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譜儀器的發展——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四十年廠記

2020-12-05 儀器信息網

  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大型光譜儀器的研製開發及商品化生產在我國是一個空白。1968年12月,中國工業主管部門決策在北京建立一個光譜儀器定點專業生產廠—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的前身)。先後使1米平面光柵光譜儀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成為商品化的產品,其後它們在國內的興起、成長、發展、更新、變化過程對於探索我國光譜儀器發展有典型意義,值得剖析研究。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是我國AAS的投入期,這一時期國際光譜儀器發展的特徵是是迅速商品化和產業化規模化。在此期間,國產儀器與同期的進口儀器在主要技術指標及功能上相比較。雖有差距,但並不很懸殊;發展態勢確實給儀器的使用者、研究開發者、設計者、製造者以鼓舞。更多地商品儀器裝備了更多的用戶單位,因而使用更多用戶單位的分析工作者、分析專家通過對國產儀器的應用實踐,尋找出商品儀器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問題,並動手改進它、提高它、為儀器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八十年代初國家推行開放政策,一則使中國儀器的研製者、使用者有更多機會接觸、了解和使用國外先進儀器,二則微機技術的發展給世界光譜儀器技術性能帶來革命性變化的微機浪潮的微機硬體和各種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電子元器件進入了中國,因而儀器的微機化和多樣化成為步入成長期的國產儀器的時代特徵。

  進入九十年代,追隨世界儀器發展足跡,提高儀器自動化與現代化水平成為我國處於成熟期發展的主要特徵,國內各企業致力於利用微機對儀器逐步實現自動控制,自動化程度高一些的儀器可直接由微機按內置諸參數值將儀器調節到最優工作狀態,朝儀器現代化邁出一大步。

  當前,我們儀器的現狀確實使儀器的未來面臨挑戰,面對我國光譜儀器的發展,企業獨立的、分散的、各自為戰的局面應儘快改變,走合作、聯盟之路,才能使中國儀器不但在國內市場生存發展,而且為真正的進入全球市場創造條件。

  經歷了四十年來的不斷發展,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光譜儀器專業製造商,匯集了眾多光、機、電、計算機、化學等專業技術人員,保證了產品質量及技術上的國內領先地位。公司研發製造六大系列30多種產品:原子吸收光譜系列、原子螢光光譜系列、原子發射光譜系列、紫外/可見光譜系列、紅外光譜系列、拉曼光譜系列及光柵單色儀系列等光譜分析儀器。公司擁有大型精密數控加工中心、大型精密數控衝床、數控壓彎機等高精度自動化機械加工設備,具備光學加工、光柵複製等尖端技術,以及用於儀器高低溫試驗、耐高壓試驗、震動試驗等可靠性實驗室,為實現儀器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可靠保證。1997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公司產品不僅在國內國際性招標中屢屢中標,而且出口美國、東南亞、中東、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都具有較高知名度。公司主導產品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自1970年製造出中國第一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商品儀器至今,40年來向國內外廣大客戶先後提供了20多種型號20000多臺儀器,佔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自1984年起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優質銀獎、多次榮獲BCEIA金獎。

  創新求發展,品質鑄名牌。我們將不斷開發更新更好的產品,滿足客戶需求,為國產儀器的振興,為光譜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瑞利產品發展史:

  1972年,成功推出了中國第一臺商品化儀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D-Y2型和平面光柵光量計WZG-200型;同年推出企業第一臺雙波長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974年,成功研製WP-1型平面光柵攝譜儀。

  1975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臺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D-Y3型

  1978年,成功研製出WDP500-D/E型光柵單色儀。

  1979年,成功研製出具有數字顯示功能的WFX-1C/1D型原子吸收。

  1982年,成功研製出WFX-1E型原子吸收;同年成功的研製出7501-A和7503-A型光電直讀光譜儀。

  1983年,成立紫外生產班組,開始批量生產800-D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984年,成功的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具備火焰、石墨爐、火焰發射、氘燈與自吸收效應雙背景校正的WFX-1F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此系列儀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北京市技術開發優秀項目一等獎、北京市經委優秀新產品一等獎(1986年),國家經委科委優秀機械電子產品及中國出口名特產品金獎(1987年)、第三屆BCEIA金獎(1989年)等。在世界銀行國際招標中一舉標並批量出口。同年成功研製出7502-B型ICP原子發射光譜儀。

  1986年,開始生產D3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同時引進生產了瑞士康強公司的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988年,開始生產改進型的D3A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990年,開發、生產普及型紫外和可見分光光度計80-1、801-1

  1991年,成功研製出7501-B和7503-B型光電直讀光譜儀。測控系統更加小型化,計算機系統由8位升級至16位;同年生產900-D4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技術指標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年產量達到近700臺。

  1993年,7月27日成功開發了我國第一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WQF-4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於1994年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成功研製了WFX—1F2B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使微機的應用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同年成功開發了WQF-3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並於1996年12月,獲得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成功研製出WLD-1C和WLD-3C型光電直讀光譜儀。

