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侏羅紀公園》裡在片頭有這樣重要一幕——這群訪問科學家們第一次親眼看見了恐龍。古生物學家 Alan Grant 博士( Sam Neill 飾)和古植物學家 Ellie Sattler 博士( Laura Dern 飾)看著頭頂樹梢上若影若現的腕龍吃驚地從吉普車裡站了起來。
Grant 博士結結巴巴的說道:「這是只恐……恐龍。」想必,看到此景的觀眾也會是同樣的反應: Grant 博士一輩子都在尋找著各式各樣的恐龍化石,而現在,在他眼前的就是一隻活生生的恐龍。讓我們回到現實中來,我們一輩子也無法親眼見到一隻活生生的恐龍,但有了虛擬實境的幫助,我們卻能與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面對面接觸。
是的,你沒有聽錯。在合適的條件下,虛擬實境技術能把你『傳輸』到屏幕裡面去——給你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這是其它媒介都無法提供的一種體驗。特別是當你在玩 Crytek 出品的《魯濱遜:旅途》時,當你仰起脖子看著巨大的條紋腕龍跨過地面上的大坑時,這種身臨其境之感尤為明顯。同樣,使用 Oculus 觀看其宣傳片:躲在霸王龍的身下,聽著它嘶嘶的低吼,以及它那迴蕩在博物館大廳裡的腳步聲,也能為你提供同樣的體驗。不知道怎地,在6500萬年後的今天,這些開發者們都熱衷於在虛擬實境中復活這些自然界裡最可怕的生物,這是為什麼呢?
Oculus 的環境美化師 Derrick Hammond 告訴我們:「因為恐龍能給體驗者帶來非常大的衝擊感,馬上讓你對虛擬實境的巨大潛能而感到讚嘆。」比如,在《 Oculus Dreamdeck 》入門遊戲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遊戲設定在深夜的博物館裡,大理石大廳裡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化石,包括一張稍顯得意的,名為「活生生的霸王龍」的海報——掛在霸王龍化石的頭上。緊接著,從遠端傳來兇猛的怒吼聲和巨大的腳步聲。突然,一個巨大的黑影出現並朝你奔來,把你嚇得無法動彈。它跑著,張牙舞爪,發出震天的怒吼聲,迴蕩在博物館裡。它越來越近,直至龐大的軀體佇立在你面前,此時鏡頭給了它兇殘的嘴巴一個特寫;隨後,它從你頭頂跨過,露出了它粗糙的鱗甲。
Hammond 說:「我們特意讓霸王龍佇立在你眼前然後從你頭頂跨過,因為這樣你就能真實地感受到它的巨大無比。」很顯然, Spielberg (侏羅紀公園導演)不能給你營造這種體驗。
在虛擬實境中和歷史上最頂級的食肉動物互動帶給你的感官體驗是玩《圖羅克:恐龍獵人》遊戲、看《侏羅紀公園》電影完全無法比擬的。你的腦子裡清楚地知道你在玩的不過是一部過時的遊戲、看的不過是一部電影。「虛擬實境比在屏幕上看一個2D影像要強太多太多了!」, Hammond 說。
Crytek 的 Elijah Freeman 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帶領的技術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就發現,尺寸比較大的物體在垂直方向上能給體驗者帶來最好的虛擬實境體驗。他說:「因為當你仰頭看見一個巨大的物體時,它能給你一種沉浸感。」因此,當你玩《魯濱遜》這款遊戲時,你會發現玩家最終墜落在一個外星叢林星球上,而在那裡,到處遍布著迅猛龍和小霸王龍。
與恐龍不一樣的是,我們不會對灰熊、長頸鹿這些動物懷有同樣的敬畏。因為它們我們還能看見,只要把電視調到「動物星球」或是「探索」頻道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相反,那些只能在紙上讀到或是在博物館裡看到化石的已經滅絕了動物,如果「親眼」看見的話該是多麼的不同凡響。試想一下,讓你養的寵物霸王龍去嚇一下腕龍的話,它就會嚇得只有雙腳站立。而這是不是會讓你想起那個天真的孩童時光——一個充滿想像力,認為一切皆有可能的時光。
Freeman 說:「目前為止,這種體驗是獨一無二的。也許在現實生活中和活生生的大象互動會很有趣,但是你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互動。」
Hammond 強調,虛擬實境最大的賣點在於能「體驗一切,『親臨』各地」。而這很大程度上是虛擬實境能保持高用戶粘性的原因。他還說道:「在虛擬實境裡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恐龍,也能讓你站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身旁。雖然大象,長頸鹿身形也較為龐大,但恐龍是你在動物園裡一輩子都不可能看見的動物。」
Freeman 稱只要對虛擬實境這一傳輸特性輔之以敘事性旁白,那麼體驗著的代入感就會進一步加強。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和時間,但是幸虧我們對其做過長時間的科學研究,加上恐龍在社會中的文化內涵,我們也基本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所以無論是平和的食草恐龍還是駭人聽聞的食肉恐龍,我們都能模仿。
《魯濱遜:旅途》裡的迅猛龍
儘管 Oculus 和 Crytek 仿真出來的恐龍在外形上和我們在《侏羅紀公園》裡看到的有些許不同,但它們的生活習性基本上是一樣的。雖然《魯濱遜》遊戲裡面的食肉恐龍體形並不大,但它們卻是喜歡成群結隊的兇殘獵手。腕龍一般被認為體型巨大,四肢粗壯,與螞蟻般的人相比,它們更願意以植物為食。而霸王龍,當然便是所有恐龍中最最殘暴的王者。
Freeman 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看見的東西好恰是你曾聽過的傳說的話,那麼你不相信也很難啊。」
這就是為什麼在《魯濱遜》遊戲展示剛開始的時候, Freeman 的表現和 Grant 博士、 Sattler 博士看見第一隻腕龍時的表現一模一樣。雖然這個腕龍3D模型還沒有添加真實的紋理,但是為了這次演示,開發者特意模擬了腕龍頭埋在樹梢了吃著食物的鏡頭。要不是他的同事問了問他的觀後感,他可能還沉浸體驗中,看著這隻滅絕的食草恐龍吃掉一棵樹上的所有葉子。
Freeman 邊回憶邊說:「那種感覺很特別,感覺像是看到了一些以後再也看不到的東西。」
via Engadget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