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凌晨,蘋果方面在Apple Park舉行了「科技春晚」的「下半場」,並推出了承載外界大量關注的iPhone 12系列四款新機。而其所配備致敬經典的設計語言、「Ceramic Shield」玻璃、XDR OLED屏幕、杜比視界4K 60FPS視頻拍攝,以及性能強大的A14處理器,也讓5499元起售的iPhone 12系列在今年Android旗艦機型普遍漲價的情況下,儼然有著不錯的性價比表現。
除了我們已經在相關內容中介紹過的iPhone 12系列之外,在這次發布會前段所介紹的新品——HomePod Mini也同樣引發了外界的眾多關注。而其再海外市場僅為99美元,國內749元的價格,也使得其成為了兩年前蘋果首款智能音箱HomePod的「SE版」。並且對於這款產品外界也普遍認為,HomePod Mini可以看做是蘋果終於在智能音箱市場上找到了一條更為合適的道路。
作為HomePod產品線的新成員,HomePod Mini由早前HomePod的圓柱形變成了上下削平的圓球形,身高僅為84.3mm,重量則是345g。其機身外部包覆了標誌性的網狀透音材質,頂部配備背光觸控屏,可以控制音量、播放/暫停,並且當用戶呼喚Siri時,這塊屏幕還能發出彩光。即便是僅從外觀方面來看,HomePod mini的造型可以說是非常的「蘋果」了。
雖然HomePod Mini是個僅有拳頭大小的設備,但其在內部卻依舊別有乾坤。據悉蘋果為HomePod Mini定製了全頻驅動單元,由釹磁體和一對振動抵消無源輻射器驅動,並內置一個向下的聲波導搭配兩個輻射器以及導波錐,可將聲音流向下引導至揚聲器底部並向外導出,使得播放的聲音能夠向著360°進行均勻散布。並且除了三組向外的麥克風外,HomePod Mini還有一組向內的麥克風,專門用於抵消自身發出的聲響,以提升收音的能力。
而在功能性方面,HomePod mini除了能夠播放Apple Music與播客等音頻內容外,還可以通過放置多個HomePod mini組建音場更加寬闊的立體聲組。與此同時,HomePod Mini還加入了「對講機」功能,可以指定特定設備或對全部設備進行廣播,以及雙向的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在硬體配置上HomePod Mini所搭載的是與Apple Watch Series 5相同的S5處理器。依靠這枚性能不俗的晶片,HomePod mini還實現了計算音頻(Computational audio)技術。根據官方的介紹,計算音頻可以讓HomePod Mini每秒測量並且調節180次響度及動態範圍,並通過與軟體系統的協作,能夠實現在音樂播放前對其進行預先調優,分析音樂的獨有特性,以及運用複雜的調音模型優化音量和調整動態範圍,並實時控制驅動單元與無源輻射器的活動。
事實上,HomePod Mini的計算音頻技術應該是從HomePod上就一脈相承,其是蘋果為了解決音箱產品如何融入家庭環境的成果。通常,普通家庭家是基本不會考慮聲學處理,更不會專門去打造「聽音室」,所以以低頻駐波為代表的環境幹擾就會對音箱的效果產生極大影響。在HomePod上,蘋果選擇用六麥克風陣列加一個低頻校準麥克風,以及A8晶片所組成的豪華硬體組合,直接對低頻輸出進行校正與調整,而在定位相對較低的HomePod Mini上,則選擇通過軟體輔助實現這一功能。
除了作為一款智能音箱產品頗為重要的音頻能力外,HomePod Mini其實在IoT領域也有著不俗的力。通過搭載U1晶片(用於空間感知的超寬頻晶片),HomePod mini具備了UWB(超寬頻技術)功能,搭配同樣有著U1晶片的iPhone 12系列以及更早的iPhone 11系列,就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室內定位,並且當用戶用這幾款機型靠近HomePod Mini時,後者也將進行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的全方位信息反饋。搭配上Siri,HomePod mini可以通過語音對智能家居產品聯動這樣的基礎功能,也實現了與iOS的捷徑的結合,並進一步釋放了HomeKit體系的潛力。
事實上,HomePod Mini這款產品最大的意義,或許是其有望成為幫助蘋果在智能音箱市場站穩腳跟的產品。如果說此前249美元起售的HomePod,只能讓其成為一款蘋果全家桶用戶會感興趣的產品,那麼僅為99美元的HomePod Mini,則可能會讓只有iPhone的用戶也有興趣入手,因此在目標受眾群體的規模上顯然擴大了不止一倍。
事實上HomePod之所以此前上市後就沒有濺起太大的水花,問題可能就出現在市場定位的失誤上,而不是這款產品本身不夠出色。早前知名音響雜誌《What Hi-Fi》認為,在HomePod的這一價位上,其有著最好的音質。可是智能音箱的用戶雖然嘴上說著關心音質,但從海外市場的亞馬遜echo與Google Home Mini,到國內市場的小米小愛同學和阿里天貓精靈的熱賣,其實都在說明一個事實,價格才是這類產品最為關鍵的一項指標。
按照早前爆料人士的說法,即便HomePod的價格高達249美元,但依然是虧本買賣,並且此後更是降價至199美元,在蘋果幾乎從未將一款當時還沒有推出後續機型的產品進行如此幅度「跳水」的情況,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其對智能音箱產品的重視,寧可虧本賣也要打開銷量,然而可惜的是,降價後HomePod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依舊還是太貴。
眾所周知,音樂體驗的主觀性其實是非常強的,這就導致在很多人看來這幾乎一門「玄學」,也就導致發燒友往往會更傾向於選擇傳統廠商的產品。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HomePod在音質上的優勢並不是太好感知,並且也並沒有那麼的在意。所以這就造成HomePod的命運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其再音質上吸引不了發燒友,在價格上又將普通消費者拒之門外。
而售價僅為99美元/749元的HomePod Mini,無疑是蘋果在遭遇了HomePod市場反響平平之後,及時調整的產物。除了補齊價格這方面的短板,並保留了外觀、交互、音質等其他同類產品少有的優勢,也使得其能夠有資格成為iOS用戶的第一款蘋果音箱。
雖然把HomePod Mini比作新款iPhone SE或許不太恰當,但這兩個產品卻可能有著類似的思路。對於想要體驗蘋果這套生態但預算不多的消費者來說,其選擇降低了入門的門檻,同時針對已經加入這一生態的用戶,在覺得HomePod太貴的情況下,HomePod Mini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音質和智能化等方面的體驗與其他智能音箱產品有了一定的區分度,同時價格又沒有高出一個數量級的情況下,HomePod Mini顯然要比HomePod更適合在當下,已經被亞馬遜、谷歌、小米,以及阿里等品牌完成市場教育的智能音箱市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