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建築與海洋生物學者合作研製創新3D列印人工礁盤 重建香港...

2021-01-13 澎湃新聞
香港大學建築與海洋生物學者合作研製創新3D列印人工礁盤 重建香港水域珊瑚群落 保育生物多樣性

2020-09-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新聞稿已於2020年8月4日發放)

珊瑚礁盤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供珊瑚碎片附著生長,提高存活的機會。(圖片鳴謝: 漁護署)

珊瑚礁盤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供珊瑚碎片附著生長,提高存活的機會。(圖片鳴謝: Vriko Yu)

香港大學(港大)的建築學者和海洋生物學家合作,研發創新的珊瑚復育方法,利用3D設計和列印技術,製成「珊瑚礁盤」給碎落的珊瑚依附生長,藉以加快香港水域珊瑚復育的進程。

今次的珊瑚復育項目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委託進行,是政府積極管理海下灣海岸公園珊瑚群落的一個環節。港大建築學院製作及物料科技實驗室轄下的機械製作實驗室,與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合作,研製可供珊瑚依附生長的人工珊瑚礁盤,並追蹤監察珊瑚群落在海岸公園的生長發展。

 

珊瑚礁盤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供珊瑚碎片附著生長,提高存活的機會。(圖片鳴謝: Vriko Yu)

海下灣海岸公園是認識海洋生物的熱點,有著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環境。那裡的珊瑚群落,佔全港造礁珊瑚品種的四分之三以上,魚類有120多種。然而,受生物侵蝕現象影響,棲息的珊瑚礁生態環境近年逐漸惡化,2015-2016年的珊瑚白化和局部死亡事件,揭示了本港珊瑚群落生長面對的危機。

研究團隊於2020年7月,在海岸公園內三個選定地點(珊瑚灘、磨洲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生物中心附近的避風港)的海底,設置由機械製作實驗室設計及製作的3D列印珊瑚礁盤,總佔地約40平方米,把珊瑚碎片移植在珊瑚礁盤上。

珊瑚碎片脫離珊瑚主體後一般難以存活,珊瑚礁盤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供珊瑚碎片附著穩固生長,給予它們第二次存活的機會。同時,珊瑚磚能減少沉積物堆積,藉以消除對珊瑚生長的其中一個主要威脅,提高珊瑚復育的成效。

讓珊瑚活得更豐盛

珊瑚礁盤設計的靈感來自珊瑚特有的生長形態,並因應本港水域情況作出適當調整。團隊運用3D粘土列印技術,將一般赤陶土列印出128塊直徑600mm的礁石,然後在窯中以攝氏1125度高溫燒成陶土(陶瓷),礁石的成份物料比傳統的混凝土和金屬材料更加環保。

團隊選擇了海岸公園史上最常見的三種珊瑚物種進行研究,當中包括鹿角珊瑚(Acropora)、扁腦珊瑚(Platygyr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它們具有不同的生長形態,分別為分支狀的鹿角珊瑚、團塊狀的扁腦珊瑚,以及呈板塊狀的十字牡丹珊瑚,組合成一個多元聚集的生態環境。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海洋科學家將測試三種珊瑚的不同組合,包括單一、混合和混養三種保育模式,對生態復育的影響,並在未來的一年半內持續監測珊瑚礁盤的應用。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珊瑚礁盤作為珊瑚復育的新出路,既可加快修復珊瑚,亦能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珊瑚礁退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團隊希望能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提供切合當地環境而設計的3D列印珊瑚礁盤,與各地分享本港的珊瑚復育經驗,協助當地珊瑚群落的復育發展。

團隊運用3D粘土列印技術,將一般赤陶土列印出128塊直徑為600mm的礁石。(圖片鳴謝:  Christian J. Lange)

團隊運用3D粘土列印技術,將一般赤陶土列印出128塊直徑為600mm的礁石。(圖片鳴謝:  Christian J. Lange)

