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9:05分,第一班從玉林飛往北京的航班順利起飛,玉林福綿機場正式通航了!早在2016年就聽到了家鄉玉林要建機場的消息,後面輾轉多地工作,關注就少了很多。經過四年的建設,它終於通航了!
通航首班航班,必須要有個儀式
在外地工作的親朋戚友紛紛打聽開通了哪些航線,盤算著能不能節假日飛回來;在家的人呢則是盤算著要去哪裡,從玉林起飛能節省多少時間和錢。有機場跟沒有機場真的不一樣,有了機場,就多了一種選擇,以前是沒得選,現在則是看需不需要,畢竟玉林市的人口有接近737萬,乘坐飛機出行的需求是足以撐起一座機場的。
飛往北京的福綿機場通航首班航班的乘客登機嘍
我是在想,機場對本地的發展有何好處。最頂層好處就是人員流動速度加快!飛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快速將人員從A地運送到B地,無論是本地人要出去還是外地人要進來,坐飛機,900公裡每小時,比坐高鐵還要快幾倍,效率的提高能提升人的出行意願,人流動起來了,各種商業機會就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就會出現了。玉林人口眾多,同時又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誕生了像玉柴這類大型企業,完全可以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研發營銷在發達地區,生產放在玉林地區完全沒問題。以前沒通航,總部來個人要等幾天,有些需要密切溝通協同的生產任務就受到影響,導致一些企業即使發現玉林條件很好,適合建廠,也因為人員交流不方便而轉到其他更方便的地方。現在飛機通航了,總部來人幾個小時就到了,那麼或許在玉林建設工廠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我覺得承接深圳的生產轉移是個很好的方向。
那麼機場對我有什麼好處呢?現在開通了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昆明、杭州、海口七個城市的航班,我去這幾個地方辦事、旅遊、出差就方便多了。離玉林最近的深圳,自己開車去要6個小時左右,高鐵又還沒開通,以前最快就是自己開車去,有了航班,要急著去深圳或者從深圳回來,飛機一個小時就到了,多爽啊。要去另外留個城市,要麼花三個小時去南寧,從南寧出發坐飛機;要麼就是坐火車,有的還要換乘,時間長的要30多小時,太煎熬了,體驗極差。有航班直達,何必受罪呢?
海南航空執飛的玉林—北京航班順利起飛
新機場已經啟用,它的好處還待慢慢挖掘。有一點是確定的,有跟沒有,是質的變化。玉林福綿機場是國內民航運輸支線機場,航站樓面積2.11萬平方米,飛行區等級指標4C,設C類機位7個。跑道長度2600米,寬度45米,波音737級別的客機可以起降。按滿足到2030年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人數392人次、貨郵吞吐量5000噸的目標設計。
深圳的老闆們,又一個優質的生產基地成型了,非常歡迎過來考察,投資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