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合肥再添一科研「國之重器」

2021-01-09 中國科大新聞網

本報訊 12月13日,2020年第三屆信息中心未來網絡國際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開幕式上,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正式開通試運行。此次開通,標誌著這一在合肥「落地」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裡程碑式進展,該分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以及應用服務等取得新突破。

合肥為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全國四大中心之一

什麼是未來網絡?通俗理解,就是相對於當下,更快捷、更簡單、更安全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因此,未來網絡又被稱作新一代網絡。而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則是我國在「十二五」期間規劃的通信和信息領域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該項目擬建設一個開放的、靈活的、可持續發展的大規模先進通用試驗設施。」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韻潔介紹,項目將滿足國家關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網絡空間安全、天地一體化網絡等重大科技項目的試驗驗證需求以及中長期網絡研究開發試驗需求。「項目在南京建設運行管控總中心,在北京、合肥、深圳建設3個運行管控分中心,實現對試驗設施的高效運維和管理。」

作為該設施全國四大中心之一,合肥分中心項目也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分中心的建設內容包括以合肥為中心的8個城市的13個邊緣網絡節點、5000個網絡接入節點的合肥邊緣網絡試驗站點、雲數據中心、試驗服務平臺、創新實驗中心、運行管控中心以及示範應用實例。

正式具備智能網絡試驗服務能力

「合肥分中心的開通,標誌著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正式具備智能網絡試驗服務能力,為我國智能網絡創新成果跨越『成熟度壁壘』提供可復現、可測量、可驗證的創新環境。」中國科大副校長、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項目總指揮羅喜勝表示。

「當前,合肥分中心的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已經發布了包括智能網絡交換機、智能網絡檢測儀和衛星路由載荷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時,完成了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可視化試驗平臺、無人機蜂群試驗平臺等的部署,已具備試驗即服務能力,將為未來網絡技術創新和試驗提供開放的、靈活的、可定製的並行網絡試驗環境,支撐未來網絡試驗快速部署、真實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劉韻潔表示。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突破科技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重要基礎。作為我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已成為全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區域之一。當前,合肥已有的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等裝置已多次突破科研「極值」,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正加快建設,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正順利開展預研。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合肥晚報》(2020年12月14日A7版)

