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若樸 假裝發自 McEnery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I love machine learning, especially since I’m a machine, learning. 」—— Siri
與Google相比,今天凌晨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節奏超快。
蘋果一口氣連續發布了多款軟硬體新產品、新服務。比方各種作業系統,包括iOS 11、macOS High Sierra、watchOS 4;新款iPad Pro;全新的iMac Pro;以及多年以來的又一款新產品:HomePod。
整場WWDC有一個因素貫穿始終,那就是機器學習。長期以來蘋果都被認為在人工智慧方面進展緩慢,但蘋果顯然不甘落後。
到底蘋果秀了哪些AI肌肉?咱們一個一個說。
CoreML
我們來念一遍WWDC的全稱: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在iOS 11更好的Siri、手機上的AR背後,自然是面向開發者的新工具。Core ML就是蘋果新推出的,面向開發者的機器學習框架。
蘋果說,Core ML讓開發者更容易把機器學習用到App裡,文本分析、人臉識別等等功能,都可以依靠這個工具。蘋果說,用了Core ML,iPhone上的人臉識別比Google Pixel上快6倍。
Core ML支持所有主要的神經網絡:深度神經網絡(DNN)、遞歸神經網絡(RNN)、卷積神經網絡(CNN),除此之外,它還支持SVM(支持向量機)、以及線性模型和樹集成。
在Core ML的支持下,開發者可以把訓練完成的機器學習模型,封裝進App之中。
蘋果強調用戶隱私的一貫風格,在Core ML中也有承襲。Core ML讓所有的機器學習計算都在iOS設備本地進行。
除了能支持超過30層的深度學習模型之外,Core ML還支持Tree ensembles,SVM和廣義線性模型。
Core ML還能無縫切換於CPU和GPU之間,以提供最強的性能和效率。目前Core ML提供視覺和自然語言兩個API。
關於Core ML的更多細節,請訪問: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cumentation/coreml
想要獲取Core ML開發工具,可以訪問如下網址:
https://pypi.python.org/pypi/coremltools
順便說一句,蘋果還為開發者推出了AR開發工具包ARKit。
Siri
在iOS 11中,Siri得到了一次大升級。
早在上個月,就有傳聞稱蘋果要讓Siri支持更多的App,從只能假裝陪你聊天、用用iOS的原生功能,到可以操作你手機裡安裝的App。
傳聞實現了,蘋果在WWDC上宣布,Siri支持一系列第三方應用,包括微信,這個功能,叫做Siri Kit。
不過,蘋果怎麼會被傳聞完全說中。
除了支持第三方應用,Siri還有更厲害的招數:更自然的語音、實時翻譯、更精準的預測。
蘋果負責技術的副總裁Craig Federighi說,「我們用深度學習為Siri打造了更自然、更富有表達力的聲音。」
緊接著,他播放了英文版Siri的聲音,男聲版就講了本文開頭的那個冷笑話。不知道母語者感覺如何,量子位的母語不是英語,聽起來,的確感覺與真人差異不大。不過,在後來展示實時翻譯的時候,他又讓Siri說了一下中文,聽起來雖然比現在有很大提升,但終究還是像個機器。
實時翻譯,就是在你用英語問Siri「How do you say … in Chinese?」,Siri就會立刻把你的話翻譯成漢字顯示在屏幕上,還要用中文給你念一遍。
這個實時翻譯功能首先支持英譯漢、西、意、法、德。
另外,Siri藉助機器學習,還能更了解用戶的興趣,可以據此推薦新聞、幫用戶回復消息,或者根據用戶在瀏覽器中完成的訂票行為,要求幫用戶在日曆上添加事件。
HomePod
對,HomePod就是傳說中的蘋果智能音箱。售價349美元。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個國家首發,不過正式發布也要等到今年12月。其他國家和地區要等到明年發售。
這個新產品的發布,不僅僅是蘋果全家桶又增了一項,而是再次確認了新趨勢的不可阻擋。隨著Apple Siri的發布,美國市值最高的三家科技巨頭:蘋果、Google、亞馬遜,全部加入到智能音箱市場的爭奪之中。
就在蘋果發布會開始前幾天,Google宣布Google Home智能音箱將於月底在加拿大發售,並隨即啟動預售,而且官方還降價促銷。不過,最近幾天Home也出現了問題,不少用戶反饋這個智能音箱失去響應。
基本情況
△量子位註:目前Google Home官網打折,從6月4日開始,售價下調至109美元。
HomePod高度約7英寸,底部設有7個環繞喇叭,內置低音炮,整個產品由A8晶片控制,支持實時聲音建模。通過晶片,HomePod可以完成聲場設置、降噪和語音識別工作,而且還能對空間進行識別調整。
音質
畢竟是音箱,怎麼也得談談音質。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蘋果大談HomePod音質如何如何好,不過目前還無法確切得知。因為今天的HomePod只能看,不能摸,而且現場的展品也沒有發出聲音。
另外兩家,Home能提供更豐富的環繞音質,Echo在低音方面有缺陷,但也有人覺得更自然。最近Home升級之後,也能支持藍牙播放了,在這點上終於追上Echo。這兩個設備都支持Pandora、Spotify。
當然區別還是有一些,Echo支持Amazon Music;而Home支持Google Play Musci、YouTube Red;HomePod顯然支持Apple Music。
