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新徵程】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安徽

2020-12-05 合肥網

  記者12月19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科技部印發通知批准依託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在皖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達10家,其中依託企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6家。

  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省科技廳推薦,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以教育、司法、醫療、車載、客服、智能家居等領域產業應用需求為牽引,重點開展面向認知計算的深度學習共性技術、知識自動構建與推理技術等認知智能基礎理論的研究,突破人機互動技術、智能評測技術、智能輔助審判技術和認知醫療技術等認知智能支撐技術。該實驗室是我國在人工智慧高級階段——認知智能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原標題: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安徽

聲明: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吳曉雯

相關焦點

  • 科大訊飛承建國內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日前,科技部正式設立第一個人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一實驗室交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來承建。  「科大訊飛承擔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藉助更高的平臺和勢能,進一步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認知智能領域的源頭核心技術、科技人才和行業數據資源,助力我國在認知智能的技術和產業走在世界前列,為我國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國平告訴記者。
  • 我國首個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新華社報導,我國首個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13日在合肥成立,將借鑑人腦機制攻關人工智慧技術,推進類腦神經晶片、類腦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發展。 據央廣網報導,5月13日上午,「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合肥)類腦智能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辦。
  • 安徽提出爭創量子、能源與人工智慧三個國家實驗室
    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安徽省政府8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安徽將結合自身優勢、瞄準國際前沿,在量子科技、能源、人工智慧三大領域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在此基礎上,安徽省政府提出進一步夯實量子信息科研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推動量子科技領域創新突破,著力打造承載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重大創新平臺,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安徽合肥是目前國家批准建設的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擁有全球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核聚變實驗裝置,以及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重點科研機構。
  • 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武漢
    圖為,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 成莉玲 攝­  中新網武漢6月3日電 (付麗 張靜 徐金波)3日,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此間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揭牌。至此,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武漢。
  • 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前言2010年10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專家在安徽蚌埠召開會議,對依託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計劃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實驗室建設計劃合理可行,措施得當,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該實驗室的建設計劃。同年12月,依託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建設成功。
  • 安徽爭取更多國家實驗室等平臺落戶
    4月12日,記者獲悉,日前安徽出臺政策要求進一步加強全省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工作,聚焦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重點項目。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安徽省將加大穩定有效投資力度,提升供給質量和中長期供給能力。
  • 安徽新添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安徽新添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尤其是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著一個地區的創新能力。在西方,國家實驗室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載體,譬如美國的勞倫斯伯克利、布魯克海文、橡樹嶺、阿貢等國家實驗室,均享譽全球,它們履行國家使命,由國家投資,投入科研經費大都在數十億美元以上,由此培養了一大批諾貝爾獎得主。
  • 安徽大學終於要迎來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年1月14日下午,安徽大學智能感知材料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在磬苑校區行政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省科技廳國家實驗室與創新基地建設處副處長楊燕珍,副校長、實驗室主任俞本立,副校長錢家盛出席會議。
  • 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和你對話的機器人讀懂你情緒的同時也可展現自身情感,你使用的手機因植入神經晶片而變成真正智能化的夥伴昨天,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揭牌成立,這也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 安徽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在合肥掛牌成立
    安青網訊6月28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位造合肥分中心(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在合肥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安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永存、副校長鄭明東,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出席儀式。郭永存和嚴建文共同為中心掛牌。
  • 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咱馬欄山了!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王為薇【核心提示】3月31日上午,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舉行掛牌儀式。別看實驗室規格很高,來頭不小,其實,它挺接地氣的。實驗室有「三做」「三不做」首先,我們來Get一下這個實驗室的「高大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覆同意在湖南廣播電視臺設立的、5G高新視頻方向唯一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
  • 合肥網第e時間:安徽省部共建茶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1月16日,記者從省農委獲悉,國家科技部與省政府將建設「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悉,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實驗室定位於茶產業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形成了茶樹生理生態與種質創新、茶樹次生代謝與品質化學、茶的健康功能及作用機制、茶葉質量安全與加工利用四個研究方向;圍繞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進行了長期研究,率先啟動茶樹基因組計劃,並建立了國際上首個茶樹基因組BAC文庫;建立了茶葉化合物資料庫;研究集成了茶樹主要次生代謝物的檢測方法體系;發現了兒茶素、咖啡鹼等成分新的代謝途徑及相關的保健功效
  • 陝西省首個市級氣象計量實驗室落戶西安
    原標題:陝西省首個市級氣象計量實驗室落戶西安 本報訊 (通訊員 高山 記者 李欣澤)1月11日,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日前,全省首個市級「氣象計量檢定標準化實驗室」在西安市氣象局建成,這也是全國首批完成的市級氣象計量實驗室。
  • 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基地落戶園區
    1月21日上午,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基地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企業——江蘇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又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布局園區。未來該基地將重點開展針對於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的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深化產學研創新合作模式,加速環境保護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發布日期:2018-10-31 07:0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會30日在蘇州大學舉行,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 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開建
    新華社合肥12月24日電(記者 馬姝瑞 劉美子)12月24日,面向一系列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的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建設。
  • 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我校側記
    不為人知的是,它同時帶有的標籤是煤炭充填開採方面「國內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日前,這個實驗室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的驗收,標誌著山東科技大學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一個專注於「綠色開採」、高度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國字號實驗室,它的作用如何?緣何落戶山東科技大學?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記者近日對其進行深度探訪。
  • 重慶新增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6月28日,科技部與重慶市省部共建了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成立,它們分別是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將以強聲學與聲學效應、多模態影像監控與智能精準治療、超聲治療臨床研究與大數據為3個研究方向,搭建成為以超聲治療為代表的微無創醫學平臺。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路徑一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合肥將全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機制。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落戶合肥,開展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