http://newspaper.hf365.com/hfwb/pc/content/202012/14/content_216383.html

相關焦點

  • 合肥再添一科研「國之重器」
    12 月 13 日,2020 年第三屆信息中心未來網絡國際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開幕式上,合肥分中心正式開通試運行。此次開通,標誌著這一在合肥 " 落地 " 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裡程碑式進展,該分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產業轉化以及應用服務等取得新突破。
  • 合肥水泥設備產出全國四成水泥 曾亮相央視《國之重器》
    今年2月28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三集《通達天下》重磅播放,中建材(合肥)粉體公司的輥壓機作為水泥行業大型裝備首次亮相,這也是到目前為止水泥行業登陸央視《大國重器》的唯一主機裝備。  創下多項世界第一位列工信部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  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需要消耗24億噸的水泥,超過全球用量的一半。
  • 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 先導ITO靶材及薄膜材料基地
    原標題: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 先導ITO靶材及薄膜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開工好消息,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8月15日,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ITO靶材及薄膜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站高新區開工,助力合肥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
  • 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 合肥擬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
    合肥晚報訊 大科學裝置,被譽為「國之重器」,是以實現重大科技和公益服務為目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如今,合肥已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舉行大科學裝置主題日活動,記者獲悉,正在加緊建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有望明年年底竣工交付。
  • 【合肥晚報】共建合肥微電子研究院,服務集成電路產業
    為合肥集成電路產業 提供公共服務在科大微電子學院現狀及願景方面,劉明坦言,從以前只是教書做研究,到現在作為中國科技大學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院長,感覺責任比以往更艱巨,她要思考的東西更多。當前,位於合肥高新區的科大高新園區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劉明透露,高新園區微電子學院場地規劃將建設5000平米的超淨實驗室和10000平米辦公用房,2020年底之前啟用。 劉明認為,在產業鏈日趨完善和人才不斷聚集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建立微電子研究院,開展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依託集成電路產業和合肥產業布局,合肥市、科大、微電子所將共建合肥微電子研究院,作為成果轉化基地。
  • 國內首臺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在合肥高新區發布
    10月16日,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區召開發布會,宣布國內首臺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誕生。該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填補國內空白,在微波脈衝產生、高精度時序控制器、任意波形發生器、探頭設計等核心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在科研和產業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 【合肥晚報】黑洞不是唯一!還可能是磁星 中科大教授領銜的科研...
    記者昨從中國科大獲悉,藉助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該校物理學院天文系薛永泉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發現66億光年之外神秘磁星的光輝,各種關鍵觀測數據與理論分析均表明,該信號極有可能源於雙中子星合併之後產生的磁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4月11日刊登了這個重大研究發現。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 合肥再添一座新機場
    合肥將添一座通用機場!
  • 合肥有個「人造小太陽」,長啥樣、有啥用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部的科學島,有一個被稱作「人工小太陽」的國之重器,名叫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這是國家大科學裝置,是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實驗平臺。 聚變能由於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原材料儲量極其豐富等優點,被認為是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戰略能源。
  • 合肥新站區大爆發!
    新站區可謂是現在合肥發展的一個風口近年來大動作不斷,發展進程迅速合肥「2021版」大建設計劃亮相合肥新站區更是多個重點項目在列交通建設更是火力全開領跑合肥合肥東北部四大高架同步建設文忠路高架啟動建設根據規劃,合肥文忠路高架全線12公裡,分一二期建設,總投資50億元、設三處互通立交,建成後連接合肥新東二環(郎溪路高架)至合肥北繞城高速,未來建成合肥北部出城大通道,加快構建合肥東北部快速路網體系,縮短與主城區之間距離。
  • 合肥入選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強 高定位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據合肥晚報訊編者按過去的一年,合肥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取得了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穩中育新的成績。奔跑在奮鬥徵程,追夢於美好時代。在新的一年,合肥將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不斷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篇章,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從即日起,合肥晚報推出「合肥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專欄,展現合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改革攻堅、城市建設、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 合肥半導體產業鏈再添重要一環
    昨天,合肥豐創光罩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區正式開工建設,該企業計劃投資1.6億美元,在合肥建一座國際先進的顯示器光罩廠。該項目的建成投產也將為合肥市包括顯示器面板在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增添強勁力量,助力合肥市IC之都建設目標的實現。
  • 中國科大在合肥辦學50年「墨子」「悟空」到「九章」創新矚目
    一組人才培養數據,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科大培養的14萬餘名畢業生中,有84人當選兩院院士,是同期畢業生中當選院士人數最多的高校,其中46位在合肥辦學期間培養,而潘建偉、鄧中翰等院士均是當年新晉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安徽合肥,成功上榜
    眾所周知,安徽合肥的科研實力,一直很強,是全國知名的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但是,如果放眼全球,在更廣闊的範圍內,來看合肥,合肥的科研實力,又列第幾呢?最近,這樣的問題,有了答案!在這份「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我看到了安徽合肥的名字!
  • 風華少年合肥,氣質好氣場足!市長凌雲這樣說合肥……
    相生相伴的水潤靈氣,孕育合肥包容風範一座偉大的城市,總是與水相生相伴。有水的城市才有靈性。大湖名城合肥的魅力之所在,就是懷擁巢湖以及豐盈而密布於城市之間的水道,讓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在合肥境內,有兩條美麗的河流,一是東淝河,向北流,一路蜿蜒匯入淮河,一是南淝河,向南流,經巢湖,一路奔湧直達長江,兩條河流相匯於此,合肥因而得名。
  • (原創)<<華北克拉通破壞>>是「國之重器」?
    <<華北克拉通破壞>>哪裡是什麼「國之重器」,朱日祥院士進行「快樂科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獲獎。
  • 7月1日合肥鐵路再調圖 合肥到蘭州10小時高鐵可達
    據合肥晚報報導,7月1日,鐵路部門將再次調整列車運行圖。昨日記者從合肥站獲悉,因配合徐蘭高速線寶雞南至蘭州西段即將開通,合肥至蘭州可經蚌埠南、徐州東、鄭州東、西安北接續高鐵至蘭州西,由原普速車22小時47分縮短至10小時之內。 「新圖實施後,合肥站管轄的合肥火車站和合肥南站將共開行旅客列車206對,增加4.5對。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