語音控制
智能音箱主要使用語音交互來控制音樂播放、搜索、智能家居等。Echo的喚醒指令比較豐富:Hey Alexa、Alexa、Amazon、Echo、computer都行。而Home的喚醒指令是:OK, Google以及Hey, Google。HomePod肯定要用:Hey Siri。
這些產品都使用了遠場語音識別技術,Echo和Home能在15米外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HomePod據說距離更遠。
在硬體方面,Amazon Echo使用6+1配置的環形麥克風陣列,而Google Home使用的是雙麥克風方案。Echo能更好的對聲源方向進行定位。而蘋果發布的HomePod使用了6個麥克風進行聲音採集。
虛擬助手
每個智能音箱內部,都住著一個人工智慧程序。Echo住的是Alexa,Google Home住的是Google Assistant。HomePod住著Siri。
在使用體驗方面,Google Assistant能夠從網上獲取更多的信息,因而也能更好的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而Alexa更擅長處理購物相關的請求。而關於Siri,目前可以在各位的蘋果手機上試驗一下。
Google Assistant在語音交互方面更進一步,能夠根據前一個問題,繼續回答用戶的相關追問。毫無疑問,在問答方面Google優勢明顯。
蘋果發布的信息顯示,HomePod目前可以播放音樂、新聞、天氣及股票等信息,設置提醒,通報交通和附近的狀況,並與HomeKit集成用於控制智能家居設備。
當然,以上所有智能音箱的語音交互都得通過英語完成。
功能擴展
Home目前有200個第三方技能,可以幫助用戶從達美樂訂購披薩,也能從Uber叫車。但是Echo已經掌握了超過11000個新技能,而且能向Google Calendar添加事件、從Gmail裡提取行程細節,這些反而Home都做不到。
Echo可以幫你免費打電話或發簡訊給任何一個使用Echo設備或Alexa App的用戶。而Google Home現在可以給手機打電話了。
Google的產品支持多用戶和多房間功能,Home可以辨認最多六位用戶的聲音,並且能無縫切換不同用戶的帳號和設置。
而Amazon的用戶得跟Echo說「切換帳戶到某某」才行。Home能在不同的房間同步音頻,而Echo現在還不行。
目前HomePod這方面的表現還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見,未來正式發售時,Siri一定會有更大幅度的更新,支持這個全新的硬體。
競爭解析
智能音箱這個市場,亞馬遜是絕對的先行者。
2014年11月6日,亞馬遜面向會員和受邀用戶推出了Echo。這款產品於2015年6月23日在美國正式發售。目前,亞馬遜共有三款不同型號的Echo系列產品在售。價格從50美元-230美元不等,瞄準不同用戶群。
Google扮演了追趕者的角色。2016年5月,Google在I/O大會上正式發布Home。2017年5月的I/O大會上,Home發布了一些新功能。不過目前Google Home仍然只有一款型號在售,但可選擇的配色方案更豐富。
來自eMarketer的報告顯示,智能音箱市場Amazon Echo一家獨大,佔據70%的市場份額,Google Home的份額為23%。其餘所有人分享5%。現在蘋果也殺進來了,不知道這個格局未來會怎樣發展。
從這個格局來看,Google對蘋果的入局反應最大也是情理之中。
實際上,當年Amazon Echo推出的時候並不受到重視,然而時至今日,這款產品累積銷售額據稱已達10億美元,還有市場分析機構預測,到2020年Amazon的智能音箱銷售額將達100億美元,產品銷量過億。
調查也顯示,美國市場各年齡段的用戶,對於語音控制設備的使用量,也呈現出了明顯的增加。這也是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發展的一個結果。
智能音箱看起來好像「並不複雜」,但實際上卻需要語音識別、語義分析、虛擬助手等諸多領域的人工智慧技術在背後支撐。
其他要點
iOS 11
通過iCloud可將iMessage裡的對話內容進行雲端同步;iMessage還加入了Apple Pay,可直接在對話中進行轉帳。
Siri將支持微信等更多應用,並通過深度學習可以理解用戶言語,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知曉興趣愛好等,甚至可以預知用戶即將開啟的App。
新版Camera將會支持HEVC編碼格式,每張照片的壓縮率將為此前的兩倍。iOS 11還可以從Live視頻中提取靜態圖片。
iOS 11還重新設計了控制中心和通知中心。iOS 11還針對中國市場加入了二維碼掃描、詐騙簡訊識別、拼音鍵盤以及上海話語音識別等功能。
除此以外,macOS High Sierra提供了性能更好的Safari瀏覽器,新的Mail更好的支持搜索並減少存儲空間。
硬體
新款iPad Pro發布。支持10小時的續航時間,12核蘋果A10處理器,圖像性能提升40%,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支持4K視頻的錄製。新款iPad Pro有10.5和12.9英寸兩種尺寸,售價649和799美元起。
全新iMac Pro發布,全線產品均配備27英寸5K屏幕、128GB ECC內存、4TB SSD硬碟,並搭配全新的工作站級顯卡Radeon Vega。iMac Pro會配備8核、10核、18核的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價格4999美元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