發力清潔煤炭利用、磁約束聚變、可再生能源、智能電力電網四大研究方向。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2:就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強基探新路
    搭建四大科研平臺、組建高層次研究團隊、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化戰略合作、牽頭成立產業發展聯盟……作為安徽省和中科院深度合作的重點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一年來,開展「一院多中心」實體化構建,在場地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設、平臺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公布:量子信息、核聚變能國際領先
    澎湃新聞 9月13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面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構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新聞發布會,對9月7日發布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歷程,看看這座快速崛起的城市,是如何抓住科學中心建設的機遇的?2016年3月18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在合肥召開。2017年1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准。1月10日,FGW和科技部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6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新形勢下的國家能源、資源與城市安全風險研究」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南豔湖公共安全論壇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舉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出席會議並致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貢獻「合肥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織力量迅速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科研攻關中,為我國乃至國際新冠肺炎防治作出了應有貢獻。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參建單位中國科技大學與附屬醫院聯合攻關,發現了新冠肺炎引發炎症風暴的作用機理,提出「託珠單抗+常規治療」方法,阻止患者向重症、危重症轉變,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 將聚焦四大科研領域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強四個層級...
    【編者的話】  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標誌著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安徽日報今起全面報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情況,反映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成效以及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敲定 整體以「合」字為主體
    11月5日,江淮晨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經過一系列前期工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LOGO已經正式敲定。該標識整體以「合」字為主體;今後,相關單位在使用前,需要制定方案並提前備案。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籌建國際最先進低能區同步輻射光源
    新華社合肥11月10日電(記者 徐海濤)記者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悉,在成功建設運行我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光源的基礎上,該中心正籌建國際上最先進的低能區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日前,該光源預研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並正式啟動。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傳捷報
    合肥晚報訊 8月4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建的重點項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項目建設傳來捷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在自主發展聚變工程技術即研發射頻負離子束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穩定可重複的百秒量級強流負離子束引出,對實現聚變堆點火和燃燒等離子體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 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 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揭牌成立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28日從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獲悉,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巨災科學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該科學中心是清華合肥院組織建設的、國際領先的巨災耦合模擬重大基礎設施,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產業創新轉化平臺。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平臺,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前沿科技謀發展,將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產業創新成果,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今年以來,該校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斷,有7篇尖端論文登上《科學》《自然》《細胞》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正刊。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規劃該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直播預告|7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1年研究...
    由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固體物理研究所、智能機械研究所、強磁場科學中心、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等研究單元組成。與地方政府共建了6個成果轉化平臺。現有職工2700名,領軍人才如兩院院士、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國家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關鍵技術人才等300餘人,擁有國家、省部級創新團隊16個。
  • 合肥建設五大研究院 打造科學中心「三大核心片區」
    據合肥晚報報導,2017年1月,合肥繼上海張江之後獲批成為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三年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領域,堅持「尖端引領、集中布局」原則,發揮「基礎研究領先、應用研發見長」優勢,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科學中心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尖端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態勢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