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揭牌

2020-12-05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戴曉曉)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科技產業布局的重中之重。1月23日,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在深圳福田區揭牌,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和國家有關戰略部署超前布局。

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設立的4家實驗室之一,其圍繞網絡通信、人工智慧、網絡安全三大學術方向開展科研工作並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研任務,也是深圳籌建國家實驗室的主要載體與基本依託。

此次,在深圳市科創委、福田區政府與鵬城實驗室的共同努力之下,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落戶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將致力在重點學科上取得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並帶動輻射相關應用學科的發展,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與人才聚集效應。

據介紹,該研發中心將首批入駐3個科研項目,計劃圍繞AI金融與金融信息學,充分發揮團隊在人工智慧技術、機器學習理論等方面的研發實力;開展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探索和應用,解決銀行業在發展變革中面臨的相關問題;構建基於雲端的個體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進而建成一體化個體健康管理系統。

同時,該研發中心還將聚焦人工智慧理論基礎及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研究,帶動和輻射相關應用學科和人工智慧上下遊產業的發展,加快人工智慧領域在深圳市產業、醫療、交通等方面的應用與研發,進一步在城市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作用,進而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帶來良好的資本聚集效益與人才集聚效益,並助力深圳打造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目前,鵬城實驗室已設有網絡通信、人工智慧、網絡安全、機器人、量子計算5個研究中心,形成12位院士、5個研究中心、7個科研項目和6個院士工作室的科研學術布局,全年有近300位科研學術人員參與院士領軍的團隊集體攻關。

