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威宇宙中的超級英雄們組團打架如火如荼的時候,DC宇宙的超級英雄們也終於完成了第一次聯盟。
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超人與反派boss同歸於盡後被下葬,一時舉世同悲。
那麼「沒了超人」的正義聯盟這次表現如何呢?(前方崩天劇透預警,沒看的同學請酌情閱讀)
《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必須要提的,還是神奇女俠的美。
少有人不會被她一雙長腿折服,笑起來像是天使,發起狠來又是個美少女戰士。
這一扭的風情令人沉醉。
這一切都是她的基本操作,在《神奇女俠》中就有體現,這次則多了一點對自己離開人類社會百年的反思。
另一邊,昨晚DC這邊的「有錢俠」,蝙蝠俠的表現就疲軟很多,最帥的兩次居然都是炫富。
團隊中唯一沒有超能力的他,沒能祭出閃瞎人眼的大神器,也看不出團隊大腦的運籌帷幄。
打架時候更多是在清小兵,然後手臂脫臼身上一片淤青。
招攬隊員時,被海王掐著脖子懟在牆上,有些丟面子,以至於後來閃電俠爽快地答應加入時他還覺得幸福來滴太突然。
正義聯盟的一個問題是戰力分配不均,尤其是在超人回歸後。
沒錯,超人確實是死了,也確實活過來了。
儘管海報上沒有他的身影,預告片中他的片段也被剪成夢境,但片中眾人意識到沒他不行時,就把他復活了。
結果超人帶著起床氣,華麗地1V5,更把蝙蝠俠一頓痛扁,說著「你不讓我活,也不讓我死」。
化解這次危機的不是兩人母親相同的名字,而是超人的女友露易絲。
在最後的決戰中,超人登場,把荒原狼按在地上摩擦,他的拳頭不僅是打在敵人身上,也打在了正義聯盟的臉上。
戰鬥力高於平均線那麼多,這部電影不如改名叫做《超人和他的孩子們》。
除開超人和神奇女俠(蝙蝠俠算半個),其他成員還沒有自己的個人電影,影片必須花時間去交代他們的來歷,造成了剪輯上的混亂。
影片的節奏大體上就是每個成員輪番露臉,偶爾超人女友再出個鏡。
縱然有許多暗傷,還是會有許多觀眾看完《正義聯盟》以後大呼過癮。
只是少有人能意識到,《正義聯盟》中帶有漫威的烙印。
電影創作過程中,導演扎克·施耐德因愛女去世宣布退出,接手的導演是喬斯·韋登,曾執導過《復仇者聯盟》前兩部。
喬斯·韋登
據悉影片多數動作戲是出自扎克之手,風格鮮明,帶有強烈的史詩感。
而韋登負責的文戲,就有許多復聯的影子。
閃電俠的人設與小蜘蛛類似,同樣是初出茅廬的菜鳥,負責賣萌和搞笑。
奔跑發電促使超人復活,也和雷神引來雷電讓幻視誕生如出一轍。
海王也有和雷神一樣的盤虯肌肉和呆萌,也都很像徐錦江老師。(徐老師真是生得一張漫畫臉!)
而片中的群戲,就是一群人吵架內訌,同樣在復聯電影中有所體現。
種種跡象反應出來的是DC的心急。
超級英雄電影如今正值黃金時期,復聯宇宙已經展開了將近十年,後面更有許多計劃。
而DC這邊卻一直慢了一步,想追卻總被壓一頭。
這部《正義聯盟》就是心急之下趕工出來的作品,換了導演之後進行了大量補拍,造成的是視覺效果的減分,甚至有情節上的硬傷。
不信你們看看本·阿弗萊克兩個型號的臉。
其中的搞笑成分,更是對漫威風格的靠攏,對整個娛樂市場的妥協。
正是因為如此,從《神奇女俠》開始影片的色調就開始變亮,笑料也越來越多。
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他們製片方需要的是足夠的票房來賺回3億美金的成本,再吸引資本完成之後的戰略布局。
只是這樣做,正義聯盟的英雄們會離真正的勝利越來越遠,離走出漫威的陰影也越來越遠。
院長不願踩一捧一,漫威也有自己的短板,但在商業層面著實領先太多。
只希望電影能回歸到電影本身,在良性的競爭環境下兩家公司能走好自己的路。
讓那些超級英雄在熒幕上發光發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