團隊將珊瑚碎片移植到珊瑚礁盤上,總佔地約40平方米。(圖片鳴謝:  Christian J. Lange)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聚焦川港合作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實習生 張弋凌宇11月24日,以「創新科技 川港合作新動力」為主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30餘位川港大咖通過線下大型論壇、研討會、交流活動、以及在線同步直播與在線展覽等方式,圍繞不同領域展開討論,拓展川港合作機遇。
  •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張江高科-上海頻道...
    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我在上海這幾天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上海的科技發展和創新理念。」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學生羅冠鋒說。昨天,2017「未來之星·從香港出發———上海創新創業之旅」在復旦大學舉行結業典禮。  本次活動由市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
  • 港大醫學團隊獲國家資助 研發3D列印人體器官組織
    摘要2019年,蘇州諾普再生、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天津大學、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合作的關於「功能組織與器官體外精準製造技術與重建」研究項目,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這也是是現時唯一對港澳地區撥款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
  • 香港大學生感受申城雙創氛圍-香港大學生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浸會...
    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我在上海這幾天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上海的科技發展和創新理念。」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學生羅冠鋒說。昨天,2017「未來之星·從香港出發———上海創新創業之旅」在復旦大學舉行結業典禮。  本次活動由市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
  • 香港城市大學全球首創3D列印微型機器人技術 有望作治療癌症用途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大)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全球首創以磁力控制的3D列印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技術能做到在生物體內精準運載細胞到指定的位置。新研發的微型機器人有望應用在治療癌症的靶向治療,並為細胞層面的治療及再生醫學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陳旭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陳旭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推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清華新聞網10月8日電(通訊員 陳懇) 國慶假期期間,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副校長楊斌一行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進一步推進校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世界首個3D列印 人工椎體植入成功
    人體椎體結構示意圖及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並利用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釐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這標誌著我國3D列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 4WEB醫學的3D列印脊椎側桁架系統獲得FDA市場準入許可
    關於金屬脊椎植入物,先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和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研製的金屬金屬3D列印的特殊優勢是人工椎體被製成微孔結構,形狀像海綿一樣,類似我們骨頭中的骨小梁。有了這種『骨小梁』,相鄰正常椎體的骨細胞可以長入其中,最終二者融為一體,從而實現骨整合。2016年7月27日,3D列印骨科植入物的行業領導者4WEB 醫學公司宣布,該公司的3D列印脊椎側桁架系統已經獲得FDA的510K市場準入許可。
  • 商業分析專題:香港大學pk香港中文大學PK香港科技大學,你選哪所
    很多同學在香港TOP3大學的商業分析碩士項目不了解,在選擇學校的時候,經常下不了決定如何三選一。從申請難度來說,香港科技大學的申請難度大於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從課程設置來說,三者具有相似性,從申請條件來說,除了香港大學不需要GRE,GMAT,其他兩所有需要。
  • 香港城市大學成功研製超納鎂合金材料
    原標題:香港城市大學成功研製超納鎂合金材料   4月5日,在香港城市大學,領導研究團隊的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兼機械工程學講座教授呂堅(右二)介紹本次研究成果。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會見  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12月14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舉行會談。陳繁昌詳細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的2020戰略與重點發展的學科領域,並表示希望兩校加強在有關領域的合作。邱勇介紹了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進展。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各項目為申請制,無需參加研究生全國統一考試,無需保研資格,畢業頒發教育部認證的「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因應服務推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深港合作和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教育研究機構之需要,深圳市政府依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了深高金,致力於將其建成金融經濟領域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國際高水平研究平臺、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和高端決策智庫。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合作研究項目...
    張穎愷 香港中文大學  89 5201101034 基於磷矽水泥建築3D列印快速成型機理與關鍵技術研究 陳兵
  • 共覓兩地合作機遇,「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川舉行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25日,「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以「創新科技 川港合作新動力」為主題,邀請到川港兩地30多位行業專家、學者討論不同科創主題,促進川港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論壇是疫情發生以來,在「川港合作會議」機制框架下開展的首個重大經貿交流活動。此次論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舉行,設置包括川港科技產業化分享在內的五場主題研討會。在當天的開幕式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香港企業代表等分別就香港金融系統及金融科技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大數據應用等主題展開演講,探討兩地企業合作空間。疫情之下,川港經貿合作勢頭仍然強勁。
  • 香港城大科創|碩果纍纍
    香港城市大學QS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48隨著2021新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讓我們有了更多新的期許和展望。在如今快速運轉,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科技創新與生活已經緊密相連。超強運算分析細胞分裂4D圖像由香港城市大學科學家共同領導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它可以重建和可視化三維(3D)細胞形狀以及細胞的時間變化,令分析過程從需要人手操作數百小時,加快至只需用電腦數小時便可完成。團隊開發出來的運算工具名為「CShaper」,這一工具徹底改變了生物學家分析圖像數據的方式,它可以促進發育和細胞生物學的進一步研究,例如癌細胞的生長。
  • 3D列印假體在脊柱腫瘤切除後脊柱重建中的應用
    3D列印在醫學中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深入,不斷發揮創新性效用,如解剖模型製作、醫療器械開發生產、組織工程支架構建等。為了生成3D列印產物,通常會從CT或MRI獲取原始成像數據,並將其保存為醫學數據成像和通信(DICOM)文件格式。數據由3D建模軟體處理,生成數字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模型。數字3D模型被保存為標準鑲嵌語言(STL)文件格式,由無數分割為2D層面的數據構成。
  • 汶川地震八周年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您這次來四川主要是考察香港特別行政區援建項目,總結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四川援建工作。如果給這個長達8年的援建工作打個分,總分100分的話,您覺得能打多少分?  林鄭月娥司長:今天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香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本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來到四川做災後重建。8年的援建工作可以說是取得了圓滿成功,要打分的話,我會打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