相關焦點

  • 鵬城實驗室成立一年成果豐碩,目標建成國家實驗室
    目前實驗室已部署了包括雲腦開源平臺與智能應用項目在內的8個科研項目,申請了國家發改委的人工智慧平臺建設項目、工信部等重點項目,與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共建鵬城大科學裝置,通過項目研究中心和學術研究中心雙輪驅動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舉辦了包括新一代人工智慧院士高峰論壇、未來網絡技術國際研討會等多項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學術活動,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立了人工智慧國際研發中心。
  • 「原創」鵬城實驗室、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灣實驗室……重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文 鍾華登/圖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鍾海重點介紹了鵬城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基礎設施
  • 鵬城實驗室精彩亮相2020海交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姚李茜冰、鄭嘉良、記者皮澤紅報導 12月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在廣州市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鵬城實驗室海外高端人才特裝展區精彩亮相。
  • 鵬城實驗室一年吸引12名院士
    2018年11月26日,由鵬城實驗室主辦的2018鵬城VR+AI學術研討會舉行,與會院士、專家圍繞虛擬實境及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未來展開熱議。12月17日,由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新一代人工智慧院士高峰論壇在深圳前海舉行,標誌著實驗室進入了快速啟動的新階段。
  • 中國移動與鵬城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揭牌中國移動粵港澳大...
    11月20日,在中國移動2020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與鵬城實驗室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及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廣東省副省長王曦,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副總經理高同慶,鵬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常務副主任鄒鵬出席成立儀式並揭牌。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基金管理處處長陳穎(左)、深圳市科協副主席張治平(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徐恪(右)緊接著是鵬城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成立揭牌儀式。鵬城實驗室歡迎全國以及海外畢業的博士生到鵬城實驗室做博士後。
  • 鵬城實驗室與華為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基本型
    鵬城雲腦運維中心鵬城雲腦機房重大突破,科研先行——從探尋地球深海「冷泉」生態的奧秘,到研究組成世界基本粒子的玄妙,一批大科學裝置相繼落子粵港澳大灣區,以「國之重器」萬鈞之力,瞄準科技創新,助力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華為協辦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鵬城實驗室發展AI人才
    1月18日,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幕。自2019年10月賽事啟動之來,這屆大會就營造出了人工智慧創新創造氛圍,促進產業、學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並牽引出國內最優秀的AI 人才和算法的力量。
  • 科大訊飛攜手鵬城實驗室 AI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
    5月9日,科大訊飛和鵬城實驗室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鵬城實驗室舉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等出席儀式,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代表雙方籤約。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深化人工智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布局,共同促進智慧醫療和多語種智能語音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及應用研發落地的深度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科技創新引擎。
  • 鵬城實驗室與科大訊飛攜手合作 推進大灣區智慧醫療「新基建」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吳英敏 通訊員 商笑野)日前,鵬城實驗室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鵬城實驗室舉行,在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等見證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代表雙方籤約。
  • 奇安信攜手鵬城實驗室 共建「AI靶場
    8月17日消息,奇安信宣布與鵬城實驗室聯合建立了基於數據安全的「AI靶場」, 以有效應對人工智慧自身面臨的安全風險,以及人工智慧應用所導致的數據安全風險與治理挑戰。據悉,該靶場一期項目建設即將完成。
  • 國內首個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中國通號旗下通號工程局集團與湖南視覺偉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籤約,共同為國內首家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為推進我國智能軌道交通建設貢獻力量。 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由通號工程局集團、湖南視覺偉業、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聯合成立,旨在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更多人工智慧前瞻技術應用到鐵路安防建設中,致力於打造「鐵路視頻監控雲平臺系統」及「周界報警系統」,逐步實現鐵路安防系統由之前的「人工完成工作」轉變為由「智能化系統替代完成」的智慧升級宏偉目標,為智慧鐵路建設提供更多技術保障。
  • 邦盛科技與鵬城實驗室達成合作
    近日,邦盛科技與鵬城實驗室建立合作。核心技術「流立方」將為鵬城實驗室大數據統一管理及智能推演支撐平臺提供高性能的技術方案,支持網絡仿真平臺安全事件數據和狀態數據的實時攻擊檢測。鵬城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創新型廣東,推進深圳率先建設現代化先行區的重大部署,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 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6月5日電(葉雨桐 王長青)5月30日下午,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341會議室隆重舉行。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喬輝、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邱若娟、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李愛軍、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教導員王智江、自動化學院分團委書記王希、自動化學院實驗中心主任王長青、實驗中心支部書記侯震、實驗中心副主任劉文泉、第六鏡科技創始人劉闖、第六鏡科技聯合創始人葉雨桐等出席本次揭牌儀式。
  • 六成錢來自市場,鵬城實驗室亮了
    同時,集成電路、8K超高清、生物醫藥等創新基礎設施也達到42個,總投資1016億元;智能製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礎設施25個,總投資651億元。二、4119億元包含哪些項目?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平臺會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鍾海對幾大重磅科研基礎設施項目做了解讀。
  • 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共建鵬城雲腦Ⅱ,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
    2019年11月29日,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在深圳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一期,正式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這是鯤鵬計算產業在科研領域的重大進展。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茂,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等一行出席了發布會。
  • 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
    原標題: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深圳新聞網訊 作為廣東省網絡信息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創新載體,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新進展。10月11日下午,鵬城實驗室舉行了首批共建合作單位籤約儀式,分別與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計算機信息領域的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開發創新平臺代表籤約。鵬城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四家省實驗室之一,是由廣東省政府批准、深圳市政府投資組建的廣東省實驗室,於2017年12月22日正式啟動。該實驗室也是深圳在網絡與通信、信息處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大領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創新載體之一。
  • 高文:鵬城實驗室的實踐與探索——兼論國家實驗室建設定位
    如何在新環境下,利用新型舉國體制布局建設國家實驗室,沒有現成模式可以使用,體制機制上必須獨立探索。國家實驗室在人才上應當是由國內最優秀的科研團隊按需組成的面向特定攻關任務的國家隊,在基礎設施上應當是最先進完整的,但同時可以與其他各類科研機構、大學、企業研發機構在人才和設施上形成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格局。
  • 深海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採礦科技中心揭牌
    10月10日,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國文清赴長沙礦冶院為深海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採礦科技中心揭牌,現場調研中心建設情況,並對長沙礦冶院科技業務未來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海洋採礦科技中心由海洋採礦大數據中心、深海採礦技術成果展示區、科普教育展館等組成,承載著海洋採礦大數據集成、分析與應用,深海採礦技術成果展示,海洋知識普及與海洋文化傳播的使命,是「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深圳鵬城實驗室建成三個大科學裝置
    新華網深圳3月29日電(記者陳宇軒)深圳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29日發布消息稱,該實驗室與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開展合作,已經初步建成「雲腦」「靶場」「雲網」三個大科學裝置。大科學裝置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具備大科學裝置是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典型標誌。據鵬城實驗室介紹,「雲腦」的作用是面向全國提供分布式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未來的計算能力預計可以達到1E ops,存儲容量預計達到200PB,有望成為軟硬體一體化的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