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貝爾化學獎揭曉#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得獎內容描述:「埃馬紐埃爾 · 卡彭蒂耶和詹妮弗 · 杜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 基因剪刀。使用這一編輯工具,研究人員可以高精度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徹底改變了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機遇,為創新的癌症治療做出了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表示,研究人員若想了解生命的內部運作,需要修改細胞中的基因。這在過去是一項耗時、困難到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使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可在幾周內改變生命的密碼。他直言,這種基因工具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還帶來了創新的農作物,並將帶來突破性的新醫學治療方法。
對本次諾貝爾化學獎真實性不存懷疑,但對兩位科學家的身份和研究內容產生了好奇。卡彭蒂耶與杜德納都是生物化學家,研究化學也符合要求。但研究的內容怎麼和了解的知識有很大出入呢?
在我國一提基因技術,首先想到的是生物技術和醫學技術,基因技術、DNA技術應該屬於生物學和醫學範疇,怎麼和化學聯繫在一起了呢?在我的印象中一提起基因技術、生物技術,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國的生物科學家施一公、顏寧,他們都有很多前沿的研究成果,不過也都是基因方面、生物技術方面的成果,但歸於化學類很難立馬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諾貝爾獎主要設置的獎項有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怎麼看這次諾貝爾化學獎都應該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基因技術和這兩個獎比較接近,但為什麼偏偏授予化學獎呢?
真是百思不行其解,還得需要懂技術的大神給詳細解釋一下,兩者的聯繫和差別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