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14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研發出嶄新的防水及防油物料,能應用於衣物、廚具和軍事等方面。在技術上,這一物料使得不洗衣服成為可能。這項研究由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王立秋帶領。研究人員製造出「互連疏液結構」的防水防油物料,只要將它覆蓋於紡織品、金屬、玻璃等表面上,便能達到防油防水的效果。
王立秋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相關產品只能防水,較少能做到防油。此外,這些產品一般都使用了化學方法達到防水效果,成本較高並會造成環境汙染,而港大研發的這一新物料以純物理方法即可防水防油。
參與這項研究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博士朱平安表示,理想的高性能防水防油物料要滿足良好防水防油性、耐久性、可大面積製備、成本低廉4項要求。防水能力和強韌度難以兼容是研究團隊遇到的一項挑戰。新物料的設計模仿了節肢動物跳蟲的表皮構造,以增加物料的強韌度和防水能力,有效地解決了防水能力和強韌度難以兼容的矛盾。
此外,研究人員在研發物料時以「液滴微流控」方法造出「多孔疏液表面」,能製造出大面積的物料,並精確控制物料的表面結構。據介紹,這一製造方法成本較低,每平方米只需0.7港元至1.3港元。
有關研究文章已於《自然通訊》發表。目前,港大已經就這項研發申請了專利,預計未來2年至3年能應用在日常用品上。
全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5823
來源:新華網
聲明:凡本平臺註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並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我們的微博:高分子科學前沿,歡迎和我們互動。
添加主編為好友(微信號:gfzkxqy,請備註:名字-單位-研究方向),邀請您加入學術圈、企業界、碩博聯盟、北美、歐洲、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醯亞胺等一系列技術交流群。同時可以在菜單中回復「交流群」,獲取群目錄。
投稿 薦稿 合作:editor@polysc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