  1995年,推出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100型,技術指標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1996年,與著名原子螢光光譜專家張錦茂先生合作,研發成功新一代原子螢光光譜儀AF——610型。榮獲國家級新產品獎(2000年)、BCEIA金獎(2001年)。

  1997年,成功的研製出WFX-1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此系列榮獲北京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9年)、BCEIA金獎(1997年)國家重點新產品獎(2001年);同年成功的推出了成功研製出WDD-2型電腦發光測試儀。

  1998年,成功的自主研製開發了國內首臺WQF-400N 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同年成功研製出WLD-2C型ICP光電直讀光譜儀。

  1999年,推出AF-610A型原子螢光光譜儀,採用了最新的五項專利;WQF-410/31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研製成功,後被列入國家經貿委頒布的2001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並獲得2001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機械工業聯合會及機械工程學會頒發的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在2002年第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銅獎;同年我國第一臺WQF-400N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研製成功。

  2000年, WQF-2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研製成功。

  2001年,研製開發出WHH-1型紅外測油儀。

  2002年.成功的研製出高度自動化的WFX-2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此系列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2005年)、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國家重點新產品(2005年)。

  2003年,成功的推出了WFX-310/3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單片機操作,經濟實用;WQF-51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於4月17日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鑑定。2005年WQF-510被列為國家經貿委等四部委2005年度重點新產品,並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WQF-51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被認定為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幾年下來獲得轉化項目專項數十萬元的資金支持。2007年2月,該產品獲得北京市自主創新產品稱號。

  2004年,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推出世界首臺環保型多元素同時測定原子螢光光譜儀AF-630/640型,榮獲2005'BCEIA金獎、第十五屆國家發明展覽會金獎。同年成功研製出具有先進水平的WLD-4C型光電直讀光譜儀,並於2005年6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發了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2006年12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了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證書。並且該項目於2006年12月獲得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7年9月獲得了由中國發明協會頒發的第十七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

  2005年,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及美國DIONEX公司多年合作潛心研究,推出世界第一

  臺聯用技術原子螢光光譜儀AF-610D型,開創並建立了用於As、Hg等元素形態分析的色譜

  -原子螢光在線聯用系統及方法;同年AF-610B/610C型原子螢光光譜儀也成功面市;同年WQF-52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研製成功。

  2006年,成功的研製出中國第一臺雙原子化器的火焰/石墨爐塞曼扣背景校正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810型和中國第一臺統一協同控制的形態分析檢測儀AF-610D2;經北京科學技術文員會鑑定,WFX-810塞曼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技術指標優良,為國產原子吸收光譜儀創立了一個新類型,技術領先,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07年5月榮獲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博覽會自主創新金獎、全國發明協會第十七界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2007年BCEIA金獎、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同時AF-610D2型也獲得同界BCEIA金獎的殊榮;同年成功的研製出成功研製出WLD-4D型多道光電直讀光譜儀。同年推出了微波消解儀MSP-6600。

  2008年,WQF-660型專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研製成功,同時成功的研製了WQF-600N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和WQF-510A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成功的升級了原子螢光光譜儀630/640型,新型號為630A/640A,帶聯用技術接口,可升級後直接進行元素的形態分析,擴大的分析領域。同年推出微波萃取消解儀MSP8600。

  結束語:四十年來,中國社會融入了世界文明的主流,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場經濟競爭機制,激勵著我們開拓進取。我們從早期開發研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到今天擁有了七大系列70餘個品種,理性回眸,邁步前進,我們將不斷創新,不斷研製出技術更先進、質量更可靠的科學分析儀器,振興民族工業,讓瑞利品牌,享譽中華!

相關焦點

  • 中國原子吸收的「前世今生」——訪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前...
    1954年,澳大利亞物理學家A.Walsh提出了有關原子吸收光譜(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分析方法的理論。1958年,第一臺商品型火焰AAS 儀器問世。自此,開啟了原子吸收光譜的發展歷程。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2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學儀器分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國產儀器研製放異彩-記2018光譜大會原子光譜分論壇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月13-14日,「2018光譜大會」在北京蟹島會議中心召開。此次會議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國家重有色金屬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協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承辦。
  • 2012上半年原子光譜儀器新品盤點
    光譜儀器正在逐漸向高性能、低運行成本;小型便攜、專用化、一體化等方向發展,並且不斷擴大應用範圍,如無機材料、有機物質、生命科學、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等;同時「綠色低碳」的分析理念,也成為光譜儀器的發展趨勢。  原子光譜分析是檢測無機元素的最佳方法。
  • 2011年上半年上市儀器新品:原子光譜類
    世界上第一臺光電直讀光譜儀於1940年問世。1965年我國引進第一臺光電直讀光譜儀用於鋼鐵分析。國產第一臺光電直讀光譜儀於1974年研製成功(北京第二光學儀器,現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斯派克、島津、北京納克、南京麒麟等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光電直讀光譜儀。
  • 我國分析儀器及應用的發展現狀和最新進展
    1、紫外分光光度計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在我國的應用領域中,覆蓋面最廣的紫外光譜儀器市場情況如下:排名居首的是島津公司,居第二位的是國產的紫外儀器——北京普析通用,其紫外光譜儀器在中國市場上佔比高於安捷倫、日立、珀金埃爾默等;可喜的是在我國應用領域,全球的紫外光譜儀器生產商所佔市場的前10名中,我國佔4名(40%),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現象
  • 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
    為了加強光譜儀器分析應用技術交流,使廣大分析工作者了解光譜技術進展,及時掌握光譜最新應用,進一步提高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作為「第八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10)」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展覽館與展會同期召開,報告會由清華大學孫素琴教授主持
  • 國產直讀光譜分析儀器的發展歷程
    這幾年國家對環保把控嚴格,這項檢測技術沒有汙染,並且可以幫助檢測汙染和廢棄物,一些回收公司中直讀光譜儀漸漸流行起來。 光譜起源於17世紀,1666年物理學家牛頓第一次進行了光的色散實驗。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陽光,讓它通過稜鏡,在稜鏡後面的白屏上,看到了紅、橙、黃、綠、蘭、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這種現象叫作光譜。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分析儀器佔據了很大的比例,批准的項目中2011年分析儀器佔比52.8%,2012年佔比50.7%,2013年佔比31.4%,平均佔比44.2%,居所有科學儀器第一位。報告題目:光譜儀器用於過程分析的研究報告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 袁洪福教授
  • 質檢總局2014專用儀器中標揭曉 585種儀器入圍
    2014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就其2014年專用儀器設備採購項目進行招標,此次招標儀器種類涉及氣相、液相、氣質、離子色譜、凝膠色譜、PCR、全自動生化系統等30大類。2014年5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專用儀器設備採購項目中標結果在中國政府採購網公布。
  • 國產光譜儀器未來發展探析
    鑑於當前國產光譜儀器同質化嚴重、用戶對國產儀器認可度不高、儀器可靠性與進口優秀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低價競爭導致的利潤下降、進口品牌推出中低端產品加大國產儀器的競爭壓力等問題,2013年8月16日-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的第五期「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暨光譜儀器問題點與對策研討會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第三輪)
    在現代科學儀器中,光譜儀器佔有較大比重,也是起步較早發展迅速的一類儀器,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全球光譜分析儀器市場一直呈現持續、穩定增長的趨勢。不少國產原子光譜儀器已達到國外同類儀器水平,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科研和經濟建設的需求,有些產品還走出國門步入世界大市場,這在國產科學儀器中首屈一指。
  • 2020光譜分析儀器發展展望
    從1860年克希霍夫和本生應用光譜儀器在一種礦泉水中發現了前所未知的元素銫(Cs)後,人們利用光譜分析方法發現了以前用其他物理或化學方法沒有發現過的共十三種稀上元素和五種惰性氣體元素,佔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元素總數的1 / 5。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
    當前光譜儀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新的應用正在不斷湧現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認真總結光譜儀器發展的成功經驗,展望未來,迎頭趕上,使我國光譜儀器科研和製造技術儘快全面趕上世界水平。為此,定於2017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第一輪)
    當前光譜儀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新的應用正在不斷湧現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認真總結光譜儀器發展的成功經驗,展望未來,迎頭趕上,使我國光譜儀器科研和製造技術儘快全面趕上世界水平。為此,定於2017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
  • 必達泰克:拉曼光譜儀器發展史上的幕後英雄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89年赴美並取得博士學位。曾擔任CVI LASER儀器部經理,之後加盟B&W TEK,領導並成功開發了一系列的陣列光譜儀及智能掃描單色儀等產品,在業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為陣列光譜的應用和智能分析儀器的小型化普及作出了傑出貢獻。
  • 原子光譜儀器技術系列研討會第一次會議成功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為了促進原子光譜廠商之間、研發單位和生產廠商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加強技術合作,提升國產原子光譜儀器的競爭力,2010年8月20日,由國產科學儀器應用示範中心與儀器信息網共同主辦的「原子光譜儀器技術系列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北科大廈隆重召開。
  • 北京光譜年會召開 盤點光譜技術新進展
    2010年1月11日,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學會在北京天文館二樓報告廳組織召開了「2009年北京光譜年會」。本屆年會共有200餘人到場,參會人員主要來自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也有較多質檢機構、食品衛生、鋼鐵等行業的工作人員赴會。
  •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公布
    現將201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項目申報、評審及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一、項目申報情況   申報2013年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共有60餘個單位申報84個項目,其中按申報項目類別分:   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相關項目共申報22項;
  • 儀器分析的最新發展趨勢
    本屆BCEIA2011設標準展臺766個,比上屆增長了18.4%;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81家國內外分析儀器廠商參展,其中國外參展商有98家,國內參展商有283家。在本次展會上獲得的一些儀器新品信息進行匯集和梳理,讓廣大讀者能夠從整體上了解中國科學儀器市場和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